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心烤鸭”菌落超标上千倍 成本仅3元
2011年10月24日
小作坊生产的劣质鸭架每只成本仅3元,包装成“北京烤鸭”后变为五六元,销到北京站周边的小超市后,摇身一变成了十几元、二十几元,孔令叶等5人就这样组成了北京“黑心鸭”的“产供销一条龙”。而“黑心鸭”被外地旅客买回家后,打开一看都是腐臭的烂肉。10月24日上午,孔令叶等5人因涉嫌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在北京东城法院出庭受审。他们被指控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食品罪,
小作坊盛产“北京烤鸭”
出生于1985年的孔令叶别名“孔老二”,系河北保定人,是这起“黑心鸭”案中给超市供货的“上家”。涉案的两个品牌的“黑心鸭”都是在他的老家河北省保定市博野县生产的,该县的南邑村聚集了大量肉制品小作坊。
49岁的被告人苑继昌就是生产“黑心鸭”的小作坊主。火车站常见的北京烤鸭、道口烧鸡、德州扒鸡等假冒名牌肉制品,很多都是南邑村小作坊流出的,已有20多年历史。
据检察机关的指控,孔令叶与苑继昌合谋,于2010年至2011年间,由苑继昌所经营的河北省博野县三利肉食制品厂为孔令叶生产无标签的真空包装劣质鸭架产品。被告人孔令叶购买印有“全居德”、“福聚斋”等标志的外包装袋,在北京市大兴区采育镇小谷店村租住地将上述鸭架产品进行包装后,冒充“北京烤鸭”销售至东城区南河沿大街、海淀区羊坊店等超市及小食品店。
据办案人员介绍,在破获本案时,从孔某的居住地查获未销售的烤鸭8000余只,同时查获的销售记录记载,当月“黑心烤鸭”的销售量高达5万余只。
也就是说,除了当场被查获的鸭子,其他“黑心烤鸭”已经全部被摆放到了小超市或者商贩的货架上。
“烤鸭”没一只是烤出来的
苑继昌说,从2010年6月他开始生产这些烤鸭。每次他从倒卖鸭子的小贩处购进二三百斤鸭架子,但不知道是否检疫合格,只是听小贩说都是合格的。“把鸭架子解冻后,清洗一下送到车间,第一关是预热,蒸煮1个半小时后再上色……真空包装以后再高温灭菌。”苑继昌说,这些鸭架子实际是鸭排,在出厂前只是经过自己的“检疫”。
根据嫌疑人的供述,这些所谓的“烤鸭”没有一只是烤出来的,因为他们的厂子根本没有烤鸭的资格,有的甚至连鸭架子都不是,而是用不明来源的病死鸡肉或者碎鸡鸭肉、骨头、鸭架子等来冒充的。
被告人张跃峰系二级经销商,负责在北京站地区销售“黑心鸭”。根据检方的指控,他伙同刘阳于2010年至2011年间,从河北省博野县华香肉食制品厂及孔令叶、王伟超等处购进无标签的真空包装劣质鸭架产品、印有“全居德”等标志的外包装袋等物品,在北京市丰台区新发地汾庄村租住地进行包装后,冒充“北京烤鸭”销售至北京市东城区北京站地区等超市及小食品店。在此过程中,孔令叶、王伟超应张跃峰的要求,为其提供伪造的检验报告等材料。
黑心鸭菌落超标千倍
2011年五六月,5名被告人被东城公安分局经侦支队民警抓获。在孔令叶的租住地,警方查获真空包装劣质鸭架产品8000余只;在张的租住地,查获真空包装劣质鸭架产品3800余只。
据了解,这些涉案的“黑心鸭”菌落总数超标1000多倍,已经超过了目前能检测的最高限,大肠菌群也达到标准值的数十倍。质检人员分析认为,经营者的不规范操作,给细菌的大量繁殖创造了有利条件。菌落总数或大肠菌群是反映卫生状况的两项主要指标,它们超标不仅会影响口味,更意味着其他腐败菌甚至是致病菌也可能超标。
“这些鸭子你们吃吗?”公诉人问。“干的时间长了,知道这些鸭子是怎么弄出来的,我们自己不吃。”孔某和其他几名被告人称。
公诉机关认为,孔令叶等人生产、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足以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其他严重食源性疾患,且情节严重,应当以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目前案件还在进一步审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