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涣誓死不辱骂刘备
2012年04月13日
三国时期,吕布曾经与刘备联合,后来因为各自利益又发生冲突。吕布一怒之下,用武力赶跑了刘备。这还不令他解气,他还想找个文笔好的人,再写信辱骂这个织席贩履的大耳贼,以出他胸中恶气。想来想去,想到了袁涣。
袁涣,字曜卿,陈郡扶乐(治所在今河南太康西北)人,是当世有名的才子,曾任功曹、侍御史(御史大夫的属官)。
东汉末年,袁涣为避中原兵乱,流寓江、淮之间。先是投奔袁术,吕布在阜陵击败袁术后,袁涣被吕布拘留。现在吕布给他一件差事,叫他写信辱骂刘备,这正是立功赎罪的好机会,想来他一定求之不得。但是令吕布始料未及的是,他还未把要求说完,袁涣连眼都没眨一下就断然拒绝了。怒火中烧的吕布拔出剑,架在了袁涣的脖子上,威胁说:“如果你依照我的命令写信辱骂刘备,我就放你一条生路,否则你就死于我的刀剑之下。”
面对死亡的威胁,袁涣轻蔑地一笑:“我听说世上只有以德行使人感到羞辱,从未有谩骂而使人受辱的。假如刘备有君子风度,接到您的辱骂信后,会非常鄙视将军的如此行为;倘若他属小人之辈,也会像您那样,回敬一封辱骂您的信,那样招致耻辱的是我们而不是刘备。况且我以往曾侍奉刘备,他有恩于我,我不愿写信辱骂他。您让我写信骂他,就像我现在跟随将军,一旦离去,别人命我写信辱骂将军一样,很不妥当。还望将军三思。”素来只逞匹夫之勇的吕布被袁涣的一番高论折服了,很惭愧地向他道歉,不再逼袁涣写信了。
袁涣宁死不肯骂刘备是有原因的,当初刘备任豫州刺史时举荐他为茂才(即秀才)。东汉时期,公府以至州牧、刺史、郡守,他们的幕僚椽属,多由自己挑选人才,征辟作用,被征辟的人一经应征,便成为公府或郡国的幕僚椽属,渐渐地和他的长官结成一种私恩关系,幕僚椽属对其长官,往往私为君臣。被郡国保荐的孝廉、秀才,即使其后任官朝廷,但对过去保荐的郡国守相,皆称“故吏”。袁涣被刘备举荐,视刘备为故主,始终对刘备心存感激。对于吕布的命令,袁涣觉得吕布无视他的感情。在他看来,辱骂刘备,是让做不仁不义之事。
吕布被曹操击败灭亡后,在吕布手下谋事的颍川大族陈群父子谒见曹操时,行跪拜大礼,而袁涣只长揖不拜,令曹操对袁涣刮目相看。曹操赏赐部下车辆数乘,让他们随意掠取吕布军中物资,好多人都满载而归,唯独袁涣只取数百卷书和一些钱粮,曹操又是一惊。曹操非常器重袁涣,任命他为沛南部都尉、梁国相,谏议大夫(掌管议论的官员)、丞相军祭酒(丞相府参谋官)。曹操被汉献帝封为魏王后,任用袁涣为郎中大夫(帝王侍从官的首领,低于郎中令),行(即代理)御史大夫事。时值东汉末年战乱之际,袁涣在任职期间全力以赴医治战争创伤,恢复生产,安定民众,并向曹操提出了好多有益于世的计策、建议,都被采纳。
当时有传言刘备患病身亡,群臣都向魏王曹操表示祝贺,认为刘备终遭天谴,不劳大王征讨,即一命归西了。在群臣一片庆贺声中,袁涣保持沉默。他身在曹营,始终对刘备不发恶言。
后来,曹操得知袁涣坚决抗拒吕布无理命令之事,就问袁涣堂弟袁敏(曾任魏国河堤谒者,主管水利):“袁涣勇敢时是什么样子的?胆怯时又是怎样?”袁敏说:“袁涣给人的印象是平易近人,非常柔和。但是到关乎名节时候,在危难关头,其勇气就连战国时勇士孟贲和夏育未必有。”听得曹公不禁为之神往,对袁涣不由更为敬重。《三国志·魏书·袁涣传》中写道:“居官数年卒,太祖为之流涕。”
袁涣死于任上时,家无余财,曹操为之非常悲痛,下令赐粮2000斛(旧时量器,方形,口小,底大,容里本为10斗,后改为5斗),以周济其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