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清楚请点击这里
爱心许愿墙
我的族谱
百家姓
吉凶查询,农历,阴历

茶与佛的不解之缘

2014年10月22日

    茶,中土古已有之,是被看作药的一种。直到佛教传入之后,出于坐禅修行的需要,茶的功能才得到更深刻的认识和更广泛的应用。“茶圣”陆羽在佛寺中长大,深谙茶性,始著《茶经》,既成就了茶文化在中国文化主流中的地位,也表明茶文化与佛文化、禅文化有不解之缘。

    原本有这样一种说法:文化背景的不同,形成了中国四大茶道流派。其中,贵族茶道生发于“茶之品”,旨在弥显富贵;雅士茶道生于“茶之韵”,旨在艺术欣赏;禅宗茶道生发于“茶之德”,旨在参禅悟道;世俗茶道生发于“茶之味”,旨在享乐人生。从中可观,参禅悟道与禅宗茶道本就渊源颇深!

    有人曾问禅师:为什么茶与佛道有甚深的渊源?禅师回答说:起初也没有什么渊源,只是后来出家人坐禅提神需要饮茶,就喝了。因为出家人的自身修为影响力,加以禅韵的渗透,浸润出许多与茶有关的故事,从此茶与佛家即有不解之缘。

    “礼佛茶”就是其映照之一:“焚香引幽步,酌茗开净筵”,寺院中僧尼用茶敬佛、敬师、献宾客,供自己与善友品饮,谈佛论经,修养心性,遂形成了庄严肃穆的“茶礼”。

    因茶有“三德”,利于丛林修持,而由“茶之德”生发出禅宗茶道。僧人种茶、制茶、饮茶并研制名茶,为中国茶叶生产的发展、茶学的发展、茶道的形成立下了不世之功劳。日本、韩国之茶道、茶礼基本上归属禅宗茶道,源于中国,同样谓之“禅茶一味”、“茶意禅味”。茶和佛教的关系,是一个相互促进的关系,茶与禅形成一体,饮茶成为了平静、和谐、专心、敬意、清明、整洁、至高宁静的一种心灵境界。

    明代乐纯所著《雪庵清史》中列举的居士每日“清课”有:焚香、煮茗、习静、寻僧、奉佛、参禅、说法、作佛事、翻经、忏悔、放生……“煮茗”位列“清课”中第二,竟列于“奉佛”、“参禅”之前,足以证明“茶佛一味”之说法。同时,对于身在尘世、心在尘外的居士,言行不拘于儒释道,只寻求心灵的宁静与升华,所谓煮茗、佛事,皆为凭借也。而对于煮茗,正因为可以在煮茗、品茗过程中,与自己对话,与朋友对话,与自然对话,找寻到纯真的自己,也就成为文人雅士最喜好的一种“娱乐”活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