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清楚请点击这里
爱心许愿墙
我的族谱
百家姓
吉凶查询,农历,阴历

 

水磨镇位于汶川南部山区,是藏、羌、回、彝、汉等多民族聚居地,距离震中映秀镇不到10公里。当时,水磨全镇近2万人受灾,92人死亡,大量居民住房、公共基础设施倒塌或严重损坏。

大地震发生后,政府在第一时间组织力量拯救生命,并迅速开展恢复重建,实行“对口援建机制”。经济发达的广东省佛山市负责重建水磨镇。援建者没有把重建当作一个“房倒盖房、路坏修路”的建设任务,而是开展调研,跑遍当地山山水水,在深入了解经济发展、历史文化、群众需求后,才制定了重建规划。

地震前,水磨镇是阿坝州的工业示范区,有63家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刚刚进驻水磨之初,佛山市援建者很震惊:没想到,这里的空气居然比经济高度发达的珠三角还差。

最终,援建者与当地政府和居民商定,决定搬迁、关闭位于水磨镇的高耗能、高污染企业。佛山市按照“生态、文化、安居、乐业”的理念打造全新的“水磨羌城”,让水磨成为一个宜居的旅游城和文化城,各方面都比地震前要好。

“援建不仅是原址重建,让灾区的群众有房住,还要考虑他们以后的生存发展,要有长远的生活保障。”援建组恢复重建项目代建管理中心主任陈树峰说。

已建成的“水磨羌城”由和谐广场、170幢居民楼、农贸市场等组成,总建筑面积4万余平方米。“水磨羌城”借鉴羌族传统民居风格,结合西羌的深厚文化内涵,形成协调统一、民族特色明显的羌寨。

如今,全镇300多户人家过上了“家家有住房,户户有商铺,人人有就业”的生活。今年4月8日,水磨镇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城市设计项目,因“将灾后重建与人们生活完美结合”,而在“第六届全球人居环境论坛”上获得“全球灾后重建规划设计最佳范例”称号。当地人对这项国际大奖简称为“联合国地球奖”。目前,每天最多时有近2万游客前往水磨镇参观旅游。(新华社记者 余里)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