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清楚请点击这里
爱心许愿墙
我的族谱
百家姓
吉凶查询,农历,阴历

“打到你不敢”无助孩子从根本上改变坏习惯

2014年07月04日

    孩子的坏习惯是由哪些不当的教育方式造成的?家长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予以纠正?不听说教的孩子能不能打?有网友认为,孩子的缺点和过错绝大部分源于父母疏于管教,对于已经养成坏习惯又不听说教的孩子可以采取适当的体罚。也有网友认为,以“为孩子好”为出发点的体罚本质上还是对孩子权利的侵犯,特别是大多数情况下父母打孩子是出于气愤而发泄情绪的行为,教育孩子还需家长加强与孩子的沟通。还有一些网友提出,对“适度”的体罚和造成严重伤害的体罚应区别看待,单纯禁止体罚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但也要最大限度地保证孩子不受到伤害。

  无原则的溺爱和粗暴打骂都会使孩子失去正向成长的动力

  亲子教育专家陈禾表示,如果是2岁的幼儿打人,是因为他要借助这种方式表达在语言上暂时无法清楚表述的想法和意图。但孩子从幼时作为身体语言的打人到长大一些后恶意的打人,这个发展过程既有家长无原则的溺爱和不顾及孩子感受、粗暴管教的原因,也有电视节目和电玩暴力内容的影响,还有家长过度强调学业成绩而忽略孩子情绪智能发展的原因。在这些因素影响下,孩子失去了正向成长的动力,经常陷在负面情绪下,没有了自制力,打人骂人也就习以为常。

  改正孩子的坏习惯,家长要耐心听孩子说话

  该如何改变孩子已养成的坏习惯?有网友说,对老在同样问题上犯错的孩子适当惩罚是必要的,要让孩子知道犯规就要付出代价。还有网友提到,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纠正孩子的习惯先要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榜样。网友“荣辱鉴定师”说,家长需要提高自身素质,要同孩子一起观察世界、分析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从小培养孩子的理性思考能力。

  陈禾主张,改变孩子的坏习惯应从本身的成长教育着手,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同时,家长要耐心听孩子说话,了解孩子真正要表达的需求,使孩子建立对家长的信任,使亲子沟通越来越顺畅。

  超七成网友表示“打过孩子”

  孩子犯错不听说教,家长能不能打?在相关调查中,超六成投票网友认可“爱之深,责之切”的观念,认为父母出于让孩子认识错误、克服缺点的目的而偶尔打孩子应属于合理合法的行为。其中,超过80%的网友表示曾经遭受过父母的体罚,75%的网友表示现在偶尔会采取打孩子的教育方式。

  对此,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律师张雪梅指出,家庭暴力是指行为人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其他手段,对其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伤害后果的行为。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婚姻法》和《刑法》中均有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的相关条文和司法解释。张雪梅特别提醒,在中国很多人的思想观念里,打的比较严重才算暴力,如果是轻微的体罚和管教就不是“家庭暴力”,这样是把以“管教孩子”为目的而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的暴力行为给合理化了。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明确禁止家庭暴力,轻微的家庭暴力行为也是不允许的。

  陈禾表示,教养问题不能简单地认为只针对某一个“错”去严格管教就会有效果。许多家长一看到孩子有不良行为就立刻批评责骂,而这种做法往往会引发孩子的抵触情绪,适得其反:孩子认为家长不理解他,受了委屈就要发泄,这又会火上添油,家长的打骂会随之而来。经常面对这种屈辱的孩子,即使原来十分乖巧,也会渐渐变得相信暴力,家长盛怒之下失去理智的行为也有可能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

  陈禾解释说,“管教”这个概念实际上是强调以父母为中心,孩子只能被动地接受管与教。但孩子都有个性,“打到你不敢”的压制办法,只能让孩子在家长面前不敢犯错,而并没有根本上的改变。“教导与养成”才是成长教育的正面做法。在孩子犯错时,家长首先要倾听、了解孩子的想法和动机,然后引导他认识这种行为的可能后果。在孩子对自己行为的“不适当”有了切身感受之后,再进一步引导他去找出接下来该走的路。这样的教育是以孩子为主,能让孩子主动发现自己的过失并在自主思考下做出改变。有这样的发展过程,孩子才能真正改掉错误的想法做法,顺利成长。(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