看不清楚请点击这里
爱心许愿墙
我的族谱
百家姓
吉凶查询,农历,阴历

    2、五重观法。(a)遣虚存实识。此观有情的遍计所执性法,纯属妄情臆造,毫无事实体用,故应遣除;至于依他性法仗因托缘依他而有事实体用,是“后得智”之境,又圆成性是诸法之理,为“根本智”之境,均不离识而应留存。是为唯识观的初步。(b)舍滥留纯识。虽观事理皆不离识,而此内识有所缘相分和能缘见分。相分为内境,见分心仗以起,摄境从心,并简别有滥于外境,所以只观唯识,为第二步。(c)摄末归本识。摄见相二分之末,归结到自心体分之本。因见相分皆识体所起,识体即为其本。今但观识体,为第三步。(d)隐劣显胜识。隐劣心所,显胜心王。心王起时必隐劣心所,为第四步。(e)遣相证性识。心王犹属识相,今遣相而证唯识性,得圆成实之真,为唯识观最究竟之阶段,即第五步。
    3、因明学说。因明原为瑜伽行派所创。陈那有更大发展。玄奘在印度时,参问因明,造诣极高。曾在戒日王所主持的曲女城大会上,立“真唯识量”,经18天,无人能驳。回国后,译出商羯罗主的《因明入正理论》和陈那的《因明正理门论》。门人竞作主疏。以文轨和窥基所作最为流行。窥基对因明作法,多有发展,主要有:区别论题为“宗体”与“宗依”;为照顾立论发挥自由思想,打破顾虑,提出“寄言简别”的办法;立论者的“生因”与论敌的“了因”,各分出言、智、义而成六因,正意唯取“言生”、“智了”;每一“过类”都分为全分的、一分的,又将全分的一分的分为自、他、俱;推究了有体与无体。
    影响:  
    此宗所传唯识因明之学对后世影响很大。律宗道宣的四分律在理论上吸收玄奘新译唯识学观点,提出心法戒体论。晚明思想家王夫之著《相宗络索》,对法相宗的基本概念,分析颇精。清代思想家龚自珍曾在其著作中运用因明三支比量。谭嗣同在所著《仁学》一书中,引用有关唯识思想。资产阶级革命家章炳麟,曾运用因明与西方逻辑、中国墨经作比较研究,并著有《齐物论唯识释》。近代欧阳竟无、韩清净和太虚等也曾对法相唯识之学竟相研习,著作颇丰。(据北京佛教网)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