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清楚请点击这里
爱心许愿墙
我的族谱
百家姓
吉凶查询,农历,阴历

读《论语》悟人生

2012年12月12日

    《论语》是一部儒学经典,是一座闪耀着智慧光芒的思想宝库。《论语》也是孔子和他的弟子们日常问答与生活片断的记录。书中既有师生们所讲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道理,也记载了孔子师徒居鲁及周游列国的许多生活故事;记录了孔子吃饭、穿衣、睡觉、接客、待客、坐车、弹琴、唱歌、参加乡饮、对待邻里乡亲、朋友、路人的礼貌和恭敬态度等等。从修身角度看,它是一本讲做人的道理和方法的书。凝聚了先圣、先贤智慧的人生道理,涵藏在孔子师生日常生活起居、对话等寻常小事中。
        成长中的青少年读《论语》的根本目的,则是学会生活、学会为人。《论语》说"人生"有一个基本观点:敬德、修业、追求,是人生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课题。因而读《论语》悟人生是要借助前人的人生智慧,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自己成为身心健康的人;成长为影响家庭受邻里称赞的人;为家族增光为一方造福的人;为天下开太平的人。

    "仁"是立德立身的根本
  应当怎样生活?如何立身社会?这是每一个正常人都必需回答,而且不论自觉与不自觉,都会作出回答的人生基本问题。也是一切哲学与宗教所致力于回答的基本问题。自古以来人类无数先哲、先觉、圣贤、俊杰曾做出过令当代及后世人们所钦仰、敬服、乐于遵从的回答,为人们提供了许多启示与指导,并且世世代代影响、规范和支配着不同人群对人生、社会的根本看法,对生活的信念和态度,以及对生活方式、生活道路的选择,于是形成了人类社会各种不同的民族、不同的信仰、五彩缤纷的生活方式与各具特色的文化传统。
《论语》中记下的孔子言教,对这一基本问题的回答只有一个字--仁。 "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对个人的人生而论,它是立身处世的基础,也是培养自己品德的最高准则。正确理解孔子关于"仁"的种种言教,深刻而准确的把握孔子"仁"学的真谛,不仅是个人立德立品,成人成才的需要,也是继承优良文化传统的需要,更是建设新生活,新文化,新道德和美好未来的需要。
《论语》中讲到"仁"的一共58章。"仁"字共出现109次。记直接向孔子问"仁"的学生有颜渊、司马牛、樊迟、子路、子贡、仲弓、子张等。孔子的回答虽无一处直接解释"仁"之意义,但从这些言教中也可以清楚地懂得,"仁"之最重要意义就是"爱人"。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论语·颜渊》
孔子所说的"仁者爱人"就是要对人尊重、宽厚、给人以实惠。用正直的人去管理、统领不够正直的人,是对人最大的爱护。
"爱人"之"人"是否有特别的限定呢?不是,孔子所讲就是真诚地爱一切人。就是他说的"泛爱众"。众字的繁体为"众"。在殷墟甲骨文中写作""。上面是日头,下面是三个在日头下劳作的人。"三"表示多数。当时在日头下劳作的那些人,显然是社会地位低下的庶人或者奴隶。郭沫若先生的《十批判书》中说,他经过考证,"众"的身分就是奴隶。《汉语大字典》在解释"众"字字义的第二条说:"殷、周从事农业生产的奴隶,或管理奴隶的人。"因此我们肯定地说,"爱众"、"爱人"就是爱庶人、奴隶在内的所有人。
什么是"仁爱"呢?《论语》中有两章可以帮我们找到答案。
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
这就是说有仁德者,把别人疾苦视为自己的疾苦,尽力设法为人消除痛苦;把别人的欢乐,当作自己的欢乐,与人同乐;把他人的善举视为自己的善举,努力促其成功;视他人之不善,为自己的不善,努力帮助纠正或补救。凡有益于大家的事,就做;有损于他人的事,就不做。能如此就使"我"与他人休戚与共,情志相通。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论语·颜渊》)
