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清楚请点击这里
爱心许愿墙
我的族谱
百家姓
吉凶查询,农历,阴历

孔子的核心思想

2012年05月29日

    我过去说过孔子思想有两个核心。那是认为孔子在哲学思想有一个核心,在社会科学思想也有一个核心。今天从社会科学的角度来看,当然,只能说孔子思想有一个核心。

    又,我过去说过孔子在社会科学思想的核心是仁义,今天看来,说是仁,更根本些,更符合核心的词义。

    我的立论根据是在《中庸》里孔子答鲁哀公问政的一段话,兹移录如下,并加以说明。

    原文说:“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

    我认为,从这一段话里,可以看出,孔子对为政问题的论述,可谓本末兼具,精确完密。

    “为政在人”是说政治的成败,决定性在任人得当与否。“取人以身”,是说选拔人员要看这个人本身是否合格。“修身以道”,是说没有天生的完人,都要靠修养、教育。修养、教育对于一个人来说就是修身。那末,用什么东西来修身呢?“以道”,就是说要用道来修身。这个道是人道,就是人在社会所应遵行的道路。“修道以仁”,是说修道要用仁,因为仁是人生行为准则的最根本的、唯一的出发点。

    “仁者人也。”是说仁就是人。它表明仁是要用人心对待人,仁的范围包括全人类。孟子说:“仁,人心也。”又说:“君子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正是正确地传播孔子的思想。“亲亲为大”,是说在仁中最重大的事情是亲亲,即重视血缘亲属关系。《尚书·尧典》说:“克明俊德,以亲九族”。恩格斯说:原始社会是以血族团体为基础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1卷30页)又说:“同氏族人必须相互援助、保护,特别是在受到外族人伤害时,要帮助报仇。”(同上101页)又说:“凡是部落以外的,便是不受法律保护的,在没有明确和平条约的地方,部落与部落之间便存在着战争,而且战争进行得很残酷,使别的动物无法和人类相比。”(同上112页)证明亲亲在仁中的重要性。

    “义者宜也”,是说义是宜,宜是合理。表明义是由仁又向前发展了。从社会看,它已经不是原始社会而是进到文明社会了。恩格斯说:“在历史上出现的最早的阶级对立,是同个体婚制下的夫妻间对抗的发展同时发生的,而最初的阶级压迫是同男性对女性的奴役同时发生的。个体婚制是文明社会的细胞形态。”(同上78页)。《礼记·婚义》说:“男女有别而后夫妇有义。”同书《郊特性》说:“男女有别而后父子亲,父子亲然后义生。”证明义是文明社会的产物。

    “尊贤为大”,是说在文明社会尊贤是义中最重大的事。因为人的年龄、智力、体力是不相同的,只有尊重贤者使居高位,事情才能办好,社会才能安定。“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礼记·郊特性》说:“义生然后礼作,礼作然后万物安。”这是说在仁义的基础上又产生了礼。因为亲亲的亲和尊贤的贤,都有等次的。把这个亲贤的等次用具体形式规定为若干仪节,就是礼。所以,礼是形式,而仁义是内容。仁义礼三者是一个整体,只是产生有先后。各自的任务不同罢了。

    我认为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孔子作为思想家,一生所最关心的是伦理道德,而这个伦理道德是以仁义礼三者为其基本内容的。(来源: 《经济博览》 作者:金景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