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真是地震重灾区吗?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奇迹"
2011年05月09日
水磨镇的羌族民居
“不敢相信!这真是汶川地震的重灾区吗?怎么一点都看不出地震的痕迹!”美国客人、芝加哥湖岸旅行社总经理贝蒂,在震后重建的四川汶川水磨镇参观后,向记者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汶川地震灾区恢复重建创造的“中国奇迹”,不仅感动了中国,也感动了世界。汶川大地震发生3周年之际,一批批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访客们,通过不同渠道来到汶川地震灾区,感受灾后恢复重建的巨大变化。其中特别引人注目的是一批600多名国际旅游界人士,他们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世界三大旅游组织WTO(世界旅游组织)、WTTC(世界旅游业理事会)和PATA(亚太旅游协会)负责人在内的人士。他们前往汶川、茂县、北川、绵竹等地,开展灾后旅游恢复重建的访问和考察。 行走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水磨镇,映入客人们眼帘的,是一排排黄墙青瓦的藏羌民居;店铺林立,雕花木门恢复了明清风韵,每家每户的窗棂雕刻上了不同的装饰图案,点缀在青山绿水之间,好像水墨画卷。 在汶川县水磨镇,当地人唱道:“高楼重建彩云间,安家新乐窝,青稞果酒泡日子,羊皮鼓儿醉生活,心中甜蜜飘出来。”当地民众向来宾们献上哈达,并牵着他们的手,跳起了藏族的传统舞蹈锅庄。 “在过去两天的参观中,我感觉到了四川令人惊叹的变化。汶川和北川的实地考察,让我深切感受到灾前灾后基础设施和旅游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世界旅游组织执行主任索丹·索莫基对记者说。 “四川灾害应对和灾后恢复重建的成功经验,势必成为全球应对危机的宝贵经验。”索丹·索莫基还向灾后旅游恢复重建与发展振兴的国际同行们推介说。 亚太旅游协会副首席执行官张科德说:“在这方面,四川人民正是我们的榜样,他们积极投入恢复重建,为生活开启新的方向。这不仅是一个伟大的经济奇迹,更是一个伟大的社会奇迹。” 一位来自新加坡的客人告诉记者:“地震时的汶川灾区,可以用‘满目疮痍’来形容,那时到处都是倒塌的房屋和临时搭建的板房、帐篷,道路泥泞难行。现在,用‘翻天覆地’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