"如见"、"如承",都是强调一个"敬"字。学生仲弓"出门",所遇、所见不可能只有贵族、高士、当权者,必定有很多普通人。孔子要求他如同面见贵宾一样。如果做了官,使唤民众如同承办祭祀一样恭敬、小心,诚惶诚恐。这就是说,仁者在处理与人交往的一切事务中都要虚己以应物,卑己以待人,不敢有丝毫怠慢。就是身处显贵也不敢有丝毫放肆,即是身居高位有了指挥支配他人的大权,也不敢轻慢百姓滥用民力。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克己"。如何才能做到虚己应物,卑己待人呢?孔子的回答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要以理解他人的愿望、情感作为出发点。他人的"所欲"与"情感"存在于各自心中,如何才能准确了解呢?孔子认为,通过反省自己就可以得知。我与他都是"人",当自己想要做什么或者希望得到什么,而这种获得可能会给他人造成不良后果的时候,自己想一想:这样的后果要是落在自己身上,是我所希望,所愿意、所想得到的吗?若不是,那么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别人也一定不想做,不想得,故不能因为满足"我"而把这种"不欲"强加于他人;若自己想得到,那么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别人也一定想做、想得。我所做、所得,就应当做到不夺人之好,而成人之美。这样反省自己而理解他人,就是明智的想法,明智的举动;就是以平等心、恭敬心待人、爱人;就是认真实行仁道。
不夺人之好,不强加于人,就是行义,能管住自己,战胜自己,就是勇敢、坚强的表现。因为能平等待人,卑己尊人,别人自会敬重他。诚心尊重别人,想得清楚,行得自然,内心必无怨气。不怨天,不怨环境,也不怨他人,凡事能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找办法,找力量,能如此待人接物,就是孔子所讲的"君子反求诸己。"一定能培养增长自己能力和美德。由自己以推及他人,因他人而节制自己,使自己的好恶喜忧之心与他人相通,与天下人相通。天下民众忧乐皆与我心相通,这就是孔子对颜渊讲的"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是孔子提倡的忠厚仁德,也是孔子指出的成仁的方法。由此也可以看出,仁者之"爱"完全不同于常人所谓"爱"或"喜爱"、"酷爱"。两者之间至少有四点明显区别:
第一、起因不同。"仁爱"是因他人而起。多起于同情他人的可悲可愍之事。关心他人、爱他人,爱所有生命,可以称为仁;而常人所言"爱" 是为"我"而起。多是因"我满意"、"我快乐"、合于"我的需要"。爱其所欲,爱财产,爱玩好,爱珍宝,不得称为仁。
第二,表现出的行为状态不同。仁者对他人疾苦感同身受,其状态是对所爱关心、同情、恻隐、哀怜、悲愍。其行动是尽全力相帮、、促成、救助、拔济。爱是为了帮别人脱离困苦,助别人得到发展、获得幸福。常人所说"爱"的表现是欣喜、快乐、希求;其行动是要获取、占有、不舍、系恋所爱。爱是为了自己的需要,为了占有对方、控制对方、享有对方。"老鼠爱大米"就是这样的"酷爱"。
第三、结果不同。仁爱者确认,助人是我本心,也是我乐于尽的责任。不居功自恃,不企求回报。我与受助者完全平等。因而无取无争、不嫉不怒、无忧无恼助者与受助者各得其安。常人所谓"爱"结果是施者与受者地位有别;施者骄慢矜夸;若受者不如我意或爱之不能得,则嫉妒忿恨;进而发展为争夺、失望、后悔、忧悲苦恼,以致于因爱生恨、成仇,相互残害。
第四、爱之仁与非仁根本差别在于有我、无我、有求、无求。仁者无我,一切行为动作皆是为人排忧解难,助人发展,成人之美;仁者无它求,一切行为,只求自己心安,不得不行。因此做了便了,不再有所图谋希求。非仁之"爱"与此相反,爱是为自己。或者为求"我之安乐"、求我之富有而爱财货。或者为求"我舒服"、"我高兴"而爱玩物、宠物。这种有我、有求之爱当然不是仁爱。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孔子所提倡的"仁者之爱"没有亲疏远近的分别。尽情理而且无限量,忘自我又不损伤他人。同情他人,爱他、利他,都出于真诚。并且看作是自己应承担的一分责任。急人之难而不希望别人报答,助人、救人不思回报。施恩惠于人,也不求"菩萨"或"上帝"因此而眷顾自己。爱群众利益群众,不求群众赞誉。济利天下而不居功。爱国,而不求国家给自己荣誉或富贵。爱社会,不求社会给"我"美名或幸福。这样的"爱"才可以叫称为"仁爱"。难道说仁者就不要利吗?不,仁者也需要财富才能生存,才有法做事。孔子说:"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论语·雍也》所谓"先难",就是勇于自任,先为人承担艰难的任务,先急人之所"难"。临财不苟得,临难不苟免。"后获",就是后得其利,或者说见利居后。
孔子所说"爱人",绝不是对"人"迁就、姑息或者溺爱。而是要人具备立身社会的能力,能堂堂正正地立身做人,能明辨是非善恶而不被歪理邪说所蛊惑。成为身心健康的人;影响家庭受邻里称赞的人;为家族增光为一方造福的人;最好能成为天下开太平的人。所以孔子又说:"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论语·宪问》"劳"是为了使其能安。对其所爱的长远幸福着想,就要引导他不惮辛劳。通过辛苦劳作以开发智慧,培养其能力,获得与人相处和创造社会财富的本领。"诲"是训诫。如同严师对待弟子一样,发现错误就严词训导责勉。以教导其做善事行正道。因为只有这样的人,才可以在人群中安身,在社会上立脚,也才有能力立身于世开拓自己的事业。简而言之即是:爱而劳之以致其安,忠而诲之使归于善。这样的爱也要推广到爱人民、爱大众。孔子回答子路问政时,所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论语·子路》
