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艺术家也能成为家教达人
主持人:我们很多父母是这样子说的,我们没有什么艺术造诣,我们还怎么去做艺术家?
黄筱瀛:如果你把艺术家教看成是一个技能的培训,不要说他们,我也没有。很多人他自己半桶水,但是他自己教得很好,这不是父母教的问题,是他去引导。比如说你在家里面购买一个很好的环境,购买不同的图书,跟还是一起阅读,观看。
主持人:带着孩子直接去欣赏?
黄筱瀛:对,你可以把自己的心态摆成像孩子一样的,跟孩子一起去感受这个艺术。
主持人:亲子间一起去感受艺术,这才是真正的目的,一起来更精彩?
黄筱瀛:是的。
主持人:家长如何给孩子选择适合他的艺术辅导班?
黄筱瀛:这是一个很专业的问题。其实我们有一个很著名的学派,叫做多元智能理论,它就把孩子的智能分了很多方面,比如说有自然智能、有运动智能、有空间智能、有肢体智能、音乐智能、写作智能等等八大类型,其实它就是按照我们人的特点来分的,因为不可能一个人什么能力都占全了。所以这个问题是对的,就是说我们要根据孩子他自身的倾诉去引导他,当然,你可以观察,观察是一个很好的办法,比方说一个孩子喜欢玩拼图,喜欢玩画画。比方说我孩子的朋友,他现在五岁,他很喜欢玩乐高的那种塑胶积木。
主持人:他的空间感很好。
黄筱瀛:对,他可以不用任何图纸就能砌出各种各样的汽车、城堡。很明显,你就会觉得这个孩子是有空间智能的,那么你就可以考虑让他去上上模型班、美术班,这种观察是可以的。有些孩子比较好动,你叫他画画,他不爱画,这种孩子比较容易被忽略,很多人就说一定要让他去安静一下,但是其实他是有肢体智能。
主持人:比如说去打打羽毛球、去运动。
黄筱瀛:美术、舞蹈。
主持人:篮球。
黄筱瀛:对,可能他的智能在这个方面,如果你硬要他去搞静的,可能他很痛苦,但是如果你让他去做这些项目,他的精力就发泄了,他的愿望也满足了。
主持人:对,您说起这个来,我也有感觉,比如说有时候我们中国的父母会比较忽略中国孩子体育方面的天赋,但是国外的父母就会一起跟孩子踢踢足球,去发现你好动时候的天赋。
黄筱瀛:对,其实看得到的,一个好动的孩子他绝对藏不住的,所以你让他写字、安静的读书,可能很难。
在艺术中与特殊儿童相遇
主持人:我们刚刚也聊到“当我遇到你”,特殊儿童的艺术天赋是否强于一般人?
黄筱瀛:“当我遇到你”艺术大展,广州站是第二站,第一站是今年3月份到4月份在北京中国科技馆举办的。那么这个大展的目的是想打破一种社会的隔离,这种隔离不是制度上的隔离,而是特殊小孩,因为他们有身体上或者智力上的一些困难,那么我们可能平时就远离了他们,就人为的、无形中的就造成了一种特殊孩子和普通孩子保持一种距离。包括前段时间,去年,深圳有若干家长联名上书,就说反对自己的孩子跟自闭症孩子同班,这些都是一个蛮典型的社会现象。但是因为我们少年宫自己有做特殊孩子这方面的教育,我们会觉得特殊孩子很可爱,然后他们很需要帮助,而且很需要被别人了解,他们不是怪兽,所以我们就做了这样一个展览,就想给大家提供这样一个机会。
主持人:去认识特殊儿童?
黄筱瀛:是的,然后去跟他们交朋友,所以当我遇见你,就是说普通孩子和特殊孩子遇到了,那我们就展开一段友谊,这个故事就这样发生了。
主持人:据很多媒体描述,他是用一种艺术气息来教会孩子们相互相处,您是这么看的吗?
黄筱瀛:是的,在这个展览来说是,我们通过一些展示,主要是视频展示,我们有一百多个不同的视频,然后也通过他们的画作来做一些融合的活动。那么我们也有很多的公共教育活动,比如说真人剧场、真人画室、真人图书馆,真人图书馆就是让特殊孩子到现场来,跟你在互动的过程中分享他的人生故事,那么真人剧场就是把很多特殊孩子的故事,通过剧场的方式再展览现场呈现给别人看。比如说珠江医院有一个脑瘫的病房,那么那些脑瘫患儿的家长和医护人员亲自做演员,包括孩子,他们甚至做演员,在没有边界的舞台上,这种是没有舞台的,就是展览现场演一出剧,然后很多观众去看,大家也很受感动。我们通过这样一些艺术性的互动的活动,去传达这样一个理念。
主持人:在您看来,特殊儿童的艺术天赋是否强于一般人?
黄筱瀛:有些特殊孩子艺术天赋的确是很强大,有些可能是逻辑思维,数字特别敏感。我认识一个孩子,他们对日历,比如几月几号,哪一年,他可以倒背如流的跟你说。或者你问他广州到北京的车次有那些,全国的他都知道,他一下子就记住了。有些特殊儿童就是天赋异于常人,但是他们也需要很强的训练,比如说我们有一个孩子叫吴意哲(谐音),他画画画得很好,弹琴也弹得很好,但是他妈妈就告诉我们说,平时他训练非常刻苦,他练习的时间比一般人要强很多。所以天赋背后还是需要训练来支撑的。
主持人:在您看来特殊儿童的艺术家教跟普通儿童有什么不同?
黄筱瀛:他们的确是很不一样,综合艺术素养式的提法,我觉得未必是很适合每一个孩子的情况。比如说这边的孩子,他们有一个倾向,他喜欢一个事情的时候,他会非常非常的喜欢,他一定扎得很深入。所以我反而觉得让他们走一个比较专业化的,这个事情适合他们的。
主持人:就是发现他们最敏感、最适合他们的,然后让他们走专业的路?
黄筱瀛:对,是可以的,其实我觉得普通的孩子都可以的,尤其是自闭症的孩子,他们特别有这个倾向性,就是我对这件事情很执着,我很喜欢这件事情,我会反复的练习练习练习,他很容易走到一个很专业的道路上面。所以他们需要好的师资,另外,他们也需要懂得他们内心世界的老师来支持,光是老师还不够,还需要专业心理学、特殊教育学的来援助艺术老师。另外,他们要真的走上艺术的专业道路,因为他们的语言表达,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限制了他们,所以他们走上社会的路,走上一种社会成功的路会更艰难,这是他们需要社会各界支持的。所以他们可能不光是艺术家教,还有艺术社会教育的问题了。
主持人:谢谢黄老师,我们也希望更多的志愿者关注到特殊儿童的艺术教育方面,谢谢您收看这一期的节目,谢谢黄老师,我们下期节目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