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清楚请点击这里
爱心许愿墙
我的族谱
百家姓
吉凶查询,农历,阴历

简论孔子的管理思想

2013年03月26日

    说起孔子,人们往往把他看成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这是毫无疑义的,似乎没有人称他是管理学家。实际上,孔子不但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管理学家。他的管理学说,对现代经济管理乃至一切管理,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孔子的思想与治国从政有密切的关系。孔子本人,既做过小吏,又做过大司寇。他是教育家,但他的教学目的,在于培养从政的管理人才,“学而优则仕”,乃是极好的说明。
孔子所说的政,是政治,政事。从政,指的是执掌政事。当时不可能有企业管理的概念,最使人关心的是国家的管理,也就是政事。国家的管理也是管理,也就是对人的管理,其核心是管理各种人际关系。而管理人际关系的内涵,一是有关规范准则,二是有关伦理道德。前者属于“硬管理”,后者属于“软管理”。西方的传统管理,属于“硬管理”,孔子的管理,乃是一种“软管理”,他以德治伦理为主导思想,着重解决人自身的问题,通过对人的教化,从而达到管理的目的。
孔子的德治、伦理、教化,其核心是民本思想。因此,我们可以说,孔子管理的核心也是民本思想,或曰民本主义。
民本思想是春秋时期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导思想,也是封建社会上升时期作为封建统治阶级统治思想的主导。《管子·牧民》中明确指出;“政之所行,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管子》中的民本思想与孔子的民本思想基本上是一致的。
民本思想的直接目的是得民心,而终极目的是求稳定、求兴国。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实施其全部的民本思想内容。这些内容主要包括:和、中庸、仁、富民、德治、教化、正己、礼、正名、义利、信、尚贤等。现摘其主要者分别介绍如下:

  一、和:“和为贵”

  和,是孔子管理思想中的基石。和,是什么意思呢?在《论语·子路》中,孔子对此有明确界定:“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在这里,孔子把“和”与“同”作为两个不同的概念严格区别开来,“和”是指把不同的事物结合到一起,达到平衡、和谐、统一;“同”是指无差别的绝对等同。孔子的“和”,不是否认矛盾,取消矛盾,而是追求对立面的协调、统一。
管理,就是处理主体与客体的矛盾;它们之间的矛盾,虽然处于对立、斗争的态势,但在一定条件下,又可以相互妥协、依赖。处理这些矛盾时,决不能用一方“吃”掉另一方的办法去解决。否则,就会使矛盾激化,造成混乱。实践证明,处理大量的非对抗性的矛盾,应该突出矛盾的同一性,使矛盾的双方达到和谐的态势。从这角度出发,“和为贵”在现代管理中,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和”主要涉及以下诸方面:人与人和;企业与外部环境的和谐;企业内部各部门间分工协作的和谐;企业管理宗旨、思想、手段之间的和谐;等等。
一般说来,企业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由于人们的利益、价值取向不同,因此人们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是不可避免的。而这些矛盾与冲突对企业内的凝聚力是十分有害的。在这种情况下,人际关系的和谐,也就是“人和”,就起着极为重要的“润滑”作用。它能缓解矛盾,有时甚至可以扭转乾坤,使企业获得凝聚力,给企业带来光明的前景。“人和”的管理作用在于:它能化解人际间的冲突,有利于企业的稳定;它能使企业成员彼此沟通,同心同德,通力合作。
企业是外部环境这一大系统中的一个单元。企业的生存发展,受外部环境的制约。企业为求生存发展,就必须适应外部环境。这种适应,实质上就是要达到彼此之间的协调与平衡。这种协调与平衡,主要表现在:对顾客,如何满足顾客的要求,开发对路的产品,赢得市场;对社会有关部门,如金融、原材料或零部件供应商店,如何保障资金、原材料、零部件与企业经营的有机衔接,协调平衡;对政府、新闻媒介、社团等单位,如何通过有效的外部公关活动,协调与这些单位的关系,以期在大众中树立起企业的良好形象,等等。
企业内部各部门间分工协作的和谐。企业是一个分工复杂、高度专业化的机器。分工的目的,在于提高效率。但分工,离不开协作。协作,要在“和”的条件下才能产生。破坏了这个“和”,就会产生摩擦、冲突与内耗。因此,在企业中要提倡“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协作精神。
企业管理宗旨、思想、手段之间的和谐,这类和谐,包括两层意思:一是管理宗旨、思想与手段、方法的协调与和谐;二是思想与手段二者之间要相互“兼容”,避免相互碰撞。

  二、中庸

  从字义上讲,“中庸”的“庸”,含有“用”和“常”的意思。这在学术界意见较一致。对“中”的理解,则多有说词。
一种意见认为,“中”是“正”的意思,根据是以《尚书·大禹谟》中“允执厥中”的句义。
一种意见认为,“中”是“中道”,根据是《礼记·中庸》中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两端”是什么?就是“过”和“不及”,也就是对立统一矛盾中的两个极端。扬弃这两个极端,取其“中”,就是“中道”,就是“正”。从管理学角度看,两端是极端的“法制”与“人制”;把“法制”与“人制”结合起来,把“理”与“情”结合起来,就是取“中”,就是“中庸”,就是正确的管理机制与方法。
当然,在管理矛盾中,有时一方完全属于“是”,另一方完全属于“非”,如善恶、真伪、美丑,如果真是如此,则不可用“中庸”的方法去处理,它属两分法的范围:即肯定与否定的方法。
然而,在很多情况下,对立双方均为“非”,或“不完全是”。对此,用两分法就不再符合实际。在这种情况下,只能采用“中庸”的办法,即协调、结合、取中的办法,或称作“三分法”的办法,即分析两端而取中的办法。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有“硬管理”和“软管理”之说。“硬管理”通常是指企业策略、结构、制度;“软管理”则是指企业人员、技巧、作风、共同的价值观念。历史经验证明,对任何一种管理的“过”和“不及”,都会走向斜路,必须使二者结合,取其“中道”,才能放出异彩。
在管理工作内部,对任何一件事物,都有个“取中”的问题,如在对“人”的问题上,就有两种对立的倾向:一种是强调物质刺激,利益激励;另一种是强调思想教育,精神激励。这两种都各有其“过”和“不及”,都有其明显的属限性。“文革”之前,我们的企业管理,明显的是以“政治挂帅”、“思想教育”为调动人的积极性的唯一手段。“文革”后的一个时期,又出现了“一切向钱看”的倾向。这两者都不正确,只有“中道”,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是正确的管理方法。
“中”,可以理解为“度”,也就是“适度”。越过它,就是“过”;没达到它,就是“不及”。这是两个极端,都是“非”。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学会掌握“度”的艺术,用人要有度,用财要有度,批评要有度,分配要有度,赏罚要有度,等等。这些“度”,就是“中”。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