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清楚请点击这里
爱心许愿墙
我的族谱
百家姓
吉凶查询,农历,阴历

帮宝宝baby顺利度过“入园焦虑期”

2011年08月24日

    9月1日,又有一批年满3岁的宝宝要开始人生的新阶段———幼儿园生活了。第一次离开家人的怀抱,进入集体生活,别说宝宝会焦虑,妈妈们一时都难以适应。除了担心宝宝哭闹外,许多妈妈还担心孩子一进入幼儿园就接二连三生病,陷入“入园病”的怪圈。如何帮助宝宝做足准备,减少“入园焦虑”?

  “入园病”大多是适应性心理问题

  很多人的印象中,孩子在家身体好好的,一去幼儿园就接连不断地生病。常人以为可能是宝宝在幼儿园接触其他的小朋友多了,传染各种病原体的机会也就多了,患病的风险就会相应增大,因此,许多家长对孩子入园非常担心,并且还将这种担心的情绪传染给孩子。广东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专业委员会主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理咨询门诊的邱鸿钟教授认为,其实幼儿害怕或不愿意上幼儿园的“入园病”大多是适应性不良的心理问题。当宝宝从一个被精心照顾、一切以自己为中心的家庭环境进入到集体生活的环境后,不仅饮食起居习惯、交往伙伴、行为管理者等多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且自己不再是被关注的中心,这时孩子的心理一时不能适应,会感到孤独无助,或某种不安全感,于是,哭闹、生病,不愿意上幼儿园等反应也就随之产生了。

  孩子入园也是对妈妈的一种心理考验

  邱鸿钟教授认为,如果把断奶比作为孩子的第一次心理断乳的话,那么,入园可以看做为孩子人生的第二次“心理断乳”,孩子入园对妈妈也是一次心理上的考验。入园第一天,当宝宝看到妈妈离开就大哭起来:“我要妈妈,我要妈妈!”经常是宝宝在幼儿园里哭,妈妈在幼儿园外落泪。然而,孩子迟早总是要与父母相对分离和逐渐长大的,因此,父母对孩子入园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调整好自己的情绪,有时候需要狠狠心,果断转身离去,用自己的坚定帮助孩子度过这段分离焦虑期。如果妈妈意志不够坚强,心疼孩子的哭泣,一见孩子哭闹就迁就孩子,不送幼儿园,那么,孩子对父母的依赖性不仅不能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少,而且孩子的心理成熟就会很迟很慢,为了孩子的成长,母子的暂时分离对孩子是一种锻炼,父母一定要坚定信念,相信宝宝自己能行,对宝宝也要给予正面的鼓励。

  入园前要做足功课

  除了孩子出现“入园焦虑”时妈妈要从容面对,其实在孩子入园前妈妈可以做些准备工作,功课做得越足,孩子入园后适应得越快。妈妈可以提前带孩子参观幼儿园(哪怕是从外围),熟悉环境,和孩子一起愉快地畅想未来在幼儿园将有的快乐时光,培养孩子对幼儿园的好感。还可以多带孩子去游乐场,或有孩子的同事朋友家,让孩子习惯接触陌生的孩子,也学着适应接纳陌生的小朋友,与他们一起游戏、互动,甚至学习应对和陌生小朋友的争执与冲突。调整孩子的起居与幼儿园的作息时间一致,比如晚上早睡,中午午睡,自己吃饭,上厕所等。避免入园后,孩子同时面对多种改变而难以应对的情况发生。

  资深妈咪的经验

  入园前的准备一:角色扮演

  和宝宝用布公仔一起玩幼儿园校园生活的游戏,每个布公仔代表幼儿园里的一个小朋友,当然自家宝宝也是其中一个。角色扮演游戏从爸爸妈妈在家里带宝宝到幼儿园上课开始,到在幼儿园玩游戏,到吃午餐,到睡午觉,到接回来家里,有时宝宝之间会很合作,一起打球,有时宝宝之间会发生争吵。让宝宝尽早熟悉幼儿园一天的生活。

  入园前的准备二:看绘本

  宝宝都喜欢色彩斑斓的绘本,很多绘本是以幼儿园的生活为主题的,不妨让孩子看看。比如《小兔汤姆成长的烦恼图画书》,里面有一本《汤姆上幼儿园》,细致地描述了汤姆上幼儿园前担忧、害怕的心理活动。直至真正地到了幼儿园上学,原来幼儿园的生活是很多姿多彩的,重点是放学后妈妈就会在幼儿园门口等汤姆。另外一本是《汤姆挨罚》,它讲述了汤姆因为任性而被老师罚单独坐开,可以使宝宝明白任性不是好的行为。

  入园前的准备三:和未来同学交朋友

  知道哪个小朋友会是宝宝未来的同班同学,不妨先带宝宝和这个小朋友多在一起玩,让他们彼此熟悉,成为朋友。这样进入幼儿园后,宝宝不会觉得一切都是陌生的,陌生的环境、陌生的老师、陌生的同学。有一个好朋友在其中,会给孩子更多安全感,有利于两个孩子顺利度过“入园焦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