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临入灭前的故事
2012年04月23日
生、老、病、死,是人类必经的历程,佛陀也不例外。佛陀本身是个超凡的人物,可是仍然要接受凡俗的“老”和“病”的牵制。他知道他将在八十岁那年去世,谦虚的他不选择他经常弘法开示的著名大城市如舍卫城或王舍城,却选中了较偏远的拘斯那拉(kusinara)。经典中详细的记载了佛陀临入灭前的状况:
佛陀在阿难尊者的陪同下来到卡古达河(kakudha),他在那儿喝水和洗澡,然后进入庵摩罗村和春达(cunda)尊者交谈。佛陀对阿难尊者说,叫春达尊者不要因为供奉食物后,让佛陀染病而感到疚歉。佛陀在众比丘的陪伴下来到拘斯那拉的的娑罗村(sala),这是个玛拉(malla)族人居住的村落,距离喜罗那城(hirannavati)不远。在那儿,佛陀对阿难尊者说:“替我准备一张卧榻,安置在两棵娑罗树的中央,头部朝向北方;我累了,我想休息。”
当卧榻准备好后,佛陀侧着右边身体躺下,像狮子睡觉的姿势,左脚叠在右脚上。那时候,两棵娑罗树花朵盛开,它们向佛陀的身体铺满花朵表示敬意。神圣的曼陀罗(mandara)花和旃檀香粉也从天而降,铺满了佛陀的身体,神圣悠扬的天乐在空中飘扬。佛陀对阿难尊者说:“阿难!这些花朵、香粉、天乐的供养表示对我的崇敬。但是这些并不是最高的崇敬,若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能根据我的教义而生活,才算是真正的礼敬我。阿难!因此,你应该根据我的教义而生活。还有,确保它流传下来。”
当时,优婆梵(upavana)尊者受持蒲葵扇在一旁为佛陀扇风,佛陀示意他离开。阿难尊者不明白佛陀的用意,佛陀对他解释道:“阿难!现在整个娑罗村都站满了天人和各界神祇,足足有十二里格长,连一支针掉落的位置都没有了。而他们正在埋怨,无法见到佛陀最后一面,因为被一个高个子僧人给挡住了。”佛陀解说那些天人和世间的神祇因为他即将涅槃而感到悲恸。那些摆脱系缚的世间神祇正在努力的开导自己,这世间的一切都是无常的。
佛陀又对阿难尊者说:“阿难!有四处地方,将来佛教徒应当前往朝拜,那就是佛陀的出生地、佛陀的觉悟处、佛陀初次转动佛法之轮处和现在的佛陀涅槃处。那些朝拜这四大圣地者,死后将往生善界。”
佛陀接着回答阿难尊者的问题,佛陀的葬礼应该和宇宙统治者一样,那舍利塔应该建造在四条路的交叉点。佛陀接着又说,有四种人死后值得为他们建塔纪念,他们是佛陀、辟支佛、佛陀弟子和宇宙统治者。
这时,阿难尊者又问及为何不挑选如舍卫城或王舍城等大城市,而选择拘斯那拉?佛陀解释说:“阿难!拘斯那拉是个历史悠久的城市,在久远的年代,迦叶古佛就于此涅槃。”接着,佛陀请阿难尊者通知玛拉族的诸王子及族人,告知他们佛陀即将涅槃。玛拉族人接到通知后,男女老少连夜的赶来拜谒佛陀。
这时,有一位游方行者苏巴达(subhaddha)要求谒见佛陀,被阿难尊者拒绝了三次,佛陀听到他们的交谈,并接见他。他问佛陀有关六师外道是否正道。佛陀对他说,只有他开示的八正道才是真正的正道。苏巴达希望能成为佛陀的弟子,佛陀接受他加入僧团,成为最后一名佛陀的亲授弟子。
佛陀规劝众比丘,彼此之间要有礼貌,不应该直接呼叫对方的俗家名字,要长幼有序。称呼对方尊者或长者,年长的僧人则可直接称呼年轻僧人的名字。
佛陀接着说:“你们有什么疑问,无论关于佛、法、僧或有关修行的途径和实践的方法,现在都可以提出来求证。免得以后抱怨说,佛陀住世时,没有向佛陀请益。”佛陀再三提出,都没有人发问。阿难尊者确保他们对佛陀的虔诚,为他们打了圆场。佛陀说,连最后的五百名比丘都证得了初果,他们将来肯定能解脱。
接着,佛陀为在场的天人、神祇、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作了最后的开示:“啊!善男子!善女人!我规劝你们,一切人、非人乃至一切事物都受制于老、死,为自我的解脱努力吧!”
