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清楚请点击这里
爱心许愿墙
我的族谱
百家姓
吉凶查询,农历,阴历
广州中小学校引入粤剧课程

2015年12月4日

    享有“南国红豆”美誉的广东粤剧进入了广州市中小学正式课程。昨天(12月3日),广州市教育局举行首批粤剧传统教育特色学校授牌,广州市南海中学、越秀区执信南路小学、荔湾区三元坊小学、西关培正小学等15所中小学校获授牌。

  “学校开发成立了粤剧校本课,配套开发相关粤剧教材,初一、初二学生每周一节粤剧课”,广州市南海中学副校长梁春玲接受记者采访时候表示,南海中学地处粤剧发源地荔湾区,也是西关百年老校,有传承传统文化方面有责任感。早在90年代,学校就自发组织学生参加粤剧兴趣班学习。

  粤剧旧称“广府大戏”,又称“大戏”或者“广东大戏”,由弋阳腔和昆腔与广东本地流行的南音、龙舟、木鱼、粤讴、咸水歌等民间曲调以及广东器乐乐曲结合而成,是以广州话演唱,具有鲜明岭南特色的中国南方一大地方戏剧。粤剧在海外流传甚广,有“有广东人的地方就有粤剧”之说;2009年9月30日,粤剧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肯定,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3年底,在粤港澳乃至海外华人聚居地区拥有无数戏迷的“南国红豆”红线女去世,再次引发了各界对‘后红线女时代’粤剧前途命运的强烈关注。

  为了进一步振兴粤剧事业,2014年7月,广州市政府常务会审议并通过振兴粤剧事业总体工作方案,提出3年内将做好10项重点工作,其中就包括推进粤剧进校园,培养一批粤剧人才。

  梁春玲介绍,学校与广州市粤剧院等展开粤剧教学合作,聘请专业粤剧人员来给学校粤剧教学作指导。同时,学校还开设一些粤剧普及课程,每周开展两次粤剧活动。此外学校每年还从一些少年宫、小学内招生粤剧特长生。

  广州市教育局副局长在授牌仪式上表示,今后广州市还将继续评选出第二批、第三批粤剧特色学校,逐步扩大粤剧传统教育特色学校队伍,规划好中小学梯队衔接布局,创新活动形式,让更多的师生感受和体验到粤剧文化的魅力。

  “真正传播粤剧粤曲,一定要从学校里的娃娃抓起,粤剧的未来都在青少年一代身上。”广州市原市长、广州振兴粤剧基金会会长黎子流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粤剧艺术的振兴必须靠一代人一代人的不断坚持和努力,孩子们从小就要开始接触粤剧传统艺术,“要让广府的孩子们都知道,他们身上怀抱着珍贵的广府文化背景,粤剧是其中的一件瑰宝,要为粤剧感到自豪。”(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