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佛教寺院一般都有大雄宝殿
在佛教寺院中,大雄宝殿就是正殿,也有称为大殿的。大雄宝殿是整座寺院的核心建筑,也是僧众朝暮集中修持的地方。
大雄宝殿中供奉佛教始祖释迦牟尼的像,释迦牟尼也称如来佛。大雄是佛的德号。大者,是包含万有的意思;雄者,是摄伏群魔的意思。因为释迦牟尼佛具足圆觉智慧,能雄镇大千世界,因此佛弟子尊称他为大雄。宝殿的宝,是指佛法僧三宝。
相传有四个人碰在一起正说大话,而如来佛经过时听到。一个叫腰别树的说“天热我不怕,三伏天热很了我拔一棵树别在腰里,就可以乘凉了”;另一个叫捶打井的说“渴了不要紧,我一拳打下去,把地下打个井就能饮水解渴了”;还有一个叫路扯直的说“走路弯远了不怕,两只手可以扯住两头,把路扯直就可以抄近路走了”;最后一个叫扒山转的说“走路不需要把它扯直,能把山扒转一圈”。
他们个自正吹大劲时,如来佛变成一老者说“你们这么大的劲,能抬起一老头才算你们行。”这四人不服。等老翁坐好后,四人就来抬,老翁坐在那里动也不动,他们使了很大的劲也抬不起,还个个被压的弯腰搭背、眼泛白珠。从古到今,如来佛就把他们压在大雄宝座台下面,供游览旅客朝拜。
大雄宝殿的像设可分为三部分:一是大殿正中的主尊佛像,二是大殿两侧的十八罗汉,三是正中佛坛背后的三大士或海岛观音像。各地佛寺因地因事制宜,并不完全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