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清楚请点击这里
爱心许愿墙
我的族谱
百家姓
吉凶查询,农历,阴历

关于儒家文化对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思考

2011年07月27日   

     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我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硬实力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可与之相对应的文化软实力的发展却相对薄弱。然而,在当前经济全球化、政治民主化、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文化软实力在国际竞争力中的作用和地位变得日趋重要,在社会的全面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国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有优势,就必须在大力发展政治、经济、军事等硬实力的同时,大力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建设,弘扬儒家文化中的优良传统,促进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以提高我国国民形象的魅力和国家的国际威信力,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
一、软实力、文化软实力的内涵
近年来,软实力这个概念在世界上颇为流行,其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表现得越来越重要,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在国际竞争力中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
“软实力”这个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治学院院长约瑟夫.奈教授在20世纪80年代末提出来的。他于1990年在《政治学季刊》、《外交政策》等杂志上发表了《变化中的世界力量的本质》、《软实力》等论文,并出版了《美国定能领到世界吗?》一书,介绍了软实力的概念和其在当今世界的重要作用。约瑟夫.奈认为,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包括硬实力和软实力两个方面。其中,硬实力主要包括经济、科技、军事等力量,而软实力则包括文化、价值观、意识形态、民族凝聚力等要素。他把软实力定义为“通过吸引,而不是以强迫或收买等手段来达到你想要达到的目的的能力。”也就是说,当一个国家想要其他国家以自己为榜样,向自己学习,谋求其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那就必须用自己合理的制度、深厚的文化、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来提升自己的亲和力和感召力,以此来吸引别国来仿效学习,而不是用经济制裁、武装力量或给予一些利益来强迫、引诱别国来学习。因为只有通过其魅力的吸引和感召才是能使其在国际地位中占据优势的唯一持久的影响力。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软实力的主要来源就是文化的吸引力,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感召力。所以,在构成软实力的各要素中,文化要素占据了主导性的地位,可以说,文化软实力就是软实力的核心部分。
所谓“文化软实力”指的就是“依靠文化、价值观念等建造出来的无形影响力,它对人的行为和社会价值取向的影响是根本性、长期性、广泛性的。”正因为文化软实力的影响和作用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变得越来越重要,世界各国也都对其引起了重视,可以说如果想要在国际上占据地位、获得主动,大力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已成为关键所在。
二、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现状和所面临的挑战
我国是一个文化大国,在悠悠五千年的历史文明长河中创造出了辉煌灿烂的文化。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国际竞争力日益激烈的今天,我国仍十分重视文化软实力的建设。在党的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在明确指出“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要求。这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当今时代发展趋势和我国文化发展方位的科学把握,显示了我们党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软实力、创造力和影响力的信心和决心,表明了我们党对文化软实力在整个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及作用达到了一个全新的认识水平。
虽然我们党始终强调文化的重要作用,使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文化的对外传播中,中国已与俄罗斯、法国等多个国家相互举办了文化年活动,并在全世界的一百多个国家里建立了孔子学院,这极大的弘扬了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了我国文化事业的进一步繁荣。但我们在看到经过这些年的努力所结出的硕果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建设所面临的很多问题和挑战。
第一,我国文化体制改革落后,文化创新能力明显薄弱。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必须建立在科学、合理的文化体制的基础上,良好的文化体制是文化创新的基本保证。而我国现行的文化体制是各种文化单位均由国家长期统一管理,各种节目也都由国家统一审核,其结果往往造成很多节目过于注重形式,以意识形态方面为主的宣传内容太多,缺乏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形式。这种状况就使得各文化单位缺乏主动性、竞争性和创造性,不利于文化作品的推陈出新,缺乏应有的活力,也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在对外的文化传播方面,往往只能宣传我国古典的文化,而体现中国当代发展,反映中国当代文化的东西越来越少,这说明中国文化原创能力的弱化,使得我国在引领世界文化发展潮流,影响人类思想观念变革上的影响力大为下降。这与我国作为一个世界大国所应具有的文化软实力的地位相比还有相当大的距离。
第二,我国文化软实力与硬实力的发展相比,存在着严重不均衡的现象。我国文化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经济的发展水平。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创造了震惊世界的经济奇迹,国民经济保持了年均9.7%的快速增长率,经济总量已达到世界第三位。而相比之下,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发展却比较缓慢。“按照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当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时,就进入文化消费的快速启动阶段;当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这个门槛时,人们对文化的消费则进入快速增长阶段”。虽然目前各地政府都加大了对文化的投入力度,但是投入的增长幅度任然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速度,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所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投入到文化产业中的比重任然较低,使得我国在文化方面的影响力远不及经济和贸易发展对世界的影响力,还没有从一个文化大国转变为一个文化强国。
第三,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存在较大的文化贸易逆差。文化产品的出口量是衡量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指标。虽然我国的商品已遍及全球,“中国制造”可以说已成为中国的一张名片,但我们要看到,在“中国制造”的背后却看不到中国的文化。中国虽然是世界第三大贸易国,但在世界众多大品牌中却很难寻觅到中国品牌的身影;虽然“我们今天有能力创造占世界20%的冰箱,30%的洗衣机,50%的摩托车,55%的电视,75%的钟表,80%的拖拉机,90%的打火机和纽扣,但不能忘记的是,中国制造出口的每一台显示器都标示着:Intel inside。”尽管我国的制造业规模宏大,但其高额利润被西方发达国家赚走,而我国却仅仅是世界的低端加工厂。尤其应该引起我们注意的是,这种贸易逆差已经反映到思想价值观念的文化产品上。西方发达国家通过图书、文艺、影视等领域将意识形态和文化价值观输送到我国,进行潜移默化的渗透,这对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来说,无疑会带来许多负面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对此有一个清醒和正确的认识,尽量缩小与西方发达国家在文化贸易逆差上的差距。
第四,我国传统文化资源的浪费现象严重。在我国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长河中,积累了许多具有丰厚文化底蕴的文化遗产和资源,但我们对这些优秀的文化遗产和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没有跟上。一方面,我国许多文化资源长期处于一种静止的状态,许多文化成果无人问津,没有引起国人所应有的重视;许多具有丰厚文化底蕴的古老建筑因盲目追求城市的扩建而被人为的破坏,许多文物古迹已不复存在,只能通过照片和博物馆的文献来追忆其往日的辉煌。这对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的践踏不得不让人感到惋惜和痛心。另一方面,在日趋激烈的国际文化竞争中,我国的文化资源优势还没有转变为文化竞争优势,甚至我们常常惊讶地发现,我国许多宝贵的文化资源竟然轻而易举地被别国拿去,赋予了别国的价值观。从美国拍摄的动画片《花木兰》、《功夫熊猫》到日本开发的具有中国风格的游戏软件,再到韩国申报“端午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中国大量的优秀文化正在被别国不断的惨适合侵占,如果不对此加以重视和保护,我们以拥有五千年文化的自豪感必将逐步消失。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