佛陀就这么从初禅到非想非非想处定,再从非想非非想处定回到初禅,再由初禅到灭尽定后圆寂。这时候,天地震动,天空霹雳震憾人心。
当佛陀逝世后,阿耨楼陀(anuruddha)尊者说:“那佛陀无情欲和坚定的心已经停止,他进入了最后的宁静境界。他忍受痛苦,他已解脱如灯火熄灭。”阿难尊者也觉察到佛陀已圆寂,忍不住悲恸大哭。大婆罗门萨航(sahampati)说:“这导师,世间最上者,赐予一切力量而无所不知者已去世,世间一切生物终究失去生命,这是自然的定律。”释迦天王(sakka)说:“一切事物确属无常。自然界的每一件事物都有起落,有生必有死,最后都寂静的掉落。”苏巴达尊者则认为佛陀的逝世是一种解脱,从此不再受世俗规律所牵累。众比丘悲恸的哭泣不止,阿耨楼陀尊者劝请他们不要悲恸,停止哭泣。
阿耨楼陀尊者和阿难尊者在讨论如何为佛陀举丧,首先要将佛陀的死讯传达给玛拉族的王子们。于是,阿难尊者在一名比丘的陪伴下进城通知王子们。玛拉族的王子们听闻后都悲从中来,放声大哭。他们采集了国内所有的鲜花和香料带着乐队前去吊唁佛陀的遗体。一连七日,他们都在以最高的礼仪吊唁佛陀的遗体。在第七日,玛拉族的八位统治者,他们梳洗沐浴后,换上整齐的衣服,准备把尸体抬到城南的火化场去火化。可是却无法抬动尸体,他们请教阿耨楼陀尊者,尊者告诉他们,各路神祇都希望对佛陀的遗体做最后一次的礼敬,希望佛陀的遗体能从城北进入到城中心,然后从东门出再绕道折返南门然后再抬到火化场。王子们按照神祇的意思去做,佛陀的遗体在城里绕了一大圈,接受神祇和人们最后的吊唁。
这时候,整个城市布满了神圣的曼陀罗花,足足有膝盖那么深。神祇、天人和市民们以鲜花、香水和音乐对佛陀作最后的供养。佛陀的遗体才被抬到玛古塔(makutabandhana)火化场。
向阿难尊者请示后,玛拉族的统治者准备以宇宙统治者的仪式来荣耀佛陀。四名穿着整齐的王子,举起火把准备点燃柴堆,可是却无法点着。他们请教阿耨楼陀尊者。尊者告诉他们,必须等到摩诃迦叶(maha kassapa)尊者到来,祭祀完毕后,火堆才能被点燃。
当时,摩诃迦叶尊者正在远处的巴瓦(pava),途中遇见一名苦行者手持曼陀罗花走来,和他交谈后,才得知佛陀已经于七日前逝世。摩诃迦叶尊者的随行比丘们听到这噩耗后放声恸哭,摩诃迦叶尊者安慰他们,向他们解释这世间的一切都是无常的。过后,他们连忙赶路直奔火化场。
到达火化场后,摩诃迦叶尊者高举双手向佛陀遗体跪拜,然后绕遗体三圈。接着,他拂扫佛陀的脚底,再次敬拜。随行的五百比丘也同样的向佛陀的遗体敬拜。柴堆点着了火,佛陀的遗体很快就被熊熊烈火吞没。高山的水,地下的水和城里的香水七日来一直在荣耀者佛陀的遗体。
佛陀的遗体火化后,舍利分为八份,八个国家各得一份,都各自在自己国境内建造舍利塔供奉佛陀神圣的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