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孩没有户口上学难
小丽在东南小学读书时极其用功,为了帮助养父减轻负担,每天放学回来或者周末的时候,她都会和养父一起去外面拣垃圾。一些不懂事的同学知道后,在背后给她起外号侮辱她,小丽很难过。老黄总是劝她:“你生来就是在这样一个拣垃圾的家庭,必须要坚强面对,只要你能上学,就要努力学得比别人好。”
然而,这个坚强的小姑娘现在不得不面对更难过的事情:由于老黄几十年在外流浪,个人档案全部消失沦为黑户,加上抚养小丽时也没办理收养手续,她也是一个黑户。而眼下小丽已经小学毕业,到了该上初中的时候,可由于没有户口,没有学校愿意收留她。老黄带着女儿跑了几个部门求助,但都没有结果。
想到自己即将无学可上,小丽忍不住在记者面前哭起来。“我想上学,我真的很想上学。”而一旁的老黄忧心忡忡,他说:“我拣垃圾养了她13年,现在就希望她能顺顺利利上学,可为何这么难呢?”
爱心人士鼎力相助
老黄、小丽父女的遭遇见报后后,引起了全国各大媒体的广泛关注。人民网、凤凰网、新华网、腾讯网、搜狐网等数十家媒体纷纷转载,广大网友也对这一事件的报道回帖评论,并对小丽的命运表示关注。社会爱心人士以各种方式表达资助意愿。受爱心人士委托,记者和老黄在南宁市江南区沙井杨村找到了一处平房,并最终签下租房协议,由爱心人士资助租房费用。
7月18日,迫不及待的小丽父女决定搬进新的出租屋。平房、小院、水电设施齐全,新租的房子是两间平房,小丽住一间,养父老黄住一间。虽说比不上舒适的公寓,但父女俩总算可以过上相对安稳的日子了。对小丽来说,这似乎是一个梦。
中午,在爱心人士的资助下,一辆满载家具的小货车驶入小院落。两张席梦思床、书桌、风扇,日常用品一应俱全,这些都是爱心人士委托记者帮购买的。屋内都有插座,电灯也是新换上去的。
入住新房的第一顿饭,也是爱心人士赠送的,豆腐焖鱼、白切鸭……。菜刚上桌,小丽便抓了个鸭腿大口地啃了起来。她说,流浪捡垃圾的这些年,就算是过节也很难有这样的大餐吃。
房子的问题解决了,最令小丽忧心的读书问题,当天也传来了好消息。上周,南宁市江南区教育局相关领导来到小丽的居住地,经过初步研究,初步意向是把小丽安排在沙井中学读书。这只是一个初步的决定,到时候是否会有变动,要以最后下发的通知为准。
尽管消息不是百分之百的明确,但对于小丽来说,这已经是一个很大的喜讯了,小丽和老黄脸上的笑容更加舒展了。“真的太感谢你们了,感谢这些好心人。” 小丽告诉记者,她一定努力学习,用优秀的学习成绩来报答他们的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