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清楚请点击这里
爱心许愿墙
我的族谱
百家姓
吉凶查询,农历,阴历

《大学》与《中庸》思想之间的内在关联

2013年02月27日

    一、《大学》《中庸》的地位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我们付出艰巨的努力。《中庸》中所说的"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简明扼要地揭示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则把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目标明确指向了天人和谐。但体现这样的精神、实现这样的目标,离不开一个个具体的人,离不开一个个所谓的"君子"。《大学》和《中庸》在儒家思想体系和现实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在这些方面是非常突出的。
    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如果从北京山顶洞人算起,距今已有一万八千年的历史。但是,中华文明最富有特色的地方,并不是殷商以前占主导地位的原始宗教,而是脱离原始宗教以后逐渐丰富起来的人文主义精神。这种人文主义精神,肇始于西周初年,花开在春秋战国,至今已有三千年的辉煌历史。西周初年形成的"天命靡常"、"唯德是辅"、"天意在民"等基本观念,以后逐渐成为中国社会政治伦理的基本准则。围绕着理想的政治接班人的培养问题,个人道德逐渐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天道人事,和谐统一,总是以天人合一的显性思维,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思想者。
    儒家文明的基本典籍,有"五经"、乃至"十三经"之说。随着中华文明的演进,古代思想家们逐渐从上述典籍中掘发出篇幅短小、文字简洁、思想深邃的四个部分汇聚而成《四书》。《大学》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相传为孔子的弟子曾参所作,在中国古代教育理论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正如程子所说:"《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登堂入室的儒家门徒,学习《大学》是"通关"的第一步。为什么这么说呢?儒家教育,"为人"与"为学",二者难分轩轾。大致说来,"为人"是做什么样的人,属于人生实践的问题,包含着树立什么样的人生观与确立什么样的人生抱负,《大学》所讲,正是这样的内容。"为学"属于较深层次的理论探索,需要进一步分析人生观的合法性问题,这自然涉及儒家人生观的天道依据,《中庸》所讲,正是此意。可以说,《大学》正是儒家一篇响亮的政治宣言,《中庸》则是儒家一篇深邃的哲学论文。《论语》和《孟子》则是两个重要的诠释性文献,目的正是要说明《大学》与《中庸》所揭示的儒家道理"极高明而道中庸",目标高远、切实可行,人人皆可成为尧、舜、禹那样的圣人。所以,《四书》构成了一幅比较清晰的儒家文化的基本轮廓,也建构了一个育人的基本模式。宋元明清时代的"士",能够逃离《四书》思维方式与生活方式者,屈指可数。
    《大学》和《中庸》的地位,是在《四书》中体现出来的。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的"序文"中指出,阅读《四书》的顺序应该是先《大学》,次《论语》和《孟子》,最后才是《中庸》。在朱熹看来,《大学》是儒家的入门书籍,《中庸》思想深邃,最不容易理解。实际上,经过朱熹的整理、注疏,我们不难发现:《大学》是儒家简明扼要的政治论文,它不仅把儒家的德性修养工夫讲得明明白白,而且也把儒家的政治抱负发挥得淋漓尽致!读《大学》,不能不使人感到热血上涌!《中庸》则是儒家思想深邃的哲学论文,既有旁通于社群的价值实现,也有上达于天道的理性诉求。在现实社会的人际关系中实现个人的价值,在实现个人价值的过程中体会天道、实践天道。所谓尊德性而道问学、极高明而道中庸,儒家的精神皈依处,不过如此!读《中庸》,不能不使人觉得理所当然!证之于《论语》、《孟子》,道不远人,即事而真!圣人的人生实践,并不是高山仰止的日月星辰,只要你愿意,只要你努力,你就可以成为孔孟一样的圣贤!可见,《大学》、《中庸》更是具有儒门"心经"或"圣经"一般的核心地位!
