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感恩图报
2011年11月17日
诸葛亮生于东汉末年(181-234),字孔明,琅玡阳都(今山东省沂水县南)人。他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有经天纬地之才,安邦定国之志,自比管仲、乐毅。因为身处乱世,生不逢时,只得怀着“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的人生信念,避乱隐居在南阳隆中(今湖北省襄阳县西),“躬耕陇亩”。
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汉宗室豫州牧刘备屯兵新野(今河南省新野县),听徐庶和司马徽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回去。
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刘备只好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
过了一段时间,刘备吃了三天素之后,准备再去请诸葛亮。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虚名,未必有真才实学,不用去了。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他捆来。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请诸葛亮。
当他们到诸葛亮家前,已经是中午,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
对于刘备的知遇之恩,诸葛亮终身铭记,全力辅助刘备,从事光复汉室的大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初次见面,诸葛亮就向刘备提出要取得荆、益二州为基业,东连孙权,北抗曹操的方针,这就是著名的“隆中对”。帮助穷途末路的刘备以借为名,占据了荆州,称霸西蜀。
建安十三年(208),曹操出兵十多万南征荆州(约今湖北、湖南),欲一统南北,孙权、刘备集团面临生死存亡。诸葛亮不避斧钺,只身出使东吴。他舌战群儒,巧斗周瑜,草船借箭,七星坛祭风,最后,火烧赤壁,使曹操集团遭受重创。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赤壁大战”
章武三年(223),刘备率兵攻打东吴,兵败,退守白帝城。临终之时,托孤于诸葛亮:“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立为成都之主。” 诸葛亮听后,汗流遍体,手足无措,叩头流血。
后主刘禅继位后,蜀国军政大事,一应由诸葛亮裁决。诸葛亮为了报答先帝的知遇之恩,尽心尽力辅佐刘禅:与孙吴重修旧好,结为盟国;又亲征孟获,平定南中;并整顿内政,充实军资,做好北伐中原的准备。
建兴五年(227),蜀汉已从刘备殂亡的震荡中恢复过来,外结孙吴,内定南中,励清吏政,兵精粮足;诸葛亮认为已有能力北伐中原,实现刘备匡复汉室的遗愿。于是,决意率军北进,准备征伐曹魏。临行上书后主刘禅,强调自己为报答先帝的知遇之恩和临终托咐,以“讨贼兴复”作为自己的职责,并规劝后主采纳忠言,和辑臣吏,励志自振,使他能专心一致于北伐大业。这就是著名的《前出师表》。
此后,诸葛亮率军北上屯驻汉中,此后连年北征,六出祁山。在第四次出兵祁山,大败司马懿,形势有利于蜀军之时,刘禅听信谗言,命令诸葛亮班师回朝。诸葛亮明知会失去大好时机,但为了避免刘禅的误会,不顾众将苦劝,下令班师。直至公元二三四年,病死渭滨军中。
诸葛亮用毕生的精力,为后人诠释了感恩的真谛。后人有一副挽联赞扬诸葛亮:
收二川,排八卦,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丈里,变金木土革爻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大恩网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