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应该这样理解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孔子的一句名言,原文出自《论语·卫灵公》是这样的: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意思就是,子贡问孔子,人生修养的道理能不能用一句话来概括?孔子说,大概就是“恕”了。自己不愿承受的事也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
这句话所揭晓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孔子所言是指人应当以对待自身的行为作为参照物来对待他人。人应该有宽广的胸怀,待人处事之时切勿心胸狭窄,而应宽宏大量,宽恕待人。倘若自己所不欲的,硬推给他人,不仅会破坏与他人的关系,也会将事情弄得僵持而不可收拾。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确实应该坚持这种原则,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体现。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切勿将己所不欲施于人。
但是,必须看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并不能逻辑的地推出“施于人,己所欲。”己所不欲,只是不能强加给别人,但是如果对方愿意,则不属于“施”的范围。己所欲,别人未必所欲,所以也不能强加给别人。
总的说来,无论是否“己所欲”,都不能“施”即强加给别人,给别人的东西,只有一个标准,即以别人意愿为标准。要看别人自己是否愿意,而不能依据我们的标准来强加给别人。
自己不想要的,未必不是别人不需要的;“欲”包含个人看法,有着主观方面的内容和含义。勿施于人的正是拥有自己不想要的事物时的个人看法。(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