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那科学早教积极作用又是什么呢?
罗树东:早教的积极作用,主要就是说在这个五大能区,培养孩子,让孩子有一个全面的发展。因为孩子太小,他的天赋、特长在哪儿,你还看不出来,这五大能区,你都给他有机会去接触。每个人也都会自己的天赋,在这个充分的接触的过程里面,他可能会显露出他的天赋。
主持人:让家长早期的认识孩子,去知道他天赋在哪里,然后去了解这个孩子?
罗树东:是的,一个是发现他的天赋,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是让这个孩子变成一个完整的人,而不是说他一出生,我就让他学这个方面,学那个方面的,不是的,他是全面发展,因为我们刚才提到,从他的动作、机械动作、情绪等等,他最后会成为一个完整人格的人。
主持人:很多家长选择将孩子送进早教机构,您觉得家长应该怎么挑选适合孩子的早教机构和课程?
罗树东:现在说到早教机构,社会上是众说纷纭,有些家长上过的,他是觉得这是对我很大的帮助,但是有些家长可能会觉得效果好像不是这么的好,有些人说不需要去早教机构,我只要在家里对孩子进行早教就行了,各有说法。但是我想说,在怎么去选早教机构和课程之前,我想说一个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没有侧重?我举一个例子,我们的孩子德、智、体、美、劳等等全面发展,我们大家都不反对,而且体育是应该在前面,不管在家庭教育还是在学校教育都应该前面,因为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做载体。但是我们就讨论这个智力和德育,其实是不是都应该在学校还是都应该在家庭呢?因为现在有很多书,例如《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等等,很多很多这方面的书,究竟有没有一个侧重?我先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比如李天一的事情出来之后,我们的社会舆论一边去责问他的家庭教育,他都吃了什么。
主持人:对,他的父母给了他怎样的影响。
罗树东:是的,我们一边倒着去责问,他的家庭教育缺失了什么。然后最近又有一个复旦的投毒案,那个姓林的同学。这个事情出来以后,媒体、社会舆论基本上也是一边倒的去责问这个学校教育缺失了什么。有没有觉得很奇怪?这两件事情都是这两个人的品德出问题了,他们的课业没有出问题,李天一的课业也是非常优秀的,他们是品德出问题。但是品德出问题,为什么我们一个是责问家庭教育缺失什么,一个是责问学校教育缺失了什么呢?在我看起来就是因为李天一的父母有名,我们觉得一个有名的父母应该培养出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孩子。这个复旦的投毒案,因为学校有名,我们又觉得一个有名的学校也应该培养出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
但是我们在这个事情里面,我们会觉得,像我们现在的这种教育体系,幼儿园是一个老师对十几个孩子,到了小学、中学以后,一个老师会对几十个孩子。他在德育方面,我觉得他是不能很好的去做到这个的。当然他要给孩子一种人生观的引导,但是他没有办法做到在实施的过程里面很到位,一个老师对几十个孩子。所以我们会觉得这个德育教育应该是在家庭里面完成,比如说父母的人生观、世界观、教育观,然后孩子的身心健康、心理的健康应该由父母来完成。在学校教育里面,可能更多的能够做到的就是智力的培养。我给大家举个例子,为什么说智力的培养,现在我们很多家长会说孩子的课业,我也管,但是你会发现慢慢你会管不来,因为你不是一个全科的老师,这个就是术业有专攻,比如这道题,这是一个小学二年级上学期期末的考试题,它这道题是这么问的,底下这里画了好几个公仔,他说下面这些是外星人,然后这里又画了几个公仔说下面这些不是外星人,然后底下又画了好几个公仔问你,下面这些哪些是外星人。很多妈妈就觉得这是一个神题,大家在网上查,能够搜得出来,大家都觉得是一个神题,这个小学二年级的孩子怎么能做得出来?大人都做不出来。
主持人:是的,大人都看不懂这些题。
罗树东:其实如果你给孩子去做,他很容易,你给幼儿园的孩子,五分钟左右,他就能做出来。
主持人:是吗?
