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下9个节目 黑嘴荐股牟利4亿元
2011年12月13日
中国证监会近期通报了6起证券市场违法违规案件的查处情况。其中包括涉案金额巨大、操纵股票数量史无前例、涉案人员众多的史上最大“抢帽子”交易案。记者发现,这6起案件中有一半都是类似“抢帽子”案中由“黑嘴”进行荐股,从而非法获利的手段。
荐股节目多不靠谱
巨资“包下”9个电视台证券类节目,30名证券分析师、上百个证券账号卷入案件,涉及500多只股票,571.76亿元交易金额……证监会查明,广东中恒信传媒投资有限公司薛书荣、郑宏中、杨晓鸿、黎睿咨等人以70个自然人名义,在44家证券营业部开立了112个资金账户,使用148个证券账户,动用超过20亿元资金预先买入他们选定的股票。
与此同时,黎睿咨等人安排人员制造上述股票的荐股PPT文件,私下联络10家证券公司和8家投资咨询机构的30名证券分析师,完全按照PPT内容录制荐股节目。薛书荣等人通过广州登力广告有限公司等7家公司,以4483万元购买了9家电视台的早、午、晚证券栏目时段,播放前述荐股节目,吸引投资者入市,并在节目播出当日或第二个交易日,将预先买入股票迅速卖出获利。郑宏中等人通过上述方式非法获利4.26亿元。
证监会通报的另外两起案件也都与非法荐股有关。其中一起案件中,余某和白某等人将84篇荐股文章在5个财经网站发布,并利用其控制的35个证券资金账户,在荐股文章发布前买入荐股文章推荐的“莲花味精”等32只股票,在荐股文章发布后迅速卖出,累计交易金额达41.7亿元,累计获利3959万余元。
精心设计让股民“抬轿子”
所谓“抢帽子”交易,就是“黑嘴”们在荐股前预先大单买入相关股票,等荐股节目或文章发布后,散户将股价抬升到位,就迅速卖出获利,而小散们就惨遭套牢厄运。
“如果有人真能料中股市,看准个股,为什么不直接去投资赚钱,而要在节目里费时费力?”昨天,中信建投相关负责人分析,“归根到底,投资者不能存有一夜暴富的侥幸心理。”
“对于使用‘黑马集中营’、‘天天涨停板’、‘千金难买早知道’等误导性荐股语言的,要保持高度警惕。”证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投资者应远离短线炒作,崇尚价值投资,谨防“黑嘴”诈骗。投资者应当更多关注国家宏观经济走势、相关行业和板块的发展实际、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和发展前景等基本面分析。(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