孔子所说"先之"是指执政者要求老百姓做什么事,自己先作出榜样来。也包含"吃苦在前"、"先天下之忧而忧"、勇于干前人没干过的事,敢于探索创新等内容。"劳之"主要是指让老百姓劳作。也包含有勤劳、辛劳等意思。既指体力劳动,又指脑力劳动。《国语·鲁语》中记载:鲁大夫公父文伯的母亲对他讲过这样一段话:"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放荡),淫则忘善。忘善则恶心生。"孟子也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可见"劳"是生产财富所必须,也是培养人的美好质量,树立良好社会风气所必须。爱人民就要使民众有事做,还要使他们会做事。即是救济困境中的人,也要尽可能让被救助者为走出困境尽最大的努力。这样做既可培养自立能力增强他的自信心,又能增强勇敢面对挫折的责任意识和战胜艰难困苦的能力。俗话说:"人不可无食,也不可无事。"虽是一句常言,却包含了爱民治国的大道理。
"仁爱"既是无私无我的爱,那么我们确立和培养"仁爱"的品德又是为了谁呢?孔子的回答很清楚:为己。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为己之学"当然也包括了学"仁"、"依于仁"。学"仁"、"依于仁"如何实现"为己"呢?对子张问仁的解答就把这个道理讲得很清楚。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足以使人。"《论语·阳货》
恭敬、宽厚、诚实、勤敏、慈惠。显然都是说如对待别人、为别人的行为,何以说是"为己"呢?孔子正是要让子张明白这个道理,所以进一步解释说:"因为你对别人恭敬,就不会招致羞辱;待人做事宽厚就能得到大家的拥护;诚实不欺,就能得到大家信任;勤勉工作效率就高,取得的成绩就大;为人谋福利能够使别人乐意听你的调遣、指挥。"讲"恭则不侮",是说这样做既能维护自己的尊严,又能消出己与人的心理障碍,易于缩短心理距离进而达到与人心心相通;"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惠足以使人"都是讲凝聚众人的智慧和力量的有效方法;"敏则有功"显然是说能成就人生事业,实现自己的人生追求。作为生物中的一员,"人"是比较脆弱的。既无筋骨之强,又无爪牙之利。然而大自然又赋予"人"最强大的力量,这就是集成群体和继承前人的智慧成果。古今中外的所有智者、能人、伟人无一不是善于学习继承优秀文化传统;团聚群体、壮大群体,将自己融入群体之中的杰出者。所以他们能吸引、团结千千万万民众,"集中群众智慧,集中群众力量",终于成就了惊天动地、名留千古的宏伟事业。
孔子对子张的解说,还有更深的道理。能行"恭、宽、信、敏、惠"必定能养成谦和恭敬、宽容大度、忠诚守信、勤勉努力、慈爱助人的优良性格。从而也确立了健康的生活动机,有了健康的生活情趣,完善的情感生活,健全的心理环境。这种植根于"仁爱"的优良性格,是获得强大的社会生存力、凝聚力、感召力、创造力、影响力与人格魅力的坚实基础。所以"仁"是立德的根本,也是造就自己的根本,开创一生事业的根基。
学与教是人生的根本事业
  人生面临的事业多种多样,想要做的和能做的事也有很多。读过《论语》你会认识到,勿论选择何种事业,人的一生不可免而且做得最长久的事只有两件,就是学习与教人。孔子曾这样总结自己的一生事业与成就: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论语·述而》
"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论语·述而》
对"学"字古代有两种解释:《说文解字》训为"觉"。意思是感悟、理解。《尚书大传》训为"效"。意思是模仿。这两种解说是可以互补的。因而朱熹在《四书集注》中说:"'觉'是学之主意,'效'是学之功夫,两意相待,不可偏听偏废。"事实上模仿乃是人生获得基本生存能力、做事能力的最主要的方法。可以说"学"是成人成才的必由之路,也是不断提升自己道德水平、办事能力、综合素质的唯一途径。青少年正处于成长阶段的,"学"不仅是他们的主要任务,对其一生的生活道路与事业成就有着决定性影响。所以孔子与弟子们讨论学的次数相当多。
