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清楚请点击这里
爱心许愿墙
我的族谱
百家姓
吉凶查询,农历,阴历

儒学与西方文化的交流互补、融合创新及世界和平

2013年09月17日

    儒学与西方文化是否可以通过交流、互补,各自走向融合、创新?这是持"西方文化优秀论"和"东方文化优秀论"的人都认为不值一谈的。但根据东西方文化发展的历史,以及当今文化无力解决今天世界面临的危机等缺陷,我们认为:二者只有通过交流、互补,才能达到各自融合、创新,以推动世界文化的进一步发展,解决近百年来战乱不息,世界和平无法实现,人类生存环境被破坏等问题。这些问题是不能逃避,而应解决的。让我们先从儒学与西方文化在历史上的交流和近现代互补的一些事实,来说明我们的看法吧。

  一、儒学从亚洲传到欧洲后的影响

  1.儒学的发展及其在东方的传播
  儒学是在中国奴隶制走向崩溃,封建制逐渐形成过程中,在总结夏、商两代文化的得失,发扬西周初期"敬德保民"《尚书·梓材》。、"天命靡常"《诗经·大雅》。、"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尚书·太甲》。等思想基础上,由孔子(前551-前479)创建,以重视人的生存价值、意义,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友爱、合作为内容,主张仁政、反对暴政,主张和平、反对侵略,以"仁"为核心的一种教育、文化的学术思想。儒学经过先秦时的"百家争鸣",到西汉武帝时处于"独尊"地位,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到了宋代,儒学融合了佛学和道教的思想,创建出程朱理学,然后从中国传到了朝鲜、日本、越南等国。儒学传入这些国家后,对这些国家的思想文化与政治生活,起到了很大的影响。从15世纪末到18世纪,中国儒学中的程朱理学更成为朝鲜李氏王朝、日本德川幕府和越南后黎王朝等的正统指导思想,对这些国家的社会生活,到今天还有一定影响。

  2.儒学从亚洲传入欧洲
  儒学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发展,到今天有些内容自然显得陈旧和落后,但它是否只是一种反映中国农业文明,而对近现代文明和世界文化无影响的封闭体系呢?客观的历史证明,儒学内容中,自然有反映当时历史特点,为当时政治、经济服务的一方面,但它作为一种人文科学,又在对人的本质,人与人,人与家庭、社会、国家,以及人与自然界之间各种关系的研究上,提出了许多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有益于人类发展和科学文化事业发展的真理,这些都是不能简单否定的。儒学除在东方各国传播外,16世纪末,一批传教士又将它带到了西方。1594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1552-1610)在北京将儒家的《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译为拉丁文,刻印后带回西方。他的学生、法国传教士金尼阁(1577-1628)又于1626年将儒学的《诗经》、《尚书》、《周易》、《春秋左传》、《礼记》等五经译为拉丁文,传入欧洲。利玛窦在中国住了28年,他认为儒学是一种以自然法则为基础的哲学,儒学的道理与耶稣教的教义是相通的。他所写的《基督教传入中国史》、《利玛窦日记》等,先后以拉丁文、意大利文、法文、德文、西班牙文等在欧洲各国出版,使儒学思想以一种不同于西方文化的全新面貌出现在欧洲,对"欧洲文学、科学、哲学、宗教以及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影响,或许要超过17世纪其他的任何史学著作"林金水:《利玛窦在中国的活动与影响》,载《历史研究》,1983(1)。。1668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派传教士白晋、张诚等五人来北京,受到康熙皇帝的接见。白晋学习《易经》长达六年之久,他从儒学的"四书""五经"中,寻找到与天主教教义相通之理,写了《天学本义》、《康熙皇帝》等书。1694年他回法国时,还带回康熙送给路易十四的49册图书。1698年法国传教士马若瑟来中国,在南昌等地住了二十多年,潜心研究《尚书》,著有《尚书以前时代中国神话研究》,并将中国戏剧《赵氏孤儿》译为法文带回法国,后被收入竺赫德编的《中华帝国全志》中,对欧洲的思想界、文学界都有相当的影响。1849年布里奇曼又将《朱子全书》中有关宇宙、天地、日月、星辰、人物、鸟兽等章节译成英文传入英国。

