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想用我自己的经验来解释一下“想什么来什么,怕什么有什么”。在遇到同样的事情时,人们有三种心态:一种心态是“没问题,一定行”的积极心态,一种心态是“差不多,试试吧”的骑墙心态,还有一种心态是“不可能,算了吧”的消极心态。
积极心态的人遇到问题的时候,不断告诫自己“一定行”。这种积极的心态指引着人们不断地找原因、想办法,不断向问题成功解决迈进,人们就更加有信心,心态和行为相互积极影响,最终获得成功。
消极心态的人遇到问题的时候,不断告诉自己“不可能”。这种消极的心态指引着人们不断地找借口、找理由,向放弃方向退守,不去考虑问题如何解决,最终消极心态的人焦虑不安、负向情绪增多、更加不自信,使得问题非但没有处理反而越积越多,从而走向失败。
还有一种人是骑墙心态,每天徘徊在“有可能,试一试”和“不可能,算了吧”这两种心态中,他们努力几天,放弃几天,再努力几天,再放弃几天,然后得出结论“我们有这个能力,就这样吧”,最终可能就放弃了。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家长也存在这三种心态,家长的积极心态是帮助孩子的前提,没有这样的心态,就不要每天光嘴上说着“要帮助孩子”!如果你是具有骑墙心态和消极心态的家长,我建议你大声读出下面的话:
“你都没有自信解决孩子问题,谁能帮助你解决孩子问题!”
“你没自信解决孩子问题,你就不要去解决孩子问题!”
“你都不相信你的孩子,你的孩子会相信自己吗?”
“家长不相信孩子,让孩子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你都不相信孩子,谁会相信你的孩子!”
“消极心态让家长走向失败,焦虑不安让家长远离智慧、徘徊不前!”
不信任孩子是对孩子最大的不尊重,不信任孩子是对孩子最大的不平等,因为信任是平等与尊重的前提。(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