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清楚请点击这里
爱心许愿墙
我的族谱
百家姓
吉凶查询,农历,阴历

英国弹性素食者越来越多 素食餐厅火爆

2011年08月04日

    据英国《独立报》报道,香肠、培根等肉制品历来是英国人餐桌上的常见之物,但是随着“弹性素食者”的增多,英国人餐桌不再是唯“肉”独尊了,且素食需求量越来越大。
    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商机,英国人不仅推出新素食餐厅,老餐厅也专门推广、新增素食品种。
    86%的英国人会吃吃素
    英国“食物发展协会”最近的一份民意调查显示,86%的英国民众一周会吃一顿至两顿素食。素食不再是少数族群的风尚,成了越来越多主流族群的选择。他们并非都是严格的素食者,而是所谓的“弹性素食者”。
    因为有市场,英国一大堆新的素食餐馆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相应的,英国素食材料销售量也大大提高了,越来越多的人购买肉类替代品。
    英国“明特尔”市场咨询公司的一份报告指出,2008年英国超级市场的素食材料的销售值达7390万英镑(1英镑约等于11.2元人民币),比过去5年的总和还多出25%。报告说,可预见的,还会以相同的速度增长下去,至少到2013年。
    什么叫“弹性素食”
    说起素食,人们经常会有“乏味和单调”的印象。
    “弹性素食(flexitarian)”指的是一种新的素食方式。这个英文单词也是新创的词语,由flexible(灵活的)和vegetarian(素食者)拼合而成。“弹性素食”最初由众多热衷瑜伽的素食者而来,因为他们发现适度的、有“弹性”地食用动物性饮食,比纯素食对健康、瘦身、塑形等更为有益,因而推崇这一饮食方式。
    一般说来,“弹性素食”有三大特点:
    一,在大量食用植物性食物的基础上,根据个人情况适度食用动物性食物,一般一周一次,最多不超过三次。
    二,动物性食物主要以鱼类为主,而尽量避免肉类。鱼类富含蛋白质及不饱和脂肪酸,因而更有益健康。
    三,尽量保持健康的烹饪方式,同时注意食物品种多样化,以实现营养均衡。
    “星期一不吃荤”
    在“酷玩”乐队主唱克里斯·马汀、流行歌手雪瑞儿·克洛等名人的支持下,甲壳虫乐队成员保罗·麦卡特尼爵士积极推行了一项“星期一不吃荤”运动,号召家庭在星期一不吃肉食并呼吁减缓全球变暖。
    英国《卫报》的报道说,“星期一不吃荤”的灵感最初来自比利时名城根特。根特去年5月宣布每周四为素食日。
    吃出了政治、环境、道德上的核心
    《独立报》说,“弹性素食”不仅能保持身材姣好,身体健康,而且能减低全球肉类品消费,更加环保,因此得到很多人支持。
    “我认为我们中的很多人面对环境恶化的挑战都会感觉无助。在为世界变得更洁净、更可持续、更健康我们可作出什么贡献的建议中,要理出头绪并非易事,”麦卡特尼说道,“每周一次指定的素食日确实是一项有意义的变革,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这样一下子抓住了政治、环境、道德等方面重要问题的核心。”
    他说减少肉食消费不仅仅减缓气候变化,还有助于同全球饥饿作斗争,并改善动物福利。
    素食餐厅越开越多
    麦卡特尼的素食计划得到了数位著名大厨的支持,包括乔治加亚·洛卡泰和尤塔姆·奥拓朗。他们为这项运动的网站提供了素食菜谱。
    英国很多甚至已经很出名、已有固定风格的餐馆,也加入了这个行列,比如像伦敦著名的意大利名厨奥德·扎里的餐厅。扎里在伦敦有数家餐厅,现在他正在考虑改变其中一家的风格,将菜单上大量的肉类菜肴删去。
    在伦敦拥有数家餐馆的名厨奥利弗·佩顿说:“在历史上,厨师们总是不喜欢做素食,但是现在情况改变了。年轻的厨师们显然懂得按需求办事。近来,素食的需求量是如此大,我的工作就是供应需求。”佩顿的餐馆,包括位于圣詹姆斯公园里的“公园酒店”,都开始提供更多素食选择。
    上述餐厅都开在伦敦,此外还有数家。伦敦之外,希瑟·米尔斯本月初在著名风景区布赖顿开了严格素食餐馆“V-Bites”。
    据《独立报》介绍,公认的素食烹饪之父是法国明星主厨阿兰·帕萨德,2001年他在疯牛病(学名“牛绵状脑病”,成年牛的致死性神经疾病)最盛时期,把肉食从自己在巴黎的餐厅“L’Arpège”菜单上取消。虽然后来他又恢复了供应肉类、鱼片,但这不影响他的地位。英国最早提供素食的厨师包括“绿意”餐厅的拥有者西蒙·瑞默尔。
    吸引顾客 厨艺要高
    《独立报》报道说,素食要吸引人,对厨师有很高的要求,只有在素食厨艺方面花足心思,肉食者才会放下手中的叉子。不然“乏味”,“单调”将与素食形影不离。所以餐厅不断改进素食烹饪法,吸引新的“弹性素食者”。
    严格素食餐厅“黑香荚兰”的拥有者安德鲁·达根,最近重新部署了他在伦敦和英格兰东北城市约克的餐馆。他说自己餐厅日益增加的顾客原本都是肉食者,他们都想找一点不同。“黑香荚兰”要做的就是提供“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