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清楚请点击这里
爱心许愿墙
我的族谱
百家姓
吉凶查询,农历,阴历

  三、儒学与21世纪的世界和平和人类的幸福安宁

  1.当今世界的特点和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宣言
    当今世界的特点,一方面是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尖端的科学技术为人类创造出丰富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另一方面,则是人与人、国与国、种族与种族之间的权利争夺加剧,在一些国家和地区,战争不息,生态平衡被破坏,天灾人祸泛滥成灾!成千上万的无辜人民流离失所、饥寒交迫,饿死、病死或被炸死!一幕又一幕令人惨不忍睹的悲剧不断上演。这种情况怎样解决呢?如果用现在西方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的策略、方案能解决这些问题,那为什么会发生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东战争等?按照西方文化以个人为中心的权利观来考虑这些问题,人人只考虑个人或个人所在的国家、种族的权利,而不考虑他人或他人所在的国家、种族的权利,必然会发生个人与他人,个人的国家、种族与他人的国家、种族之间的冲突和战争。为了个人或少数人的权利,甚至不惜使用尖端科学技术,对人类和人类生存环境进行疯狂的屠杀和破坏!这样世界和平将永远无法实现,人类自由、平等、幸福、安宁的生活将成为泡影!
  1988年1月,一批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根据当今世界的上述特点,在巴黎召开了一次研讨会。会上,1970年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瑞士的汉内斯·阿尔文博士说:"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到中国孔子思想中去寻找智慧。"澳大利亚《堪培拉时报》,1988年1月24日。这样才能使全世界人民,真正如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中所说的那样,"人类一家,情同手足","和睦相处",都能过上幸福、安宁的生活。这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为什么说人类要生存下去,必须到中国孔子思想中去寻找智慧呢?这就使我们不能不以科学的态度,进一步去研究儒学思想与世界和平的关系问题。由孔子首倡的儒学,其核心为"仁",仁是儒学的最高范畴。"仁"这个字,最早出现在《尚书·金縢》篇"予仁若考"《十三经注疏·尚书·周书》,196页,中华书局影印本,1979。这句话中。这里的"仁",是指周公具有像周成王的父亲即周武王那种仁爱人民的品德。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认为:"仁亲也,从人二。"就是说,"仁字"表示两个以上的人在一起,互相友好、亲爱。孔子的儒学,便是以"仁"为核心,从两个人相聚在一起为出发点来研究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国家等各种关系的一种学说。它从个人的"修身",即应具备的优秀品德和知识、能力说起;再推至"齐家",即先治理好自己的家庭,处理好夫妻之间的关系;又进一步到"治国",处理好君臣、君民,仁政、暴政,"富民"、"爱民"等关系;再进一步到"平天下",以实现"天下为公,世界大同",使全世界的人民,共同过"人类一家"的幸福、安宁生活,这也是儒学所追求的最终目标。所以,当孔子的学生樊迟问他什么是"仁"时,孔子说:"仁"就是"爱人"。爱护他人,关心、帮助他人,是儒学研究问题和处理人与人,个人与社会、国家等关系的出发点。
  当子贡问怎样才能成为一位仁者时,孔子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论语·雍也》。当子贡又问是否有一句话,人可以一生都照着去做时,孔子说:"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
  在这两段引文中,孔子所说的"立",是指在事业上有所建树,或获得某种荣誉、地位、权利;"达",则是指通达、顺利和成功;"恕"是孔子实行仁学的"忠恕之道"。整个意思是说:你要成为一个"仁"者,首先要从思想方法上开始。当你想在事业上有所建树或获得某种荣誉、地位和权利时,你就应该想到他人也想得到这些;当你想事事都能顺利和成功时,应当想到让他人也能事事顺利和成功。连你自己都不愿意做的事,就不要强迫他人去做。这就是"推己及人"、实行仁学的思想方法。这种方法将自己与他人联系在一起来思考问题、处理问题,而不是将自己与他人绝对地对立起来。因此,当自己想做什么或反对什么时,便应想到他人的处境和感受。这就使自己研究、处理问题的方式、态度客观些、公正些,从而便于处理好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国家,国家与国家以及国家中的种族与种族之间的隔阂、纠纷和冲突,使有隔阂、纠纷和冲突的双方都能从对方的立场出发,照顾双方的权利,在不坚持一方见解的前提下,通过平等协商解决。孔子的学生子贡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论语·公冶长》。即我不喜欢他人强加于自己的事,我首先便不将这种事强加在他人的身上。天灾人祸和战争的屠杀,是人人都不愿遭受的,如果我们在处理人与人、家与家、国与国的关系时都能先从自我做起,不去做伤害他人的事,人类的和平一定能够实现。

