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早教不是超前教育
2013年06月20日
主讲人:东方爱婴广东公司总经理、中国早期教育开拓者、美国PAT国际认证育婴导师,罗树东。
主持人:罗老师,欢迎您来到"名师说家教",先跟各位网友打声招呼吧。
罗树东:Holle,大家好!
主持人:今天,罗老师将与各位朋友们一起分享0—6岁的儿童早教心得,罗老师,0—6岁的儿童早教大概分为几个方面呢?
罗树东:通常我们会分成五大能区,一个是大运动,指的是孩子的大肌肉的动作,比如说小时候的翻身、爬、坐、走、跳等等一些大肌肉的动作。第二个,机器动作,就是指他的手指,小动作,手指、手腕这些小肌肉群的动作。第三个,叫做认知,也就是我们传统说的智力。第四个,语言。第五个,情绪。可能很多网友看得到还分什么七大智能、多元智能等等,其实它都离不开这五大能区。
主持人:这是最基本的?
罗树东:对,他都可以用这五大能区去匹配,他从不同的角度去划分。我可以给大家看一个《儿心量表》,它分五大能区,而且它的教育,就是说很多人会问,他从什么时候开始好,其实这个从什么时候开始好不是按照我们的喜好,而是要根据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来的。比如说我们现在看到的《儿心量表》就是中国0—6岁身心发展评估标准的的一个体系的量表,五大能区在每一个月都有它相应要达到的这种能力。所以它不是凭着自己的喜好,而是按照身心发展的规律。这个身心发展的规律,这个量表对家长来讲就太细了,而且不太容易记得住。可能很多人知道敏感期,这是这个身心发展规律的一个外在表现,可能这个年龄段,我的孩子很喜欢做什么,比如孩子一出生喜欢吃手,这个时候是口育期。接下来,他喜欢扣,那么这个时候是他探寻的敏感期,然后行走的敏感期等等,这就是这个量表的一些孩子的外在表现。
主持人:这个更好认知一些?
罗树东:是的,更容易看得出来。
主持人:我听说了两个观点,著名的卡尔o威特天才教育法中提到,儿童的潜在能力是遵循递减法则,从出生起就对他们进行理想的教育,那么他们的潜在能力就可能达到100%。因此,对儿童进行早期智力、能力开发是非常关键的。 德国宪法禁止学前教育。徳裔获得的诺贝尔奖人数占总数的一半。无独有偶,匈牙利立法规定:严格禁止教授幼儿园期间的孩子学习写作、阅读、计算等。实际上这样的例子在欧洲国家十分普遍--通过国家介入,禁止对孩子过早开发智力,避免将孩子大脑变成硬盘,留给孩子大脑更多的想象空间。孩子在小学前"唯一任务"就是快乐成长。这是两个对立的观点,而您认为孩子要早教的必要性是什么呢?科学早教的积极作用是什么呢?
罗树东:我们觉得因为早期教育在中国是发展得比较迟的一个教育理念,所以我们更多的借鉴是外国的一些理念和他的做法,其中就有德国的。刚才那一段话我也在网上看过,是一个爸爸说在德国的时候看到有一对父子周末的时候就在外面踢足球、玩耍,他就问他,你不送孩子上兴趣班吗?他说,什么叫做兴趣班?他说,比如唱歌、跳舞、体操,还有奥数、语言等等。那个爸爸就说,这是国家禁止的。我也看过的,但是在专业这方面,首先我们借鉴的是什么?就是有一个福禄贝尔,他被称为幼儿园之父,两百多年了。而且福禄贝尔他提倡早期教育,而且他提倡这个早期教育应该由父母的教育开始。这个恰恰跟我们现在所说的早期教育由谁来完成和从什么时候开始,跟我们的这个是相符合的。
还有一个方面,大家也可以看到这么几本书。这几本书,一个是三岁的,这本书是德国出版的,是德国的一个很经典的幼儿园细书,它有三岁、四岁和五岁的。在这里面,我看到三岁开始学数学,四岁的这个书的题目是《进行分类和比较》。接下来是逻辑推理。其实跟我们孩子的身心的发展规律是吻合的。所以我们就觉得这几本书说的,也就是我们孩子在发展过程中需要的东西。所以我更愿意相信这个爸爸说到的政府禁止这个学前教育,它是在翻译的过程里面一个术语和日常用语的一个混淆,可能这个爸爸他不是教育专家,所以他所说的学前教育就是指这些知识、技能的学习,是一些课业方面的东西。但是我们专业上说的学前教育是指培养孩子的学习的兴趣、培养他的想像能力、他的逻辑思维能力、专注力、观察能力等等。
主持人:这恰恰是根据《儿心量表》所需要的,然后给予孩子一个辅助,帮助孩子的健康成长?