  3.儒学对欧洲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等的影响
  当儒学书籍络绎不绝地传入欧洲后,法国的"百科全书派"领袖费尔巴哈(1723-1789)对"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和儒学提倡"仁"学、"仁政"、"德治",反对暴政等思想十分赞赏,他写了一本名为《德治或以道德为基础的政府》的书,认为"在中国,理性对于君主的权力,产生了不可思议的效果,建立于真理之永久基础上的圣人孔子的道德,却使中国的征服者,亦为之所征服"。
  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1694-1778)在他所著的书中,对孔子思想的赞扬充满于字里行间。他说:孔子不谈奇怪玄虚,"常说仁义,若使人们实行此种道德,世上就不会有什么战争和争夺了"朱谦之:《中国思想对欧洲文化之影响》,商务印书馆,1940。。又说:"多么可悲,西方人也许应感到羞愧……孔子在公元前六百余年,便教导人们如何幸福地生活。"他还认为,孔子提倡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条法则,应铭刻在每个人的心中《伏尔泰全集》,3卷,270页。
  法国重农学派的始祖魁奈(1694-1774)高度重视"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这句儒学名言。他认为,《论语》"都是讨论善政、道德及美事,此集满载原理及德行之言,胜过希腊七圣之语"(德)利奇温著,朱杰勤译:《18世纪中国与欧洲文化的接触》,94页,商务印书馆,1962。。在1789年法国大革命中,雅各宾派的领袖罗伯斯庇尔在他起草的《人权和公民权》中写道:"自由是属于所有的人,是一切不损害他人权利之事的权利,其原则为自然,其规则为正义,其保障为法律,其道德界线在下述格言之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许明龙:《中国古代文化对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影响》,载《历史研究》,1983(1)。,将儒学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有关原则,写入了法国最早的人权宣言中。
  德国的莱布尼兹(1646-1716)对儒学的自然观、道德观、政治观非常赞赏。他将《周易》八卦的推算方法和邵雍的"先天八卦图说"与他提出的二进位图表相结合,完善了二进位制数学运算规则(日)五来欣造著,刘百闵等译:《儒教对德国政治思想的影响》,243~284页,商务印书馆;沈定平:《中国古代思想与西欧启蒙运动的发展》,载《世界历史》,1983(2)。,为以后计算机的产生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儒学是否能与西方文化交流、互补和融合、创新

  儒学对欧洲启蒙思想家托尔斯泰、莱布尼茨和法国大革命时期雅各宾派领袖罗伯斯庇尔的影响,是载之典籍、无可否认的历史事实,而儒家文化是否能与近、现代西方文化彼此舍短取长,互相补充和创新,则是一个有关世界和平与科学文化进一步发展的问题,应认真探讨。

  1.文化的发展,既因国家、民族的不同,出现多元并存格局,又相互交流、互补和融合、创新
  儒学与现代西方文化,在思想体系和方法论、价值观上,自然是各有差别。所以在开始交流时,总有一些冲突。但由于各自都反映了人类发展的部分真理,所以经过冲突之后,这些各有差别的思想体系,又能根据自己国家、民族的客观实际,对原有文化和对方的文化进行客观的、科学的、实事求是的分析和总结,采用舍短取长、去劣存优的方法,互相汲取有益于自己的内容,再融合、创新为更优秀的文化。从东西方文化发展的历史趋势可以看出:从古到今,没有任何一种绝对完美无缺、一成不变的文化体系和政治、经济等制度。西方各国文化在文艺复兴前后,便有很大的差别。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点和特殊性,正是由于这些特点和特殊性,才形成整个世界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学说和不同的政治、经济思想体系,崭放出各种不同的鲜花,点缀着人类这个美丽的世界。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种声音、一种文化流行,那么这个世界就会变得死气沉沉、毫无生机,更不可能进步。这既违反了思想文化的历史发展规律,也不会被各个国家和民族所采用。因此,不同的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思想体系和文化,这种多元文化并存的格局,是历史的合理格局。我们只能促使这些不同的思想文化互相交流和进一步变化、发展,而不可人为地消灭多元并存的格局,只留一种文化。塞缪尔·亨廷顿在他的《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把不同于美国文化的伊斯兰、中国、印度、日本等的文化,统统视为异己文化而加以蔑视,这是只看差异而不看交流、融合统一的片面看法,是不合乎历史发展规律的。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仅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思想文化,就是在同一个国家中,也有学术派别和政治、经济、宗教等方面的差异,而且这些学术派别和政治、经济、宗教等方面的差异,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例如,中国的儒家思想,便从先秦时"百家争鸣"中的一家,经历了两汉、魏晋、隋唐、宋明各个阶段的变化。汉代儒学大师董仲舒的思想中,便汲取了先秦时阴阳家、法家等的思想。汉宣帝继汉武帝"独尊儒术"《汉书·董仲舒传·举贤良对策》。后,实际上行的是"霸、王道杂之"《汉书·元帝纪》。的治国策略。魏晋玄学是儒、道两家思想结合的产物。唐王朝虽是儒、释、道三教鼎立,但又相互汲取。宋明理学则是以儒学为基础,融合佛学和道家思想创造出来的一种新儒学。所以,不同的国家应拥有具有自己特色的思想文化体系,就是同一个国家中的不同思想文化派别,随着历史的发展,也必然走上相互汲取和融合、创新的道路。思想文化上的这种变化,是各个时代的思想家们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汲取各种不同学说、学派研究出的新成果,抛弃原有思想中已落后于时代的陈旧内容,再补充新的"血液"而形成的。在17世纪和18世纪的欧洲,伏尔泰、莱布尼茨等并不因为儒学来自东方的中国、与己不同就加以排斥,而是汲取儒学中某些反映人类生存规律和特征的内容,以充实自己的思想体系。我们现在是否也应沿着他们所走的中西文化交流、互补的道路,根据时代的特点,抛弃中西思想文化中的陈旧内容,继承符合科学和社会发展规律的精华,走舍短取长、中西互补、融合创新的道路呢?我想,我们应该这样。只有这样,才能推动全世界科学文化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人类的和平、幸福与安宁。

