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清楚请点击这里
爱心许愿墙
我的族谱
百家姓
吉凶查询,农历,阴历

造空间让孩子“去失败”

2013年10月10日

    本期嘉宾:黄筱瀛,教育学硕士,广州市少年宫教育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长期从事幼儿综合教育、特别是艺术教育工作,荣获全国第十五届儿童书画作品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连续两年在《早期教育》(美术版)开设封底专栏,著有《成长树》、《美丽的家》、《心事瓶》等美术教案课例。

    主持人:您认为孩子需要一个空间,去软弱、去失败、去落后,家长应该在什么方面释放一个独立的空间给孩子?

    黄筱瀛:要是一个人从小没有接受过失败,他的人生在第一次经历失败的时候,落差会很大。当然不是说你故意给他制造一些挫折,但是我们自然而然就会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情,怎么努力都做不到的事情。

    主持人:那就让他做不到吧。

    黄筱瀛:是的,做不到的事情自己去接受他,你陪伴他,跟他去讲一些道理。

    主持人:我听到有一些落后是必须迎头改善的,但是有一些落后是你必须要去接受它,然后去欣赏它。

    黄筱瀛:是的。

    主持人:那么家长应该如何维护孩子的“空间”?

    黄筱瀛:其实有一些东西不用说出来的,很多时候我们身为母亲,当你的孩子受到挫折回来了,这个时候给他一个拥抱,或者给他做一个很爱吃的东西,他会收到的,他会很感激你,这种感激,我觉得对于亲子关系也有很大的帮助,他会觉得我的家是支持我的,这是不教也是一种教育。

    主持人:就是一种亲子关系,很微妙的一种东西,不是课堂的教育也不是完全的有声的去表现?

    黄筱瀛:是的,这不是一个知识的传递,这是一种人和人的交流,人和人的交流很多时候都是没声音的,通过肢体、通过一种气场去表达的。所以不用太刻意,你陪着他,默默的去表达支持,这已经是很好的了。

    主持人:关键是让他有这样的一个空间,去释放给他。

    黄筱瀛:对,如果他愿意一个人待着,你就让他一个人待着了。有的时候我们的家长也很殷勤,你是不是受到什么委屈,跟我说说。不一定的,其实我们有的时候都会这样的,我特别不开心的时候,我真不想跟人说,我想一个人待着。

    主持人:自己会消化掉那些情绪的。

    黄筱瀛:对,如果你的孩子表达出这样的意愿,我觉得也应该满足他,让他自己待一会儿。等他过了这个阶段,你再去跟他谈。

    主持人:您前面谈到孩子潜力方面,你会不会相信孩子有很多潜力,甚至反过来去影响父母的。我也听张海波讲过共育时代和后育时代,共育时代是父母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成长;后育时代就是父母会受到孩子的影响,您如何看待孩子的内在力量?

    黄筱瀛:孩子的内在力量是很强的,其实我们少年宫下学期要做一个项目,叫做“为改变而设计”。这个项目就是让孩子自己去发现自己身边的社会问题,用自己的力量去开展一些实际行动,去解决这些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很小,比如说帮爸爸戒烟,比方说让我们家省一点水。可能是很小,但是它一定得配合一个实际行动。那么我们为什么做这些事情?因为我们以前都觉得孩子的潜力都在技能方面,比如说弹琴、画画、唱歌或者学外语,但是我们会忽视孩子其实是会影响到周围的人的关系,也会影响到你怎么看待世界,也会影响到这个社会怎么运作。举个例子,很多人会说,刚才我们一开始谈有专制型的父母、权威型的父母,我们全是从一种很单向的角度,就是父母怎么影响孩子。但是其实这些年心理学发掘,父母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父母,跟他的孩子天生的个性也有关,比方说这个孩子生出来是爱哭的,他需要很多关注的,那么父母就要去回应他比较多,那么你的亲子关系互动就会多。有些孩子倾向于安静,他不怎么表达自己的情感情绪,那么父母也不会过多的逼着他说。

    其实从孩子一出生开始,他就在用他的性格来影响父母,再加上我们父母都是从比较艰苦的年代过来的,他们的消极观念难免比这一代的人多一些,所以这一代的积极能量,我觉得反过来可能可以给到他们一些正能量,就是很多事情可以改变的,我们可以行动的。我觉得90后开始到00后,以后是10后和20后都是行动力特别强的人,这一点,跟我们过去的父母有很大的差别。我觉得我们过去的父母都会深思熟虑,想得多,做得好,但是现在的孩子他们的行动力非常强,这些对于我们来说都是很大的一种触动。

    主持人:像您谈了这么多,我也是想到父母的价值观还会有这样子的影响,包括央视一位著名主持人,他介绍到他的在教育孩子不要歧视同性恋的时候会用到他自己价值观带有的,故意说不要去歧视,他们是正常的。但是在小孩纯真的眼中,他觉得这样不是正常的,你为什么一定要说强调其他的东西。他自己反而被孩子那种力量震慑到。

    黄筱瀛:对,您讲这个例子,我就想到了,我们在做“当我遇到你”的大展,特殊孩子和普通孩子的融合活动。那些父母就会跟他们说,我们的小孩看到那些特殊孩子特别害怕,所以让他们去参加,跟那些特殊孩子的融合活动,孩子会不会躲。结果到了现场之后发觉怕的是父母他们,因为在孩子身上中根本没有觉得他跟我有什么不同,尤其是六七岁之前的,五六岁、四五岁的,马上就玩到一起了,因为在他们看来都是一样的。我们大人就会说你不要伤着大,你不要骂他,小孩子没有这样的,他是真正的平等,你做得不好,我就要说你,我跟普通孩子可以争,我这里也可以争,因为我们争的目的都是一样的,一个道理。

    主持人:对,这种震撼力是蛮群体的。

    黄筱瀛:对。

    主持人:您有没有研究孩子的影响力还会对父母的关系、家庭的氛围有一些影响?

    黄筱瀛:对,其实是会有的,因为很多时候,孩子会是夫妻关系的修补,他可以融化夫妻之间的一些矛盾。在这种事情上,父母也应该有一些自觉,不是说要在孩子的面前产生矛盾,因为正常的家长都会有矛盾,但是不可以过多把夫妻的矛盾展示给孩子。

    主持人:还是要去尊重这个孩子?

    黄筱瀛:是的。(来源:金羊网《名师说家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