  2.儒学思想是否与现代西方文化的"自由"、"平等"、"博爱"、"人权"等有共同之处
  "自由"、"平等"、"博爱"、"人权"这些范畴在西方的古代和中世纪是没有的。到17、18世纪时,在反对教会专制和封建地主特权时,受洛克、卢梭等人学术思想的影响,这些范畴才在欧洲逐渐出现。其含义与内容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直到今天,这些范畴也没有一个完美无瑕的解释版本。儒学是从公元前400多年开始逐渐形成的。在两千多年的不同历史和文化思想背景下,儒学自然不会提出与西欧资本主义思想家一样的范畴,因此不能强求以完全相同的名词、范畴对比二者。我们只能从当时中国的封建社会和西欧的资本主义社会同处于上升时期,代表这两种社会思想的思想家们如何处理人的价值,人的本性,人与其他动物之间的区别,人与人、国家、集体之间的关系,人与大自然的关系等来考察其异同,以探索出对人类进一步发展和维护世界和平有益的一些思想和思维规律。这样对比,才是客观公正、符合科学发展规律的。

  (1)孔子反对"人殉"制度,重视人的生命
  在奴隶制时期,当奴隶贵族死亡后,往往将其妻妾、奴隶和车马等随之活埋。到孔子时这种制度已逐渐废除,但有的人仍采用陶俑殉葬。孔子听说后,说:"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孟子·梁惠王上》。为什么用陶俑殉葬,被孔子骂为要断子绝孙呢?孟子解释说:"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孟子·梁惠王上》。就是说,这是因为陶俑已经造得像活人一样了,你还忍心将它埋掉!孔子反对"人殉"制度的另一件事是他删改《诗经》时,将控诉用活人殉葬这种残酷行为的《诗经·秦风·黄鸟》这一章保存下来,将三位无辜殉葬者被活埋前"惴惴其傈"的恐惧心态和人民群众发出的"彼苍者天,歼我良人"《诗经·秦风·黄鸟》。的悲怨呼声及发自内心的对这种制度的谴责,记录在这一历史经典作品之中,令现代人读后也为之感叹。《诗经》一书是经过孔子多次删改,用来教育学生的书,如果不是孔子坚决反对"人殉"制度,《诗经》三百篇中唯一反对"人殉"制度的一篇,早就被孔子删诗时删掉了。所以,儒学在研究人时,把人的生存看得非常重要。当孔子去卫国见到人口众多,便说:人口多了,还应当使他们"富裕"起来。他的学生冉有问:富裕了以后又怎样办呢?孔子说:"教之"。《诗经·秦风·黄鸟》。这就是说,治理国家,首先要解决人民的生存问题,接着便要进行教育,以培养和提高人民的道德品质和文化水平。当子贡问怎样"治国"时,孔子又说:"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论语·颜渊》。把解决人民的吃穿,作为治国的首要任务。孔子的这种思想传到孟子时,便发展成应使人民有"恒产"的主张。孟子说: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的这些主张反映了当时农业社会中,人民希望安居乐业、男耕女织、敬老养幼的美好愿望。这种首先应使人民生活安定的思想,应该说从孔孟起,一直贯彻在中华文化的美德之中。假如用现代人权观念来比较,那么,儒学最重视的是人的生存权。把为国家、民族利益,像尧、舜那样"救民于水火"《孟子·滕文公》。,"杀身成仁","执干戈以卫社稷"《礼记·檀弓下》。的"志士仁人"的精神,作为人生价值的最高追求目标。儒学并不反对人应有"富与贵"的权利,认为"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论语·卫灵公》。,但主张应按儒学"爱人"之道"得之"。