  2.东亚和中国近现代史上中西文化的交流、冲突、互补和创新
  现在我们再从近现代的历史事实来看这一问题。在近现代的中国和东亚各国中,许多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等主张既保持自己国家、民族的思想文化特点,又汲取西方近现代科学、民主思想和先进的科学技术与管理方法。在中国近代,早期有魏源,之后有张之洞,主张"中体西用"。康有为、谭嗣同等人在"戊戌变法"中,又将孔子的"仁学"、孟子的"不忍人之心"与西方自然科学中的"以太"、"电"和君主立宪等政治思想相糅合,以推行他们的维新运动。孙中山在辛亥革命时,不仅极力推崇儒家的"大道之行,天下为公","民贵君轻"等思想,而且还将西方的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与中国历史上实行的考试、监察两种制度相结合,创建了"五权宪法"。中国共产党老一代领导人在革命过程中,不仅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而且将这一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所以毛泽东一再告诫我们: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都要认真地总结和研究。邓小平更提出改革开放,汲取国际经验,利用外资,学习世界先进科学技术等主张,以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日本有"和魂汉才"、"和魂洋才",以及明治维新时期的"日本近代企业之父"涩泽荣一(1840-1930)所写的《论语与算盘》一书。在其他东亚国家也有"东道西器"等等见解。这些都体现出近现代东西方文化交流、融合和创新的特色。

  3.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中的儒学思想
  我们再来看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以下简称《宣言》)。《宣言》第一条一开始便是:
  人皆生而自由,在尊严及权利上均各平等。人各赋有理性、良知,诚应和睦相处,情同手足。见黄楠森评《世界人权宣言》,113~118页,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
  人一生下来,其心中便具有善良的天理、良知和能思维、判断的理性认识能力,这是孔子的"仁者爱人"《论语·颜渊》。,孟子的"良知"、"良能"和人生而具有仁、义、礼、智"四端"《孟子·尽心上》,《孟子·公孙丑上》。等思想的反映。《宣言》中继续提出的"人类一家","诚应和睦相处,情同手足",使世界没有"野蛮暴行","得免忧惧,得免贫困"等思想,更是中国儒学和一切仁人志士所追求的"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论语·颜渊》。的体现,符合"富民"《论语·为政》。、"安民"《论语·子路》。、"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论语·子路》。的宗旨。可以说整个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既反映了西方文化强调个人的权利和人身、言论平等、自由的精神;又反映了儒学重视人的生存和人格尊严,反对"猛于虎"的苛政,主张人与人、国与国、民族与民族应该平等友爱、和平共处等思想。《宣言》的"弁言"和"三十条"中处处表现出中西文化相结合的特色。《宣言》中提出的:"人类一家,情同手足","和睦相处","患难相助","宽容友好"等,应当是21世纪东西方国家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人类消除屠杀人民的不义战争,实现世界和平的共同目标。从中国的近现代史和东亚近百年的历史,以及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中所反映出的儒学与西方文化并存的事实,我们可以看出:当今世界文化的发展,正沿着交流、互补、融合、创新这一总趋势前进。

