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清楚请点击这里
爱心许愿墙
我的族谱
百家姓
吉凶查询,农历,阴历

论《红楼梦》的人物系统

2013年03月26日

    一部成功的长篇小说,在其众多人物中,总是自成为一个人物系统。作者是通过一定的人物系统来表达他所想表达的一切思想以及他所反映的特定生活的意义。因此不同的小说由于它们不同的思想,不同的社会环境,不同作者的艺术风格,它们的人物体系也各不相同。例如《水浒传》里的人物就不可能出现在《三国演义》中。前者是草莽英雄、江湖好汉,后者则是政治上的风云人物、帝王将相。李逵和张飞尽管性格上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但他们毕竟是不同个性的人物。小说的人物系统是一个综合各个因素(包括环境)的有机整体。研究一部小说的人物系统,人物结构,对我们完整、总体地认识这部小说的思想内容,作者的创作意图,艺术风格以及它的社会效应,将是很有必要的。

    一

    《红楼梦》这样一部巨作中,人物出现有四百余人,着重写的也有几十人,当然这不是人物的杂凑,而是有机的整体。首先是这些人物都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红楼梦》的写作由于主题思想的需要,把绝大多数的人都放在贾府这样一个诗礼簪缨的公侯之家,而且是行将败落又“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的封建大家族中。作者非常成功地把人物都统一在这个环境中,无论是男女主人、奴仆,无论是美好、丑恶,都联系到这个特定的环境,带着它的特色。这是形成人物系统的环境。其次是人物系统中怎样分别为不同的系列。可以这样分,比如说以主子与奴仆的阶级来分为不同的系列。这种区分当然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但作者的着眼点显然不在这里。属于“薄命司”里的不仅有主子小姐也有丫环使女。按照《红楼梦》作者的思想脉络,他是这样来区分人物的系列的:人物系列之一,金陵十二钗。写出一批女儿的美好形象,无疑是作者创作的一个重要愿望。“然闺阁中本是历历有人,万不可因我不肖则一并使其泯灭。”(第一回“作者自云”)空空道人说:“其中只不过几个异样女子,或情或痴,或小才微善。……”(第一回)可见写几个女子是小说的主旨或重点之一。“金陵十二钗”是属于太虚幻境中的“薄名司”。这“薄命”,“千红一哭”“万艳同悲”,就是《红楼梦》中众女儿的共同命运所构成的一个系列。作者把十二钗分为“正册”、“副册”、“又副册”,这又是这个系列中的三个分支。这三个分支中,又各有其特色:正册的十二人的体系是“悲金悼玉”。(庚辰本《红楼梦引子》作“怀金悼玉”,程乙本作。“悲金悼玉”) 作者对正册、副册和又副册之分,是按照身份和地位来定的。正册的十二人中,属于贾府成员的八人。其余四人,黛玉是贾府外甥女,也是世袭侯门之女,薛宝钗是“四大家族”之一皇商“珍珠如土金如铁”薛家之女;湘云也是侯门之女;妙玉“祖上也是读书仕宦之家” 她的册子上判云“可怜金玉质”。所以实在都是“金枝玉叶”式的人物。所谓“悲金悼玉” ,具体讲可能是指黛玉和宝钗,(“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而泛指则是指十二金钗中诸薄命女子。因为这句话写在《红楼梦引子》中:“因此上演出这悲金悼玉的红楼梦”,而以后的诸首曲子讲的都是这十二女子,所以“悲金悼玉”完全可以说是泛指。