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清楚请点击这里
爱心许愿墙
我的族谱
百家姓
吉凶查询,农历,阴历

孟子:批评也需摆事实

2012年05月29日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能常常会遇到这种情况。但是,面对这样的情况,有时迂回地暗示可能并不能起到有效的作用,如果直截了当地提出批评意见,摆事实,讲道理,可能会更令对方醒悟。否则,对方并不能领会你的批评意见;即使领会了,可能也会故意装糊涂,有时还会引起对方的误解,产生新的矛盾。

  战国时期农家学说的代表人物许行主张人人自食其力,一切事情都要自己做,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不求人。这从根本上就否定了社会分工。因此他和弟子等数十人都穿着粗布衣,靠打草鞋、织席子来维持生活。有个叫陈相的人本来信奉儒家思想,但一见到许行,便改换门庭,开始信奉农家学派了。

  有一次,陈相遇到孟子便竭力宣扬农家思想。他说:"我认为许行先生的观点非常有道理,凡是贤明的君主都应与百姓一同耕作,自己亲自做饭吃,同时兼理朝政;如果不能自给自足,怎么能称得上是贤君呢?"

  孟子就问道:"那么许先生是否一定是自己种粮食然后自己做饭吃吧?"陈相回答说"是的"。

  孟子又问:"那么许先生一定是自己织布做衣服吧?"陈相说:"不是,许先生穿的粗布衣服是用麻做的粗布衣服。"

  孟子又问:"许先生戴的帽子是他织布做的吗?"陈相回答说:"不是,是用粮食换来的。"

  孟子又问:"许先生为什么不自己织布做帽子呢?"陈相说:"怕耽误时间,妨碍耕种。"

  孟子又问:"许先生用锅做饭,用铁具耕地,这些都是他亲自做的吗?"陈相回答说:"不是,也是用粮食换来的。"

  孟子因此说:"如果许先生用粮食去换锅、农具,这不能说对陶工和铁匠有所妨碍,那么陶工和铁匠用器具去换粮食,又怎么能说他们对农夫有所妨碍呢?何况许先生主张自给自足,那他为何不自己亲自做陶器和铁具,一切东西只从自家里拿来用,又为何忙忙碌碌地拿粮食与别人交换呢?"

    孟子对陈相向他宣扬的观点没有直接批评说是不对的,而是用设问诱导的方法,一步步摆事实讲道理,将许行的观点驳得体无完肤,但却又合情合理,让陈相在不知不觉中就接受了孟子的批评意见。

  世界上的事情往往如此,捷径总是最短的路,最有效办法常常是最简单、最基本的方法。其实,有时候直接将对方的缺点、错误指出来,反而是避免伤人自尊心、避免双方误会、避免使人产生逆反心理等的最好方法,往往能达到批评者预期的效果。(来源:智慧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