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启动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
2012年02月23日
初春的八桂大地,春潮涌动,万象更新。踏上富民强桂新跨越征程的广西,扶贫攻坚站在了再出发的新起点。

2月21日至22日,广西全区各地纷纷举行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启动仪式,自治区四大班子36位领导分赴所挂点联系的36个县(自治县)参加启动仪式,吹响了广西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的嘹亮号角!2月21日,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郭声琨率领中直、区直对口帮扶单位到田东县参加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项目启动仪式,进一步动员各对口帮扶单位和广大干部群众迅速行动起来,掀起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项目建设高潮。郭声琨深入作登瑶族乡陇穷村陇弄屯,与大石山区的贫困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与基层干部群众拉家常、话扶贫、议发展。
2月22日,广西自治区主席马飚到都安瑶族自治县大兴乡弄模村九香瑶族新村,参加该县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启动仪式,看望农村留守老人,深入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与基层干部群众一起砌墙土、植树种竹,共同劳动、共话发展,带领大家在春天种下孕育希望的种苗。
2月21日,自治区政协主席陈际瓦赶赴隆林各族自治县德峨乡,在当地举行的自治区政协办公厅、广西协力扶助基金会2012年捐赠仪式上,代表自治区政协向隆林捐赠了150万元教育扶助资金。

明确目标,科学谋划,制定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实施方案
2011年,党中央、国务院发布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去年底召开了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为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广西组织制定了《关于实施我区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相关28个配套文件也在陆续出台。《决定》提出:到2015年,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2%以上,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明显改善,贫困人口生活水平、健康状况、综合素质、自我发展能力明显提高;到2020年,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区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达到全区平均水平,逐步缩小发展差距,贫困地区与全区各地同步进入小康社会。
确定广西新阶段扶贫标准及农村贫困人口规模。按照国家新的扶贫标准,重新确定贫困人口和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到村到户到人,有针对性地开展扶贫工作。
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从2012年1月1日起,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覆盖全区适龄农村居民,今年分三个阶段实施。
创新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建立以居家养老为主、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努力实现农村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的目标。

广西自治区主席马飚与都安瑶族自治县大兴乡九香瑶族新村群众一起种植核桃树
实施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 “十二五”期间扶持30万农村贫困残疾人增加收入;帮助10万农村贫困残疾人接受实用技术培训;实施国家“阳光助残扶贫基地建设”项目、中央彩票公益金“阳光安居工程”、国家“阳光家园计划”等。
加强农村基本医疗保障。2012-2015年,新农合参合农民筹资标准分别提高到290元/人年、320元/人年、340元/人年、360元/人年,全区新农合参合率达95%以上,五保户、特困户等全覆盖。
实施“雨露计划”扶贫培训。通过职业教育、创业培训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对农村贫困劳动力进行就业技能培训,提高贫困家庭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创业能力。
加快发展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十二五”期间建成10片以上特色产业示范工程基地,扶持100家以上年销售额在1亿元以上的扶贫龙头企业,建立1000个以上产业化扶贫示范贫困村。
实施职业培训扶贫攻坚工程。 2012-2015年,每年组织30万人以上农村劳动力参加各类培训,帮助提高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使贫困劳动力获得初级、中级职业资格证书或专项能力证书,实现转移就业,获得稳定的收入来源。
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到2015年,全面解决我区现有1779.64万人饮水安全问题。推进集中供水工程建设,发展城乡一体化供水,提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
实施贫困地区坡耕地改造和基本农田整治。2012-2015年,在农村贫困地区进行坡耕地改造和基本农田整治72万亩,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和生态改善。
加强农村贫困地区生态建设。实施林业重点生态工程、“两个四千万亩”工程等,到2015年完成植树造林绿化900万亩;新建户用沼气池10万座;发展林下经济面积累计达2500万亩;实现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的农民累计1000万人。
实施农村公路通畅工程。2012-2015年,每年新增1000个行政村通水泥沥青路项目,“十二五”末我区农村公路通畅率达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