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清楚请点击这里
爱心许愿墙
我的族谱
百家姓
吉凶查询,农历,阴历

    市民声音 

  公共场合大声打电话的人没修养 

  沈阳市和平区居民孙女士认为,在会议中、和别人洽谈的时候,最好的方式还是把手机关掉,起码也要调到振动状态。这样既显示出对别人的尊重,又不会打断发话者的思路。那种在会场上铃声不断的人,好像要向周围人证明自己“业务很忙”,是个大人物,想因此获得别人的尊重,但在周围人看来,这却是缺少修养的一种表现。 

  “个性”铃声和彩铃有个性没文化 

  “把手机铃声设得很怪,比如那个 ‘主人,你怎么还不接电话啊,想累死我啊’,很讨厌,你自己觉得好,不见得别人也喜欢,想显得与众不同,其实就是没文化。 ” 

  市民张雪在反感“个性”手机铃声的同时,也很反感接通前的彩铃。“彩铃最初是为了减少打电话的人等待焦躁才设置的,但有的彩铃特别吵,很容易影响打电话人的思路。 ”例如有一款彩铃是:“我就不接你电话,不接不接你电话”,就很容易让打电话的人产生负面情绪。彩铃应当符合大众的审美标准,最好不用过于私人化或娱乐化的音乐和声响。 

  专家评析 

  不能用粗犷豪放的地域文化特色给不文明找借口 

  沈阳师范大学社会学院院长刘平教授认为,手机礼仪虽然是新生事物,但同样与公共道德和传统文化的教育有关。从我国“五四”运动以后的历史来看,“大声宣扬”这种民族习惯是有社会历史原因的。而西方礼仪的形成,有现代组织的规章纪律约束,也有宗教习惯在其中,更多的是把这种组织规范和宗教规范延伸到其他情况和场合。另外,南方人柔和,北方人粗犷豪放,公共场所大声打电话的多为北方人,这也是一种地域特点。但是,地域文化绝不是不文明的理由和根据。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蒋建荣副教授认为,大部分人在相对更加文明优雅的环境中,是可以对一些文明习惯接受并遵守的。手机铃声乱响,主要是人们对外在环境负责任的心态没有到位,77%的人对这种行为表示了反感,更说明了一种对文明行为的向往。比如会议中忽然有某人手机响了,他是会有歉意的表情的。优秀是一种习惯,习惯是要养成的。在这方面政府是有责任的,比如设置一定的程序和提醒语。向善向美,是大多数人的追求。 (据辽宁日报 记者 关艳玲)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