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清楚请点击这里
爱心许愿墙
我的族谱
百家姓
吉凶查询,农历,阴历

儒家伦理的求善之路

2012年11月28日

    善是伦理学的核心范畴,如何求善,即我们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善良的人是伦理学讨论的重要问题。一般而言,求善路径有两种,一种是通过教育、环境、法律等外在路径,一种是通过修养德性、克制欲望、精神信仰等内在路径。儒家伦理对善的追求一般也是通过理性、意志的路径,但其中又有着儒家伦理特有的关怀方式。解读它或许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刻地了解儒家的人文关怀。

    1. 格物致知--求善的知识之路

    知识与道德、求真与求善的结合一直是人类道德实践的一部分。道德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发生在人类具体的生活实践中,在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人们建立起了较为经常而固定的各种社会关系,并产生了对这种社会关系的自我意识。在这个过程中,人们首先要认识客观世界,进而认识人自身的主观世界,对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揭示标志着知识的进步, 而对自身主观世界的改造和提升不仅标志着道德的进步,更是对世界认知的深化。知识不是对道德的消解,道德不是对知识的漠视,二者的结合不仅是可能的而且对于更深刻地理解人的本质也是尤为必要的。
    儒家认知世界的思维方式很独特,它并不致力于通过还原方式为世界找到一个终极实体,而是关注看似完全相异的事物之间如何并育互补。《周易》赞颂古者包牺氏"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周易·系辞下》)古人运用八卦的符号系统认知世界,并用"通"、"类"原则推知人情世界, "天行有常",宇宙的秩序与规律在人们眼中是美好、和谐、有序的,那么,生活在其中的人的世界又该遵循什么样的秩序与原则呢?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认为,人是宇宙的一部分,人道应该效法天道,宇宙的规律就是人生应秉持的原则,对人伦的认知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天伦。这种思维方式造就了传统哲学"定位宇宙、安排人生"的宏阔视野:在认识客观世界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对人的世界的认知。换言之,儒家视域下的知识与道德的结合,就是人在面对客观世界的时候如何通过"体知"更深刻地理解人性,特别是人的道德属性,既知晓人之"尊",又懂人之"常"。
    所以中国古代的哲人,尤其是儒家,历来都很重视知识与道德的关系,总是把人的认知活动与善的追求联系在一起,孔子以"仁智"并举、《中庸》主"尊德性而道问学"、《大学》将"格物致知"与"诚意正心"贯通、荀子把"为学"与"隆礼"结合、宋儒重"德性之知"与"闻见之知"的关联。儒家认为,通过格物致知可以增广见闻、知书达理、明断是非、知晓善恶、规范行为,"析理则不使有毫厘之差,处事则不使有过不及之谬,理义则日知其所未知,节文则日谨其所未谨 ," 如此,则 "格物而至于物则物理尽者也。物理皆尽,则吾之知识廓然贯通,无有蔽碍,而意无不诚,心无不正矣。"儒家视野中的知识就是关于人和物的常识,物有道、人有则,但儒家的兴趣似乎并不在于构建关于这些知识的严密的逻辑体系,而是在了解这些常识的基础上沟通物我,去重新审视人与世界的关系。正如李泽厚先生曾指出的:"'德性所知'的'知'实际上并非对外物、对世界的理知知识,而是一种'其视天下无一物非我'的属伦理又超伦理的精神境界。"此之谓也。儒家很忌讳支解了德性和问学,离析了知识和人生,希望通过问学的手段,培养人的德性,开启人们的内心自觉,开启内在的人格世界,教人向善。其"求真"的功用不在于增加对客观世界的科学认知,而在于体悟对宇宙人生的觉解,这可以从"知"的对象中窥见一斑,所谓"知仁"、"知道"、"知命"、"知义"、"知礼"、"知德"等等,知的对象和内容更倾向于仁义礼智等内在于人的德性质量,就此而言,我们更倾向于把儒家的"知"理解为认识社会、体悟人生的实践型"智慧",而不是纯粹意义上的"知识"。
    儒家伦理学的旨趣并不是把道德当作一门"科学"来研究,而是从实践的立场去关怀道德。按照康德、黑格尔和马克思的观点,道德是人类的"实践理性",是以"实践--精神"的方式把握世界。儒家认为道德进步诉诸的主要手段是实践而不是认知,包括习惯养成、身心修炼、人格培养、待人接物、社会实践等等,所以特别强调知与行的合一,倘若知而未能行,表明所得的知还不是真知,"真知则未有不能行者", "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行合一的命题表明儒家真正关心的是人们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建立关于道德的真正理解,如果一个人自称知道一件事是善的,却不去做这件事,那他实际上并不知道这件事的真正的善,人们只有通过相应的善的行为才能真正理解善的含义。
    真知不仅是一种真实的行为,它还是一种真诚的意愿与信仰,"若知之已至,则意无不实。"真知绝对不是某种与自我生命相脱离的外在知识,而是得于己、信得及的东西,是对内心信念的一种当下无疑的确认,真知是"自然信得及处","须是真知了,方能诚意。知苟未至,虽欲诚意,固不得其门而入矣。惟其胸中了然,知得路径如此,知善之当好,恶之当恶,然后自然意不得不诚,心不得不正。"依靠真知诚意所引发的道德行为,必然是自觉自愿、不待安排的行为。换句话说,真正由虔诚的信念所支配的行为,不是勉强的或他律的道德行为,而是自律的道德行为。
    儒家的认知强调个体生命的亲历性和在场感,将知识的获得与道德践履和个体的生命体验融合为一体,是知识内在化的过程。知识与道德的贯通印证了儒家伦理真善一体的特点,儒家 "闻道"最终目的不是认识对象达于真,而是认识道德伦理止于善。以求真为求善,以致知为崇德,知识的追求只是为了道德理想的实现。

    2.择善固执--求善的意志之路

    求善的意志路径就是对欲望、情感、邪恶的克制。人的道德心理活动是丰富而复杂的,交织着善与恶、情与礼、理与欲、恐惧与光明、伟大与卑微的冲突,化解冲突、抵制诱惑、积极向善都需要意志的参与。道德意志就是人们在履行道德义务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毅力和决心,是理性对情欲的克制,凸显的是道德的自律。某种意义而言,在道德生活领域,只有当人们的自主性、自我约束能力得以充分地表现和发挥时,道德才能真正成为个人的一种自我肯定、自我实现的方式。儒家把道德视作人的本质,求善是人向自己本质的回归,是"反求诸己",所以特别强调意志的自觉与主动,并称之为"内省"。所谓内省,就是对自我的一种觉知与审视,源自孔子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多数情况下,我们都很难去触碰内心真实的自我,外显的"我"有可能是经过了层层的伪装,"内省"学说要求人在欲望沉浮中拨开层层迷雾,去审视自己的内心,通过反思对自我进行观察、检验,鼓励人们在社会参照系中认识自己,强化道德意识、完善道德意志、调节自我行为去适应社会,实现道德修养与道德行为的统一。所以内省作为人的一种理性反思和自制能力是道德自律性的最集中和最高的表现,最能代表儒家伦理意志的特点。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