学习是开启智能增长才干的唯一有效方法。通过学能让自己变得聪明起来。孔子谆谆教导弟子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论语·季氏》这些言教清楚地告诉人们:即是头脑灵光的人,只靠冥思苦想也不如学习进步得快。学可以使自己变得聪明有智慧;可以使人具有走出困境的能力。不愿学的人就是做普通百姓也是最差劲的。孔子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而求之者也。"(《论语·述而》)"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论语·公冶长》)可以看出,孔子确认自己有不同于常人的见识与才华,但这些超凡出众之处不是天生就有的,也不是因为具有忠信美德,而是依靠坚持不懈地勤奋学习得来的。传统的《论语》开篇第一章就是"学而时习之"。刘宝楠先生的《论语正义》中说;"夫子一生敬德修业之大咸括于此章。是故学而不厌,时习也,知也;诲人不倦,朋来也,仁也;遁世不见知而不悔,不知不愠也,惟圣者能之也。......记者因以其言列诸篇首。"细细阅读体会还可以领悟到,在这一章里孔子也传授了通过学习开启智慧,增强生命活力与办事才干的方法。教给人们获取读书乐趣的有效方法。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全章三句明显是孔子对弟子所讲。第一句讲治学之愉悦;第二句讲交流互学之快乐;第三句讲学有所成不被人了解也要心情平静。如果这样理解不错,那么来自远方的"朋",既可能是远道而来的求学者,也可能是远方归来的志同道合者。朋友之间的相互交流切磋也是增长见识、扩大眼界、拓宽思路、提高学习效益不可缺少的重要方法。所以孔子要求学生"以文会友,以友辅仁。""朋友切切偲偲"。"有朋自远方来"乐在何处?乐在交流;乐在相互间的思想碰撞;乐在相互切磋、验证、取长补短;乐在共同提高。"人不知而不愠",一般都理解为"别人不知我,我也不生气。"但仔细推敲就会感觉意犹未尽。孔子另两句话可以帮助我们对不知不愠的理解。一句是:"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另一句是"不患不己知,求为可知也。"
学的内容是什么?就读《论语》而言当然是指书中那些用文字记录的圣贤之言。既包括书中的知识,也包括学习知识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学习修身立品,提高道德水平。依照"学"的"觉、效"二义,读书就不单是能牢记、背诵书上的言语,还要能"觉",也就是从文字符号之中感悟出前人讲的道理。做到这一点还不够,还要"时习之"。所谓"时"并非是说时常、经常,而是指在适当的时机。"习"则是训练、践行的意思。朱熹《四书集注》解释说:"习:鸟数飞也。学之不已,如鸟数飞也。"很显然,"时习之"的要求学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化所学为自己的模仿行动,经过反复践行逐步转化为自己的行动能力。"学"之"觉"是在发现文字中所涵藏的前人聪明睿智所在,而"时习之"则是通过反复模仿练习,吸取前人智慧并将它转化为自己的聪明、才智,从而提升自己认识世界的能力和办事能力、创新能力。这种提升绝不同于"加油"、"充电"、"吸收营养"、"补充能量"。因为通过"学而时习之"所获得的种种提升,全是与自己生命同在、与生命共存的"活力"。长期运用、发挥,这种"活力"不仅不消减反而会愈用愈增强。人在成长中能有如此收获,当然会内心生出愉悦。这就是从学习中获得愉悦、乐趣的有效方法。对"习"字的理解也不一定只限于重温、反复练习或者"践习"行动。也可理解为学会使用。把书上讲的道理同生活中的现实问题联系起来深入思考,若能想明白其中究竟,找到较满意的答案,不也是"学而时习之"的一种收获吗?
比如孔子说:"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论语·季氏》
这段话从字面上理解并不难,是在强调君子应当时常自我反省,检点自己的言行。如果换一个角度来认识理解,就会发现这"九思"实际包含了社交活动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和立身处事能力的培养。"视明、听聪"是说要准确接收外界信息,尤其在与人交流时,要听清、看准,才能准确知道对方。老子说:"知人者智。"樊迟问智时,孔子回答说"知人。" 可见"善听、会看"不仅是方法问题,其中也蕴涵着待人处事的智能。"色温、貌恭、言忠"是正确地向别人传达信息,求得别人对自己意愿的清楚了解以达到彼此沟通。"事思敬"既强调了办事能力也强调了负责精神。"疑思问"既是好学不厌又是进取精神的体现。"忿思难"是保持头脑清醒的良法,也能增强人的自我约束、控制的能力。"见得思义"是对名利取与的基本原则,也是培养自己抗拒诱惑的能力基本方法。这样阅读就是不止步于理解或领会,还要进一步用自己的智能,启动书中文字符号所代表的、能超越时空的人生智慧,所以能收到益德增智长才干的实效。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