    二、《大学》、《中庸》的思想内容及其内在关联
    按照宋代以后比较通行的朱熹的观点,《大学》一般被认为由两个部分组成:开头"经"一章和后面的"传"十章。"经"的部分是"孔子之意而曾子述之","传"的部分是"曾子之意而门人述之"。应该说《中庸》从子思之文到收入《礼记》,再到宋人的解说,最终由朱熹从《礼记》中抽出重新校定章句,并加以注解成为《四书》之一,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大学》有所谓"古本"和"通行本"之别,其实中间文字的差别不大。主要的不同,是朱熹觉得"古本"中有些地方不够通顺而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其实这种文字方面的调整,北宋思想家程颢、程颐兄弟都做过相应的尝试。他们对古本《大学》文字顺序进行调整的原因,主要就是觉得中间的文字可能有所佚失,一些地方读起来颇为费解。特别是经过朱熹的调整与解释,新本《大学》更能反映儒家的基本精神,而且文字通顺,思想鲜明,逻辑结构清晰。后来又经过元朝帝室的推崇而成为科举教材,逐渐成为权威的"标准版本"而流通于世。朱熹注本十分普及,而且影响巨大,以至于后来出版《礼记》的时候,《大学》和《中庸》往往被省略,留下的篇名目录中,辅以"大学章句"或"中庸章句"了事,正文中大多不再单独排印。
    通行本《大学》的内容,通篇贯彻一个中心思想:修己以安民,也就是把人生哲学和政治哲学熔为一炉。个人的道德修养,不仅是每一个"君子"做人的本分,而且也是每一个"君子"实现自我价值、施展个人抱负的基础。道德论与政治论的有机结合,后来更被简化理解为"内圣外王"四个字。这种思想,在《大学》开篇第一段,也就是被称为"孔子之意"的一段话里,被表述为"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和"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前者被称为儒家的"三纲领",后者被称为"八条目"。就"三纲领"而言,"明明德"是对自己,彰显自己内在的光明德性;"新民"是对百姓,要把自己身上内在的光明德性外化为具体的社会实践,在统领管辖的范围内移风易俗,提升社会文明。"止于至善"则是强调"明明德"与"新民"的奋斗目标。《大学》后面所谓"传"的部分,基本上都是围绕着上述"三纲八目"展开的具体阐发和论述,特别是"诚意"、"正心"以至于"修身",强调不仅"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更认为"修身"之后,方可进一步"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方面,《大学》论述得颇为详细。关于《大学》的中心思想与结构,可以用下表简单概括:
    至于"诚意"、"正心"的依据何在,也就是"格物"、"致知"的内涵如何?格物与致知之间、致知与诚意之间的关系如何,《大学》中并没有进行清晰地说明。朱熹也觉得颇为困惑,于是根据程颢、程颐的思想补写了一段。但朱熹补写的"格物致知"的意思,宋明理学的痕迹太过明显,显然不符合《大学》原文的一贯思想。我们认为,《大学》中缺少对格物致知的详细说明,是由《大学》文本的特点决定的。因为格物与致知之间的关系,涉及认识的来源问题;致知与诚意之间的关系,更是涉及道德的来源问题。认识的来源与道德的来源,恰恰属于哲学所谓的本体论思考的范围。这个问题,显然不是儒家政治论文《大学》关心的核心。
    担当上述使命的,正是儒家的哲学论文《中庸》。《中庸》版本的前后变化不大,其中心思想正是论证认识和道德的来源问题,论证儒家所倡导的理想人生的合法性问题。衡诸中外思想史,这个依据只能是人之外的天道。但大多数思想本之于天人二分的对立思维,将外在的力量神圣化、绝对化,从而产生了类似于上帝的至上神灵的观念。以《中庸》为代表的儒家文明则是本之于天人合一的圆融思维,将外在的天道人间化、相对化,在天人之间架构了一座彼此相通的桥梁,从而强有力地压缩了外在神灵的存在空间,不仅较为彻底地贯彻了早期儒家形成的人文主义精神,而且也使得儒家的道德理想主义更为丰富和完善。《中庸》所架构的这座天人相通的桥梁,是一个简简单单的"诚"。《中庸》中的这个"诚"字,不仅具有"天道自然"的本体意味,而且也具有"天道无私"的道德诉求。但是,生之为人,难免有私心杂念,难以达到"天道无私"的高度,所以"修身"也就变得异常重要。《中庸》中所谓"诚者,天道也;诚之者,人道也",反复强调的就是这个意思。但"修身"并不是"出世"不作为,而是要在百姓日用之中成就这个伟大的道德事业,所谓"道不可离",也是"中庸"的应有之义。这种思想集中体现在《中庸》开篇三句话"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中。
