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清楚请点击这里
爱心许愿墙
我的族谱
百家姓
吉凶查询,农历,阴历

浅谈儒学在现代社会的几点价值

2013年02月27日

    儒家文化从其形成至今,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扮演过各种各样的角色:有进步的,有反动的;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甚至越过国境,波及海外华人世界。当然,由于过去入学与政治的结合一直比较紧密,特别是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提出以后,经过后世的一些学者的发挥,使其思想蒙上了一层厚厚的封建主义的阴影。这无疑是同现代化的发展不相适应的。但如果我们摒弃其封建性的糟粕,吸取其民主性的精华,就会欣喜地发现,原来在传统的儒家思想中还有如此多的闪烁着人性的光芒的东西。而这无疑会给我们现代生活的各个方面提供新的思路及视角。以下择取几点做一分析。

    一、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
  儒学主要是一种道德人文主义的哲学思想。其道德人文主义以心性论为基础,而关于“良知”的学说则是儒家心性论的中心。孔子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正确地放映了如何处理人类社会中个体与整体、个人与他人的道德原则。所谓“良知”(或称之为“良心”),乃“本然之善心”,即所谓“仁义之心。”(朱熹《四书集注·孟子集注》)它是人类共同的善性,反映着社会向善的客观意志。一个社会,如果不突出弘扬深植于人性之中的“良知”,不以道德为谋求进步与发展的内在动力,而是任凭私欲横行,个人利益极度膨胀,以致人人为己,个个损公肥私,那么这个社会必将最终不会获得进步和发展,甚至整个人类的进步与和平也会因之而葬送。历史地看,儒家的“心性论”及其“良知”说,曾经有效地制约了社会冲突和个人行为,加强了人群之间的亲和力,使中华民族形成了一些共同遵守的社会公德。
孔子的“中庸”、“礼”可为发展现代经济创建一个有利的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提供有益的借鉴。“中庸”,朱熹解释说:“不偏之为中,不易之为庸”,强调矛盾的统一性,强调“和”,主张社会的和谐稳定。其实,追究起来“,和”的思想一直是我国文化史的很重要的方面,甚至可以说作为我国文化史的主导思想,也是孔子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他主张对上要“和”,表现为忠、孝、尊、崇、恭、敬,使“天下有道”,“天下归仁”,对平级也要“和”,表现为忠(忠于人之事)、恕、信、义、敦、睦,“推己及人”,协调矛盾。对下也要“和”,表现为宽、厚、慈、惠,使人们不要“犯上作乱”,以稳定统治。“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和气生财”,已化为人们普遍的牢固的共同心理态势。提倡孔子的“中庸”“、和”,就使客观社会的稳定性易于被人们接受,为社会的稳定提供心理基础。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个中社会矛盾更呈现出复杂的状态,对各种矛盾不是用“同”,强调矛盾同一而无原则的调和,而是用“中庸”的“中”和适度方法加以处理,协调各种矛盾,把矛盾限制在质量互变的“度”的范围内,不使它发展到破坏统一体,影响社会的安定。所以“,中庸”对社会稳定具有方法论的意义。而“礼”把社会区分层次的思想及礼的有序性,如果把它的等级性所体现的阶级压迫和剥削的本质予以批判剔除,代之以平等的新内涵,使人们自觉地遵守社会角色的行为准则的规定,就可形成社会的有序和安定团结。只有社会稳定,才能保证现代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儒学作为一种有丰富精神资源的道德人文主义哲学,能够启发和成全人们的道德良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并不断提升人的内在心性,催发人们为达到理想的人格境界而努力。至于它所提倡的人与自然的和谐,人际关系的仁爱、和谐与温情,反对利己主义、纵欲主义等等,更是现代社会所迫切需要的。因此,可以这么认为,尽管儒学不是医治现代社会精神弊病的灵丹妙药,但它至少是一剂良方,是乐于为现代社会所认可和接受的。
二、对于现代企业管理
  儒家学说中的许多思想,可以融入现代企业管理思想体系之中。儒家学说重视整体,强调整体的和谐,认为个体价值只有通过整体价值才能体现,个人只有在整体(包括家族、集体和国家)中才能充分显示出自己存在的意义;个人的意志、情感也只有在群体关系中才能体现出来。所以,培养出了为国家、整体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以他人、以集体为重的崇高的情怀。儒家思想中的笃诚、尚情、敬业等思想,对于先掉企业管理人员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拿日本为例。儒家文化中“人”的学说,即以人为本、为中心的思想,深刻影响着日本企业家,他们认为这种学说可以救治欧美资本主义的种种弊病。日本企业界吸收了儒学的“和为贵”的学说并加以改造,提出了“和谐高于一切”的口号。认为人与人之间,人与企业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社会之间,应始终保持和谐的关系或状态。在日本企业公司,乃至全日本社会,立足与尊重相互关系,珍惜由此而得来的和谐,人们之间以礼相待,既充满热情又表情严肃。“礼”又是一种黏合剂,在人们的相互关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日本企业特别注意相信人、重视人,让每个雇员都感到自己在企业中的重要性。资方强调:企业管理者与雇员之间、企业与顾客之间,绝不是单纯的利益关系,更重要的是互相尊重、互相帮助,把爱心倾注到企业的经营管理之中。其管理哲学是以人为核心的,重视吸引最佳人才,乐意付出高的报酬,给最有才干的人才,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潜能。孔子思想中的许多命题可以为发展现代企业提供智慧。运用孔学的“仁者爱人”、“家族本位主义”、“己欲立而立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于企业管理,使企业充满和谐气氛,并使企业的兴衰与职工经济利益挂钩,使职工与企业的命运休戚相关,造就企业共同命运体,以便发挥企业力量。企业内部的和谐与高度一致性,必然伴随着对外的竞争性,企业之间的竞争又反过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使之成为企业发展的一股恒久的内在动力。“诚信”与“温良恭俭让”可以造就人们信得过的企业。“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信,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赢得客户的信任就意味着成功。而孔子的“民无信不立”的光辉思想,对企业建立在信的基础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儒家的义利观总体来说是“重义轻利”、“义然后取”,这种义利观观对企业立足于现代社会具有启迪作用。如果一个企业,不顾顾客、他人企业、国家社会的利益,一味“放于例而行”,必将会招致顾客、别的企业的反对而遭到报复,也会为社会所不容。诚然,企业在适当的范围内求利也是必然的和应当的,但要置于一定的前提下,应该适当地考虑到他人、别的企业和国家的整体利益以至大到全球的利益,树立协同发展的思想,(此处加全球变暖、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内容)自觉地把企业的命运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企业最终才能立足于社会,为企业带来利益。孔子的“义然后取”的以义驭利的思想对发展企业具有深远的意义。虽说求利是企业的本性,但“君子爱财”,也应“取之有道”,建立在“义”的基础上的“利”才是最真实的和最长久的。这样就可避免西方近代商业活动中出现的尔虞我诈,不讲道德的求利观的弊端,以求正当的利,求合道的富,就能引导企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