  (2)孔子提出了"泛爱众"、"有教无类'、"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的主张
  孔子在《论语·学而》篇一开始便说: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在这里,孔子提出了人应怎样对待学习、怎样对待朋友、以什么态度与他人研究问题、怎样才能成为具有"仁"这种品德的"君子"等问题。远方来的朋友在当时很可能超过国界,但一见面之后便非常高兴!在研究问题时,别人不了解自己的看法和不同意自己的意见,自己并不生气,并不会将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这至少表现了一种亲切、平等的风格。当司马牛感叹自己没有兄弟时,子夏说:我听到孔子说过:"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论语·颜渊》。。把四海之内的人都当作兄弟看待,这至少表现了不分国家、民族的平等精神。孔子还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论语·颜渊》。在这里,孔子除提出人在家应孝顺父母,出外应敬爱自己的兄弟姐妹和朋友,说话要诚实、谨慎外,特别指出对待广大的群众要做到"泛爱众",这样的人才具备了近于"仁"的品德。这里的"泛爱众"便是博爱,而不是只对少数人的爱。所以儒学中的"仁爱"、"泛爱众"、"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等思想,应当说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具有现代西方文化中的"平等"、"博爱"精神,从文化思想发展的继承性来看,不能说这两种文化之间没有共同之处。
  如果有人说仅凭"仁者爱人"、"泛爱众"、"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还不足以说明儒学与西方的"博爱"、"平等"思想有共同之处,我们还可以从孔子这位教育家怎样收学生来看这一问题。孔子说:我对学生,是"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又说:"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述而》。。这就是说,孔子收学生,不分地区、贫富等的差别,只要他送一条干肉作为见面礼,人人都可以接受他的教育。孔子是中国平民办学的第一人,他改革了过去只有贵族才能享受教育的制度。孟子更是主张,人一生下来便具有"善"的品质。他说: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孟子·告子上》。
  "人皆有之",是说人人都具有,而不是一个人或少数人才有。他还说:"恻隐"就是"仁爱","羞恶"就是"义","恭敬"就是"礼","是非"就是"智慧"。仁、义、礼、智这四种本性,不是由外部强加给人的,而是"我固有之也"。《孟子·告子上》。孟子之后的荀子虽然主张"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人为)也",但他仍然认为"人性恶"这种本性也是人人都相同的。他说:圣人尧舜、恶人桀跖,"君子之与小人,其性一也"《荀子·性恶》。。到了11世纪,宋代的理学家张载更把天空作父,大地作母,认为地球上的万物与人,同为天地所生,应当一体相爱。他说:"乾称父,坤称母。……民,吾同胞,物,吾与(同伴)也。"《张子全书·正蒙·西铭》。张载不仅把所有的人都看作是自己一母所生的"同胞",而且将地球上的万物都作为自己的同伴对待。这种平等观可能比现代西方文化中的博爱、平等观更彻底。
  (3)孔子赞扬子产的不"毁乡校",孟子则主张"民贵君轻"和诛暴君、污吏
  郑国的子产执政时,乡村中有一种既是学校,又是群众聚会地的名为"乡校"的场所。郑国人便利用这种场所来议论"执政"者的得失。有人向子产建议取消这种"乡校",子产说:
  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仲尼闻是语也,曰:是以观之,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子产对郑国人利用"乡校"议论、批评当时官吏执政的好坏,不仅不加制止,反而说:是我的老师啊!"善者从之","恶者改之",这至少是中国古代官吏的一种民主作风。孔子对子产的这种作风大加赞扬,认为子产已经达到"仁者"的标准。可见"仁学"内涵中也包括官吏应自觉接受人民群众批评、监督的内容。孔子不仅赞扬子产能接受群众意见的精神,还批评他最优秀的学生颜渊,说颜渊对他所说的话是:"于吾言无所不欲"《论语·先进》。。一切都听从不能使孔子发现自己的缺点,所以孔子说:"回,非助我者也。"《论语·先进》。当孔子在鲁国遭受排挤,周游各国,路过郑国时,与他的学生走散,一个人非常疲倦地站在城东门外,郑国人说他"垒垒若丧家之狗"。他的学生听见后告诉他,孔子欣然曰:"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史记·孔子世家》。表现了孔子为人的宽宏大量。但孔子对当时压榨人民的贪官污吏和"暴政",则是无情地斥责。他说:"苛政猛于虎也。"《礼记·檀弓下》。孟子更指责当时的国君和大夫等官吏是"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是率"禽兽食人"《孟子·梁惠王下》。。因此,孟子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这一观点,并认为"得民得天下,失民失天下"。在官吏惩罚问题上,应听取人民意见,"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孟子·梁惠王下》。。这种能听取人民意见的思想,应当是具有早期的民主思想特色的。有人问,对夏桀、商纣这种"暴君",将他们杀掉,是不是"臣弑其君"?孟子说:"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孟子·梁惠王下》。就是说像夏桀、商纣这些残害人民、杀戮贤臣的人,已经失去作为国君的品质,将他们杀掉只算是杀了一个"独夫"、"民贼",而不算"弑君"。这些思想已经具有早期的民主意识。
  从以上事例来看,儒学与西方文化虽在适用范围等方面有差别,但在一些基本内容上,如重视人的生存,主张人民参与国家对官吏的批评和赏罚的民主权利,提倡平等、博爱等方面,是有共同之处的。
  我们应该既看到儒学与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又看到上述的一些共同点,舍己短而汲取他人之长,用"推己及人"、"平等协商"的方法来研究国与国、种族与种族、人与人之间的权利冲突和纠纷问题,把战火熄灭在平等、友爱的协商之中,实现世界和平与人类的安宁、幸福。(节选自《儒学与世界》 作者:贾顺先)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