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清楚请点击这里
爱心许愿墙
我的族谱
百家姓
吉凶查询,农历,阴历

民 族 和 睦

2011年04月21日

          中国历史上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有相互生活在一起的历史和传统。各民族之间是否和睦相处,直接关系到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经济振兴和人民幸福。 

       民族,是一个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及表现于共同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比较稳定的社会共同体,或人们共同体。民族,并不是一有人类就有的,而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了一定阶段才产生的。人类最早的社会集团是原始群,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的需要,按血缘关系结成稳定的集体——氏族。继而几个亲缘氏族又结合成较大的族群——部落。由于社会的进一步分工,又以地缘关系结合成规模更大的共同体——民族。民族形成的过程,实际上是民族语言、民族心理、民族精神、民族经济生活习俗,即民族文化、民族特征形成的过程。民族形成之后,各民族在共同发展繁荣的过程中,相互接触交往,相互学习认同,共同性越来越多,差异性越来越小,民族同化、民族融合的因素逐渐增加,最终达到民族差别消失,人类恢复到无民族差别的状态。
 
       中华民族,是中国各民族的总称。“中华”一词,与“中国”、“华夏”相通,兼有族名、国名等多重含义。历史上曾专指汉族,至近代泛指中国境内的一切民族。中国自古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数千年来,曾有许多民族活跃在中华各个时期的历史舞台上。经过长期的分化、融合和发展变化,最终形成今天的一体多元、各民族和睦相处的中华民族大家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经过民族识别,中华民族包括: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赫哲族、高山族等56个民族。共有129533万人,其中汉族人口最多,有115940万人,占总人口的91.59%。少数民族10643万人,仅占总人口的8.41%  (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从分布来看,汉族聚居中原,遍布全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边疆地区。56个民族和睦相处,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
    
       从历史发展看,民族关系的发展表现出两种不同的趋势:在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统治集团为了维护他们的统治和既得利益,总是转移民族内部阶级压迫的视线,经常挑起民族纠纷,唆使各民族互相残杀,以实行其民族压迫剥削政策,从而造成一些民族之间的不平等、隔阂和仇怨。在社会主义社会,由于从根本上铲除了产生民族压迫的政治和经济基础,民族间的关系已经变成了各民族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新中国建立之初,毛泽东同志深刻地指出:“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 在我国,各民族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已经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民族团结是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我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的前途命运与祖国的前途命运始终紧密联系在一起。尽管中国历史上也曾出现过若干次分裂的局面,但都是短暂的,最后总是归于统一。国家统一始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符合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得到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
       6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民族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共同当家作主,建立了平等、团结、互助的民族关系,实现了空前的民族大团结。但是,大好形势下也存着在一些影响民族关系和谐的因素,譬如:由于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民族隔阂、偏见和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以及风俗习惯不同等原因,民族间时而发生一些误会、矛盾或磨擦;特别值得警惕的是,国际敌对势力对我国实行“西化”和“分化”的政治图谋一刻也没有放松,与国内民族分裂势力遥相呼应,处心积虑地利用所谓民族、宗教、人权等问题,加紧对我进行渗透、分裂、破坏和颠覆活动。发生在拉萨的“3.14”事件和乌鲁木齐的“7.5”事件再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这些事情处理得不好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前东欧各国和苏联由于处理民族宗教问题严重失误,造成了民族分裂、国家解体的惨重教训不可不汲取。事实证明,民族团结是关系祖国统一、领土完整、国家长治久安的大事。因此,我们绝不能掉以轻心,必须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大力加强民族团结,全力维护国家统一,坚决反对任何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分裂的阴谋活动。
 
       民族团结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综合国力的必然要求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有力量。民族团结形成的力量,既是民族向心力、凝聚力的重要体现,也极大地影响着综合国力。在综合国力构成中,经济、科技和军事实力固然属于重要因素,但没有民族团结所凝聚的力量来贯穿,终究形不成合力,形不成强大的国力。经过60年发展,我国综合国力大大增强,这与我国各族人民大团结产生的巨大力量有着密切关系。同时,民族自治地方占国土总面积的64%,蕴藏着支撑中华民族可持续发展不可缺少的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丰富多彩的社会人文资源;西部和边疆绝大部分地区都是少数民族聚居区,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不断加强民族团结、增强民族凝聚力,始终是关系中华民族核心利益的根本要求,是关系到综合国力持续提升的重要基础。
 