即是说她们虽金玉般的身份,而命运却是令人悲悼。这十二人中,黛玉、宝钗、湘云、迎春、惜春、妙玉、凤姐、秦可卿的不幸与薄命都很明显,不必细说,即使如元春,虽身为贵妃,但禁锢宫庭,这是个“不得见人的去处”,摧残了青春欢乐,作者深刻地指出她同样属于“薄命”。李纨可能是老来荣华,但青春过早的凋逝,到头来“也只是虚名儿与后人钦敬”。探春想必是只身远嫁,在当时是认为大不幸的。巧姐是“事败”、“家亡”之后的沦落。造成她们“薄命” 的原因是复杂的,有由于本人的性格、思想与环境的冲突,而更多的却是一种身不由己的外部势力,人为地置她们于不幸的地步,有的看来是偶然的,但在封建社会的环境中,这样的事故遭遇却是常见的、非偶然的,如李纨、元春、巧姐、迎春等。副册的系列——“有命无运”。在第五回,宝玉看到的副册仅香菱一人的,是属于侍妾之流。但香菱的出身显然不同,是书香门第的“望族”,她落到这个地步只是由于非常偶然的事故。那茫茫大士一见她就哭道:“有命无运累及爹娘之物”。这“有命无运”作何解释?依香菱的具体情况,似乎是这样的意思:出身是个良好的环境,这仅是一个客观的条件;但今后的遭遇如何,这就要看她的“运”了。香菱有“命”(出身良好)但运数不好,与“ 命”不相称,所以是“有命无运”。这副册系列中还有哪些人,宝玉也没有往下看,不得而知。但据畸笏叟的一条批语中说“ 至末回警幻情榜方知正副再副及三四副芳讳”,则作者原定似乎还是有其他的人的。推测起来作者可能是把尤二姐尤三姐放在副册中,甚还有夏金桂。又副册的体系——“心比天高,身为下贱”。作者所说的“异样女子”,应是包括贾府及大观园中一批出色的“身为下贱”的丫环使女。宝玉所见的只是晴雯、袭人的册子,此外应还有平儿、鸳鸯、紫鹃、金钏、司棋、芳官等人。论她们的人品、气质、模样儿,不见得次于正副册。但她们却处在卑贱的地位,纵然“心比天高”,也没有能争得自由的生活。这“心比天高,身为下贱”原是赞叹晴雯的,意思是说她虽然处在下贱的奴仆地位,但她不甘心于这屈辱的地位,她要求一个平等的人格尊严,她以傲然的骨气面对加在她身上的横暴。生而为奴已是最大的薄命,更不幸的是连做一个清白正直的奴婢也不可得。作者把晴雯放在又副册之首,其倾向是明显的。但其实这“心比天高,身为下贱”也同样可泛指这批出色的女奴。袭人也深知奴婢命运的可悲,何尝没改变这地位的愿望,她也有“素日想着后来争荣夸耀之心”。可是她却走的是尽奴婢职守、逢迎巴结的道路。她同样是痴情对待宝玉,希望得到作为奴婢的唯一出路,做宝二爷侍妾,可是薄命到这卑微的愿望也不能实现。鸳鸯也是个“心比天高”的奴婢。沦为奴隶而始终不甘心于奴隶的归宿。连别人认为是奢望一做大老爷的小妾,如邢夫人劝诱的那样“光辉”的前途,她也视若粪土,坚决加以拒绝。她对生活的追求,比别人更高一筹。还有,被宝玉视为“极聪明极清俊的上等女孩儿”的平儿,是贾琏的爱妾,又是凤姐的心腹。以一个奴婢的身份,周旋于凤姐之威与贾琏之俗其间,宝玉曾深深怜惜她的处境的可悲。可是平儿却又是出类拔萃的好女儿,她识大体、同情不幸、有正义感、有才情,李纨说她 “好体面模样儿,命却平常,只落得屋里使唤。”一身为下贱。另外,又如有金子般的心肠的紫鹃,钢烈的金钏,胆大敢为的司棋,天真而能坚决抗命的芳官……同样是这一体系人物中的佼佼者。她们虽身为下贱,但她们以各自的特色显示出她们同样是人的光采,使有些“闺阁千金”都为之黯然失色。但既然在那样一个“末世”的环境中,“金枝玉叶”的人都遭受这样那样的不幸命运,她们这些身为下贱的奴婢,越是“心比天高,只会越招来恶运,她们是双重的不幸。《红楼梦》作者为侯门绣户的闺阁中的不幸者立传,为身为下贱的奴婢们立传,构成了一个共同的“薄命”女儿的体系。在我国的小说史上确实是空前的。