罗树东:是的,比如说在《爱弥儿》里面一早就说过,她说这个孩子的教育从受胎的时候就开始了。
主持人:从胎教开始了?
罗树东:是的,它从受胎的时候就开始了,跟巴普洛斯说的,孩子生下来第三天起教育已经晚了两天。其实这些都是吻合的,也就是说孩子从出生就要教育,只是说我们教他什么,用什么方式去教他什么。所以我觉得这个政府禁止学前教育,“学前教育”这四个字,我觉得它指的不是我们专业上面说的“学前教育”这个含义。
主持人:是的,我觉得这个应该可以是个委命题,因为它已经把这样两个概念混淆了,互换概念了。并不是说就这样过度开发。
罗树东:是的,当然,我相信这个爸爸不是有意的。
主持人:是的,他不是专家。
罗树东:刚才您问到早教的必要性,刚才讲的孩子从出生就要开始了,所以是非常必要的,从出生就开始了。甚至我们可以说从备孕的,年轻父母从备孕的时候就要开始,你要给孩子准备一个很好的孕育环境。然后首先一个很必要的,它对宝宝的个人成长很重要。还有一个就是家庭投资方面,因为这个是由经济学家来研究的,比如说79年的诺贝尔经济奖,他的论文叫做《人民资本理论》,他里面就提到,一个人每多读一年书,他每年的收入就会增加8%—10%。
主持人:读书这么厉害?
罗树东:是的。
主持人:那么说到读书,比如说我就一直活到老、学到老,我可能从小学开始接触读书,就一直读到很老的时候也一定要坚持,是这样子的吗?
罗树东:它说的每多读一年书,多读这一年书,它实际上指的是往下读,往小里读。这个刚好跟我们现在社会里的家庭投资,在教育方面的这个方向刚好是反的。我们我们现在很多时候说可以在早教或者是幼儿园、小学等等,特别是早教和幼儿园,我可以不给孩子投入更多的资金,我把这些钱留着让他上大学、留学等等。但是恰恰它这里说的每读多这一年书是往小里读。所以我们国家从1986年开始就实行了几年义务教育,在那之前,就是从一年级到高中毕业都是自费的,家庭自费的,从大学以后的学历是免费的。
主持人:这么奇怪?
罗树东:是的,而且作为家庭投资教育方面的,经济学家们研究了很多,从七十年代到现在一直一直在研究。然后在2000的诺贝尔经济奖,他的论文叫做《促进人力资本的政策》,里面有一句话说,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幼儿时期对一个人投资一美元,将比在幼儿期之后投入相同的金额收益会更大,这个比例差不多是1/13。
主持人:这个比例是怎么来的?这个数子。
罗树东:他就是从七十年代开始一直在研究这个,可能很多爸爸妈妈也会看到这个方面的,可能不是1/13,可能是1比12点几等等,它有一点出入,但是八九不离十的。因为这里1/13就是这个业界的人把这么长时间的一个研究数据做了一个综合。
主持人:一个折中数字?
罗树东:是的。
主持人:它的这个1/13还是比较有可信度的?
罗树东:是的,所以他们会开玩笑的讲,就是说毒品的利润才1/10,这个对早期教育的回收是1/13。
主持人:所以早期教育回收率还是蛮高的?
罗树东:是的,所以说早期教育是家庭里面最必要和最可靠的一个家庭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