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三死”是咎由自取的
2015年6月16日
孔子说:“人有三死,而非其命也(不是命中注定的),行己自取也(而是咎由自取的)。”这就是孔子提出的“三非命”之说。
其一,“夫寝处不时,饮食不节,逸劳过度,疾共杀之”。此种“非命”,是因为起居没按时间规律,饮食不加以节制,逸与劳均过了度,所以疾病并起而将人杀死了。这种人是最多的。不要以为生病死亡就是寿终正寝,其实因这种情况患病而死亡也是非正常死亡。
其二,“居下位而上干(触犯)其君,嗜欲无厌而求不止者,刑共杀之”。此种“非命”,是因为身居下位,却以下犯上,贪得无厌,随心所欲的人,犯了法,被刑罚所杀。
其三,“以少犯众,以弱侮强,忿怒不类(不合情理),动不量力者,兵共杀之。”此种“非命”,是动不动就怒气冲天,以少与弱去冒犯众与强,愤怒得不伦不类,行动又自不量力,故招来兵械等的杀害。
时至今日,每天死于“非命”的很多很多,诸如自杀、车祸、矿难、吸毒、自然灾害等,不知其数。生命可贵,人当惜之,再惜之!
那么,怎样才能避免这“三非命”,获得长寿呢?孔子说:“此三者,死非命也,人自取之。若夫智士仁人,将(役使,使用)身有节(节制),动静以义(道义、适宜),喜怒以时(适合其时),无害其性(性情),虽得其寿焉,不亦可乎?”因此,要长寿就要做到以下几点:“将身有节”、“动静以义”、“喜怒以时”、“无害其性”。如此必定长寿。然而非智者、非仁者是不能做到的,因此说“智者寿”、“仁者寿”!
孔子这样说了,自己也这样做了,因此他能在那个时候活到古稀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