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瓶”不靠谱
2015年02月09日
最近,一款名为“天气预报瓶”的商品在网络走红。商家宣称,瓶如其名,当这个神奇瓶中的液体清澈干净时,代表天空将晴朗无云;当瓶中液体浑浊朦胧时,代表天空将多云阴郁;当瓶中出现结晶时,代表降温甚至下雪。
天气瓶,又称为“风暴瓶”。它是不是真的这么神奇呢?中国科学院博士后李汀特意到中国气象局大气探测综合实验基地,借助设备一辨这天气预报瓶的本事,并在中国天气网发布了自己的“实验报告”。
李汀在报告中称,天气虽然千变万化,归根结底不外乎是温度、湿度和气压的变化。而对于天气瓶子而言,由于它是密闭的,所以湿度和气压无法施加影响,真正能对它产生作用的就只有温度。而天气瓶子号称能预测出的晴、阴、多云、降雪、暴风雪等天气状况,都并非只由气温一个指标主导。比如说,下雪还取决于水汽输送条件,而这是天气瓶不能捕捉的;再比如,阴、晴、多云等天气现象,完全可能在同样的气温条件下发生,其差别仅在于天空云量的多少,而这一要素也是天气瓶所不能捕捉到的。
那么,天气瓶中的液体结晶状态,对于温度的实时反映又是否是准确的呢?在实验中,李汀将试验箱的湿度和压强设定为接近自然状态的常数,通过控制温度的高低来观察天气瓶中液体的结晶状况。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降低,瓶中的晶体并不是越来越多,反而还会出现变少的阶段;此外,同样是降温,快速降温的结晶和缓慢降温的结晶状况也不尽相同。由此看来,天气瓶中液体的结晶除了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还会有很多其他的干扰因素,很难准确地反映温度变化。(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