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清楚请点击这里
爱心许愿墙
我的族谱
百家姓
吉凶查询,农历,阴历

艳丽妩媚的红瑶服饰

2014年07月21日

    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镇红瑶是瑶族的一个支系,因穿红色服装而得名。每年农历六月初六都要欢庆传统节日“晒衣节”,家家户户翻箱倒柜把漂亮的民族服饰拿出来晾晒,杀毒灭菌去晦气,多彩的民族服饰挂满了瑶寨的木楼,犹如片片彩霞映红了半边天。

    “红瑶”妇女们,都擅长针绣,善织绣。过去“红瑶”中曾流传着一首歌谣:“五岁六岁玩泥巴,十三四岁学绣花。十七十八方出嫁,十九二十抱娃娃。”到了现在,结婚年龄相对稍有提高,而十三四岁的女孩子们仍然保持开始学习绣花的传统习俗。“红瑶”妇女们的绣花可算一门精湛的手艺,她们不需要先描图,而是全凭经验,依照底布经纬中的“布孔”来构思刺绣图案,用她们的话来说叫“数布眼”。

    红瑶服饰极有特点,蓝靛染织的黑色土布无扣交领刺绣红色上衣,纱粗布厚。红色挑花边条沿颈口直至前襟下角,两侧开衩,穿时前襟左右叠压,用刺绣红色花腰带将衣服扎紧。两袖外侧各钉结一片菱形纹挑花绣片,贯通颈口前后胸背的一大块挑绣像是一块附着衣体的长方形披肩,前面略短,后背略长,齐至腰间,下有两个与之呼应的独立长方形挑花图案。后襟底部边缘用挑花带收边,并有龙纹浮游其上。下着至膝百褶花裙,系黑布围裙,由下往上黑布绑带,到膝盖下时用白布带系紧,平时脚穿绣花鞋。发盘髻,年轻姑娘和已婚但未生育的妇女都用中心和四角各有一颗菱形图案的黑布巾包头,把发髻全包在头巾里,前露菱角而不露发髻;生育孩子后则不再包发髻了。

    红瑶住在边远的高寒山区,全靠种桑养蚕拉丝线织成锦衣。衣服无领对襟无扣,腰束带长至脐下,缝制时先用棉线为纬线,用蚕丝染红为经线织成,满以大红为主调,浅红、绿、紫、黄各色调相间搭配之,各种大小几何图案缝成衣服,使整件衣服都呈现出一片鲜艳夺目的色彩。惟有两袖下方的小袖分别缝接有一块长30公分、宽13公分的黑布。袖口、襟边滚蓝布花边,衣脚上钉三行锡制的小梅花,似如银质,闪闪发亮,锦衣多作寒衣。

    红瑶妇女的锦衣和花衣,均以大红为主,故称“红瑶”。色彩鲜艳夺目,图案主要是“弓”、“工”,工艺十分精巧,新颖美观,色彩缤纷。红瑶妇女的锦衣和花衣,都属于姑娘的珍品,婚嫁喜庆日和冬天寒冷才穿。瑶家姑娘十二三岁开始学习针线活,到出嫁前,针法、绣法、图样穿插组合等技艺都达到了十分精湛的水平。姑娘们用情郎赠送的定亲之物――丝线,全身心地投入刺绣,一件精致的嫁妆绣花衣,往往要花费一年时间。所以红衣是中青年妇女最珍贵的服饰。

    红衣制作工序十分复杂,刺绣时必须按布料原来的经纬线条进行,才能准确计针数纱挑花,精心制作。挑花绣,又称“挑织”、“架子花”、“十字绣花”,属于刺绣的一种方法。挑花的方法很多,其中最常见的是十字针法。一般说来,挑花的图案纹样都受到十字针脚的限制,必须严格按照布的经纬线交织点用针,因此,造型必须概括、简练,使图案形体“几何化”。精细复杂的图纹全凭刺绣者的想象力。图案一般为对称,图案内容千姿百态、寓意深刻,红衣上水纹托着船形的图案,船上还载着若干人,这正是瑶族祖先迁徙的场景:“漂洋过海又过江,开船走了三月久,行船还在海中央,想着离开无奈何,人心惶惶无主张,又怕天风吹翻船,万般无奈想盘王……最终盘王显灵,保佑人们平安”。当然,绣在衣上的如画图纹,并非是一时就可读懂的民族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