罗树东:因为其实我们一看这个题就知道,老师教我们拿着一道题,首先我们要去审题,审题其实就是一个分类的过程,我们一分类就知道这个题属于分类的题,什么叫做分类?就是说这一类的东西有一些共同的特征,那么我们一看,这些外星人有一个什么共同的特征?我们可以看一下,它有两个共同的特征,一个就是都有一个三角形,它都有三个触角,你看这些有触角,他不是外星人,但是这里有三个、四个,五个的,它都不一样。所以你知道这个外星人的两个特征以后,你一看就是从左到右第四个,它就是外星人。你看这道题,二年级的孩子基本上是七八岁的孩子,但是我在这本书里面,我看到是一个一模一样的题,这本书叫做《美国经典幼儿数学游戏》,它有三本书,基础篇、提高篇、务学篇,这道题是在基础篇里面发现的,是一模一样的。
还有在这本书里面,这个外星人是有三个特征,因为它这个是彩色印刷,所以它还有一个特征就是都是绿色。你想,这本书是给五六岁的孩子做的,也就是说美国五六岁的孩子做的数学题,我们的孩子七、八岁来做还是有困难。这个好像跟我们大脑里面这就关于美国孩子的数学成绩是相对的,但是为什么他们五六岁的孩子就做这个,我们五六岁的孩子做同样的题还是有困难。
主持人:这就值得去反思。
罗树东:这个题要考的是数学逻辑,分类、排序等等,这些是数学逻辑,不是数学知识。是不是可以从这里看到美国孩子学数学是学数学逻辑,而不是学数学知识。我可以把一个比方,如果说数学知识是一艘船的话,那么数学逻辑应该就是底下的水。如果水少的话,这个船划不了太远。所以我们的数学成绩很好,但是我们没有诺贝尔奖,可能这里会有一些道理的。当然,美国的教育会有很复杂的东西,我们就从这个题目里面,我们是不是可见一斑。
那么这么小的孩子怎么样让他培养智力?这个属于分类,我们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会给他做各种各样分类,比如动物、植物的分类,然后公共交通和路上的、水上的分类,这就是一个积木分类,比如说一堆的积木,我们会说把红色的拿给姐姐或者把红色的拿给老师,孩子们就会把红色的拿出来,这就是一个特征的分类。然后孩子们这个都能做了,我们就给他两个特征的分类,就是把红色的正方体拿给姐姐或者是拿给老师,这是两个特征。那么接下来,这个是具体的教具,接下来我们会去到半具体的,就是说这一些小怪兽有四个特征,那么底下这些,哪些是小怪兽?我先告诉他,他有多少个特征,孩子们去找,找够了之后就对号入座,哪个有四个特征,那么他就是外星人。接着再到这道神题这样子的,就是说我们不告诉你有多少个特征,你自己去找出去。我这里只是讲了一个比较经典的四个环节。
主持人:从具像的到抽象的。
罗树东:对,而且每一个环节里面还有非常非常细的循序渐进。比如拿红色的正方体,我们肯定不会说一开始就拿红色的正方体,因为孩子们最初认识的就是圆,我可能是拿红色的球体。所以它在每个环节里面还有循序渐进的。那么我想说在这个这么专业、这么细致的学习分类的过程里面,其实没多少个家长是能够知道孩子们是需要这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再过渡到这个时候。所以这就是一个术业有专攻。
还有一个比较经典的,就是我们家长很喜欢教孩子们数数,可能你拿着杯子或者什么的,你给孩子数五个,你可能这么放,1、2、3、4、5,然后你数够五个以后,问宝宝,这是多少个。有些宝宝告诉你两个,有些宝宝告诉你三个。我们家长就觉得很奇怪,不是明明数出来是五个吗?而且你在数的时候孩子们也会数,为什么有些人说两个,有些人说三个,有些人说四个?你想想,我们的孩子的时候就知道一对应,也就是配对。当你把第一个叫一的时候,“一”的这个名称跟这个东西的实物,孩子们就对上号了,那么孩子们知道它叫“一”。当你放第二个一模一样的东西的时候,你又命名它叫“二”,放第三个的时候,你又把它叫“三”。五个长得一模一样的东西,然后你给了不同的名字,所以孩子们怎么能不乱呢?所以我们给孩子数数的时候,比如把这个东西放手里,我们说一个一,二个一,三个一,四个一,五个一,五个一是五。可以看得出来,它长得一模一样的东西,我们都把它统一叫“一”,然后它变化的是什么?是它的数量。这个才是我们要给孩子突出的方面,要让他认知的东西。
主持人:这其实挺像高中、初中数学里单位一的概念。
罗树东:是的。
主持人:其实我们已经提得迟了,从课本里面已经叫做迟了,就是提到单位一,然后才去认识要把数学概念分成单位一,可以在小的时候就可以提出来的。
罗树东:是的,因为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知道可以配对的,比如左脚的鞋跟右脚的鞋是配一对的,然后妈妈的口红的跟口红的那个盖子是配对的。他很小就喜欢做这个,他就有配对的能力,他就配对上了。长得一模一样的东西,你不能给他几个名称,它是一模一样的东西。但是这么细致的东西,作为家长是很难知道的,所以这就是正所谓的术业有专攻。所以我们会觉得学校里是管智力更多,所以在孩子长大,他的课业,家长是越来越没有办法去教育孩子的。
主持人:对,越来越觉得小学的课业非常难,给小学生解题也是比较头疼的一件事。
罗树东:是的,所以我们说课业成绩由学校来完成,家长只要管孩子的情绪、学习习惯等等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