       民族团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不懈追求的目标。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根本动力来自全国各族人民。只有各民族大团结,各族人民共同当家作主,才能把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热情和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使一切物质的和精神的、现实的和潜在的能量竞相迸发出来,从而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真正变为现实。经过60年艰苦奋斗,中华民族迎来了伟大复兴的曙光,靠的就是全国各族人民精诚团结、万众一心、共同奋斗。
 
        民族团结是牢牢把握重要发展机遇期的客观需要
 
       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面临着重要战略机遇期。这既是黄金发展期,也是矛盾凸显期。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民族团结是福,民族分裂是祸。祖国的发展离不开亲如一家的民族和睦,离不开坚如磐石的民族团结。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要牢牢抓住并切实用好当前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就必须保持安定团结,必须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把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团结起来,把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调动起来,把各民族的力量凝聚起来。
 
       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指导,制定和实施了正确的民族政策,开创了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我国的民族政策主要包括: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政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改革政策,加快发展少数民族经济建设政策,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政策,少数民族人口政策,尊重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政策,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政策,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等等。
       胡锦涛同志深刻指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其中平等是基石,团结是主线,互助是保障,和谐是本质。党的民族政策是民族团结的生命线,必须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各族人民要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合作、互相帮助,不断巩固和发展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保证了各民族的团结、平等、和睦相处,各民族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所享有的权利都是一样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保证了各民族之间的和睦相处。
       切实做好民族团结工作
 
       各族干部和群众要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不断增强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自觉性,不断增强维护民族团结的责任感。要在全社会形成以维护民族团结为荣、以危害民族团结为耻的良好氛围。同时,民族团结要从中小学教育抓起,作为必修课程认真学好,使青少年懂得“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才是全国各民族共同的最高利益”;认识“国家分裂,民族纷争,则丧权辱国,人民遭殃”的历史教训。使民族团结和睦的意识深深植根于青少年的心灵,把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长治久安的使命一代代传下去。
       当代中国的民族关系问题,归根结底是发展问题。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要使生产发展起来,人民富裕起来”,“只有这件事办好了,才能巩固民族团结”。为了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改变其贫困落后面貌,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国家做出了沿边开放、西部大开发战略、“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等一系列重大决策,配套出台了一系列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优惠扶持政策。这些政策的实施,带来了民族地区大发展、少数民族生活大改善、民族团结大巩固的生动局面。因此我们必须集中精力谋发展,进一步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繁荣,使民族团结不断得到加强和巩固。
       中华民族大家庭里汉族占绝大多数,在加强民族团结上,汉族应更谦恭礼让一些,对少数民族兄弟,除了在政治保证平等、经济上给予帮助外,在民族风俗习惯上时刻给予尊重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风俗习惯是构成民族特点和民族差异的重要标志,尊重民族风俗习惯,就是尊重民族感情,这是民族关系最敏感的问题。许多民族纠纷往往发生在不尊重民族风俗习惯上。因此,社会各类生产经营者,交通、宾馆、饭店、商店服务行业,以及教育、医疗卫生、劳动就业、城市管理等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部门,都要严格执行民族政策,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不得生产经营含有歧视、侮辱少数民族的产品,严防伤害民族感情、损害民族团结的情况发生。
       当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进程中,民族问题面临多种因素交织复杂而多变的新特点:如,经济因素与政治因素紧密交织在一起;历史问题与现实问题交织在一起;民族因素与宗教因素交织在一起;城市与农牧区民族问题交织在一起;产生民族问题的国内因素与国际因素相互交织在一起,等等。国外敌对势力和国内民族分裂主义分子,往往利用民族问题这些复杂性和新特点,内外勾结兴风作浪,挑起民族矛盾,妄图分裂中国的统一。他们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敌人,对他们必须旗帜鲜明、针锋相对地进行斗争,依法严惩,坚决进行打击,毫不留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