  4.两位美国学者的见解
  美国现代国际知名学者狄百瑞教授在他的《亚洲价值与人权》一书中认为,儒家群体主义在反对历史上的暴君、污吏中所表现出来的"人格主义",不能用西方的"个人主义去比拟"。他在"人格主义"与"个人主义"的对比中,认为"儒学是一个传承知识的传统,一开始便在规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儒家的"五伦关系,是相互关系。虽然责任有所不同,可是双方都有责任,都要尽到自己的责任,而不是一方强制另一方"。"儒家主张言论自由,是一种普遍的价值"。"虽然有人会说儒家的主张和西方的人权观并不完全吻合,但是如果我们承认所有人类的价值,都是由特定的历史经验中产生出来的,则我们可以看出:敢于与暴君抗争的儒臣和基督及犹太教里的先知(献身精神),有对等的相同性"。儒学主张"君臣以义相合的目的,是要带来人民公众的利益,所以它具有普遍性"。狄百瑞教授不仅认为儒学与西方思想文化有共同之处,而且认为近代东亚的革新和发展,也是由于实行东西方文化相互结合而产生的。他说:"我认为:近代东亚的社会改革家,可以将法律权利和民主制度等观念,建立在儒家的传统上。19世纪末,日本的明治维新接受民权的观念和议会制度,就是基于儒学的理念进行的。中国的一些改革者,也是从儒学的考虑出发,试图将西方的见解,移植到中国来。"他又说:有人认为"相对于西方,中国完全是另一个世界","可是中国人也是人类社会的一部分,因此中国与西方可说是同中有异"。"即使我们会发现二者涉及非常复杂的问题,但在终极上仍是相通的。""我们应该承认不同文化传统有共同性,也有相异处。""我们应该很公平地考虑文化与文化之间的共同性及差异性,以及亚洲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同时我们也要考虑人类价值有共同性,如此我们才可能建构出一个所有的文化都可以接受的人权观念。"《儒家人论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专集》,见《国际儒学研究》,第6辑,6~19页、70~96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上面我们摘引了狄百瑞教授的许多论点,主要是说明目前不仅在东方,且在西方也有许多有真知灼见的学者,能从当今世界存在的多元文化现实出发去寻找共同点,力图解决当今世界所面临的问题。所以,我们在研究这些世界性问题时,应多从共同点上来求得共识,而不应专门去看差异,去扩大国家、民族之间的分歧,这也就是儒家的下述主张:"从人类一家"的整体,从"治国"、"平天下"这个全局,从"天下为公,世界大同"这个目标,去思考问题和处理问题,而不应只着眼于个人或一个、几个国家的所谓的权利,并为此不惜损害他人或别的国家应享受的"人皆生而自由平等"权利。
  除狄百瑞教授主张应从儒学与现代西方文化的差异中寻找共同性外,美国学者小亨利·罗斯蒙还以"儒家对现代西方主义的批判"为题,揭示出目前西方主义者所说的自由、民主、平等、人权等的局限性及其随着历史发展而出现的许多问题。他用"谁的民主"、"何种权利"、"一种儒学的回答"等作小标题,层层深入地阐述了他的见解。他说:"所有表面的民主,都是有缺陷的。"从1789年建立民主制以来,"美国的民主一直是一种有缺陷的民主--奴隶制制度化的种族歧视主义等;但是,至少从历史的进程来看,它还是一种年轻的民主。"随着历史的发展,亚洲等的"多种族的国家中,政府公开宣布在种族群体之间,采取强有力的经济平等措施,以便将种族冲突化解到最低程度。进一步说,他们在市场作用方面,要求主要公司在很大程度上,以产量及就业,衡量其成功程度,而不是像美国。"这些国家"更像是受历史文化的影响,而支持另一种民主理想,也许是比美国坚持的那样更好些。如果这种争论有价值,那么依次就将会出现东亚、东南亚的新民主。""也许会在21世纪,真正的民主及人权的冠军,可以在这些亚洲国家中产生。"《儒家人论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专集》,见《国际儒学研究》,第6辑,6~19页、70~96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小亨利·罗斯蒙以美国的民主制为例,说明"民主制"只是一种历史范畴,并没有一个一成不变、完美无缺、别人只能照着执行的唯一版本。随着时代的发展,美国的"民主制"也可能落后于亚洲的新民主制。所以应当允许当今世界的思想文化体系的多元并存,并使它们走上交流互补、融合创新的道路。小亨利·罗斯蒙的见解是符合世界文化发展历史趋势的正确见解。假如民主和人权的标准带着一些强欺弱、智压愚的枪炮味,就不算是真正的民主和人权。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