    初读《中庸》,人们对于其中的第一段话,好像还能够产生一点儿模模糊糊的感觉,但又很难说得清楚。比如"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等,读起来琅琅上口,但如果追问命、性、道、教、中、和等一个个关键词的含义,以及这些关键词前后之间的逻辑关系,可能就会产生飘飘于仙境之中的感觉,深深感到语言表达的局限性。如果人们能够耐心读下去,就会发现后面的文字中基本上都是一段段的引经据典,读起来简直如坠云雾。即使我们能够克服理解引文方面的困难,但要弄清楚一段段引文之间的关系,确实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但历代儒家宗师都十分重视《中庸》这篇文章,汉代的经学大师郑玄认为"孔子之孙子思伋作之,以昭明圣祖之德。"南宋的朱熹曾对李子方说:"《中庸》一书,枝枝相对,叶叶相当,不知怎生做得一个文字整齐。"并指出"此篇乃孔门传授心法",认为"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其味无穷,皆实学也。善读者,玩索而有得焉,则终身用之,有不能尽者矣。"面对如此高的评价,我们不禁要问:应该如何理解中庸的含义?如何把握《中庸》的逻辑结构?
    讲到中庸,许多人会联想到"中庸之道";联想到"中庸之道",则会进一步联想到"和事佬"。似乎儒家的中庸之道,是一个不分是非的"滑头哲学"。但在《中庸》开篇第一段中,文章明确指出"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这里的"中",显然不是"和稀泥",而是没有任何私心杂念参与其间的中正、无偏的状态;"和"则是无偏、无私的心具体应用到各种人类事务过程中符合社会各种规范的和谐状态。郑玄说:"名曰《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对此,朱熹是同意的:"中者,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之名。庸,平常也。"但朱熹接下来又引证说:"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上述两种代表性的解释尽管文字不同,但义理是相通的。至诚至公、无偏无私的天道,应用到人间就是人道,相应地,人道就应该秉持像天道那样不可更改的"大中至正"的原则。上天日月相代、四时更替中表现出来的"天行健"精神,君子就应该仿效,所以要"自强不息";大地承载万物、化育万机中体现出来的"坤势厚"精神,君子也应该仿效,所以要"厚德载物"。可见,中庸之道,实际上是宇宙中"中正"即中正、和谐精神在人类日常生活中的具体运用而已。
    就《中庸》通篇结构而言,朱熹认为第一章是子思传述孔子之意,是全文的纲领,主要申述"中和"思想;第二章至第十一章为一节,子思引证孔子的话阐述第一章的思想,主要分析"中庸"思想;第十二章以后的八章,重点分析"费隐"之间的关系来说明"道不可离"的思想;第二十章以下七章,重点说"诚";第二十七章至第三十二章,重点说"大德"、"小德",反复解说天道人道的含义;第三十三章,又进一步申述第一章的。在我看来,朱熹的分段,也可能蕴藏着另外一种解读方法:首章破题,尾章响应,中间的31章明显可以区分为"知天道"( 大知)、"行天道"( 大行)两大部分,而"行天道"有具体表现为"为政以诚"、"为圣以德"两个方面, "为政以诚"、"为圣以德"是"行天道"的展开。按照这样的线索阅读通行本《中庸》,不仅秩序井然,思想深邃,而且各段引文妙韵无穷。细读《中庸》,文中所述天道至诚、人道可期的"孔门心法",确有"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的本体论价值,值得仔细玩味。
    本文力求揭示《大学》、《中庸》中蕴藏的儒家人生论、政治论、本体论、认识论、人性论的精义,力图为弘扬传统文化略尽绵薄之力。不当之处,敬请指正。(作者: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刘成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