    二

    除女儿之外,《红楼梦》还写了许多男性的人物,所以:系列之二,一代不如一代的儿孙。在男性人物中,作者主要写的是贾府的儿孙。当然还有许多男性奴仆,但作者没有着重地写他们,没有形成体系。所以男性人物是以贾府家族儿孙为主要线索的。这个体系可以一句话说明:“如今的儿孙,竟一代不如一代了”。这包括:贾赦、贾珍、贾琏、贾蓉、贾环… …等等。扩大一点当然还应包括薛蟠这样一批外姓人物。这一体系中,虽各人不同,但基本倾向是骄奢淫逸,依靠祖上馀荫的一批纨裤子弟;但他们是贾府这样“诗礼之家”的子弟,所以尽管背地里可以腐败不堪,在外表上又不同于一般市井恶少,正如贾母说的“你我这样的人家的孩子们凭他们有什么刁钻古怪的毛病儿,见了外人必是要还出正经礼数来的”(第五十六回)。他们形成一个体系,是和其具体的环境相吻合的。自然,在贾府的儿孙中还有贾政与贾兰两个与前一系列不大相同的人。但这两个人物在贾府中并不是主要倾向,主要倾向是前一种人。所以贾政、贾兰可以算是这“一代不如一代”的儿孙中的一个分支。因贾政在整部小说中虽然没有干多大的坏事,他除了无效地管教宝玉外,也没有做什么起作用的事。这里我们可不能忘掉一个主角,贾宝玉。他是属于哪个体系呢,应该说他是从上面那个系列中叛逆出来的人物。第五回说宝玉“惟嫡孙宝玉一人禀性乖张,生情怪谲,虽聪明灵慧,略可望成,无奈吾家运数合终,恐无人规引入正。”但结果宝玉还是堕入了“情天孽海”,仍然“于国于家无望”。这一点与贾珍辈有相同之处。但他与贾珍辈毕竟是大不相同的人,他终于出污泥而独树一帜。贾珍他们一方面骄奢淫逸,一方面虽不好读书,而对功名利禄却是极热中的,因为这是他们生活的保证;至于贾政虽然生活上在那个家族中算是比较正派,但却是对读书做官、经济仕途十分切望的,不过他想的是读八股考举人的“正道”。而这两方面宝玉都是最反对的。宝玉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是最洁净的,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是污浊的。从宝玉的道理说,这污浊的表现,一是不尊重女儿,玩弄作贱女儿,即皮肤淫滥之蠢物;二是“禄蠹”,热心于经济仕途,沽名钓誉。这些都是宝玉所反对的,他总极力要从这两点挣脱开去。可是他并不能彻底地摆脱。他虽然尽力维护、尊重甚至为女儿们服役,但也难免好色;他虽反对经济仕途,但迫于父母之命却又不免要去读八股时文,要去与贾雨村之流周旋;他也无法摆脱富贵家庭的生活方式,一些纨裤习气。所以他常常自认为一个“俗中又俗的一个俗人”“浊玉”。他是在摆脱这种污浊中,升华起来的。所以宝玉这个人物形象是从叛逆中形成的,是从贾珍、贾赦那个体系中叛逆出来,同时又从贾政、贾兰那个体系中叛逆出来,终于形成他独特的体系。(我不想说宝玉是从他那个阶级中叛逆出来的) 附属在宝玉这个体系中,还有几个宝玉最相知的人物。即:秦锺、柳湘莲、蒋玉涵等人物,即几个不浊的男人。其所以“不浊”,是因为他们一不是“禄蠹”,二性格风流,形态俊美,对女儿钟情。如柳湘莲的放浪自由生活,使宝玉钦羡不已,自叹不能。所以他们是宝玉同系列的人物。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