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清楚请点击这里
爱心许愿墙
我的族谱
百家姓
吉凶查询,农历,阴历

《女儿经》的传统文化

2012年05月22日

    我们这个年龄的人没接受过什么传统文化的教育。记得小时候每当出言不逊时,母亲就责备我:“四书五经读哪儿了?”我只是朦朦胧胧的感觉:上学读书了,就不能说粗话了。稍大些,看着我做事毛手毛脚,风风火火的,就说我“没女孩子样,会让人家笑话的。”慢慢的我也照着母亲的叮嘱,做事拿捏稳重了许多。后来,文化大革命我们批判封建主义、资本主义、修正主义,以为母亲说得那一套就是封建主义的,就应该受到批判。其实压根儿就不知道封资修究竟有什么内容,甚至连古代小孩子的启蒙读物《三字经》都不知道说些什么。后来,随着改革开放,思想解放,一些传统文化书籍的出版,零零总总对传统文化有了一些认知,感觉打小接受的母亲的教育就是传统文化。

    最近从网上看到一篇《女儿经》,本来对这个题目就没什么好印象,因为在我心里早已形成根深蒂固的看法:封建社会对妇女是不公平的,三从四德是套在女人头上的枷锁。无论对孔圣人怎么敬重,他说的“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是女同胞不能原谅的。因为以前没见过它的内容出于好奇,还是点击了,看了。不知是感觉迟钝还是理解不透,没发现多少不平等的约束。里面最有悖现代女权的几句话是:“最不孝,斩先脉,夫无嗣,劝娶妾,继宗祀,最为切。”其实这些话放在中国古代就没什么不对了。谁都知道我国古代是一个以家族为中心的农耕社会,一个家族没有男丁,在农业社会就无法立足,没有男丁,就预示这个家族的消失。妇女在这里承担的是家族传宗接代的责任,谈不到平等不平等的。当然,派生出的男人妻妾成群,骄奢淫逸与最初的传宗接代就没什么关系了。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应该是科学技术的发展,而科学技术的发展又会影响人们的观念。男女真正意义上的平等还是源于现代科技的进步,劳动强度的减弱。这就是为什么直到现在农村的计划生育要比城市困难得多,重男轻女也比城市严重。

    当看到“丈夫穷,莫生瞋,夫子贵,莫骄矜,出仕日,劝清政,抚百姓,劝宽仁,我家富,莫欺贫。”简直有些感动了。有多少贪官的落马没有一个“贤”内助呢?“妻贤夫祸少”虽然不能说丈夫作恶全由妻子引起,但一个贤惠的妻子肯定对丈夫能起很大的作用。如果我们的妇女同胞真做到丈夫贫穷不嫌弃,丈夫富贵不骄矜。这个社会就会产生许多和睦的家庭,这个社会就会安定许多,贪官也会少许多。“有儿女,不可轻,抚育大,继宗承”看来对子女的抚养教育从古至今母亲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记得有一位文化名人曾经说过:中国只因为有了那些没见识的母亲,才养出那些没见识的孩子。可见母亲对家庭对社会是多么重要。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古代的教育还是很先进的,既有启蒙读物《三字经》《千字文》,也有专门针对一个群体的《孝经》《女儿经》等等。《女儿经》里更多的是对妇女日常行为的规范,有的在今天仍有实际意义,如:勤梳洗,爱干净,公婆言,莫记恨,他家富,莫眼热,勿卿卿,道短长,孩童闹,规己子,升斗上,要公平,买物件,莫亏人,......有的在今天已经不合时宜,像:“学针线,莫懒身,勤纺织,缝衣裳,整肴馔,求丰盛,著酱醋,要调匀......”穿衣吃饭的现代化把妇女真正解放了。记得我年轻时自己孩子们的衣服、鞋都是亲手做呢!现在即使最贫困的家庭也是从商店里买来穿,女人的手巧不巧没关系了。做饭也省事了许多,不需要自己磨面,成品的半成品的应有尽有,城市里的年轻人下馆子成了常态。女人和男人一样上班工作,一样打工挣钱,一样接受教育,一样操持家务教育孩子,即使有不平等往往也是因为经济的不平等而非性别的不平等。

    既然称传统文化,肯定是相对于现代文化而言的。它产生于历史上的那个时代,有它的历史烙印,也肯定不会完全适应于现代。但一个民族一旦失去了自己的传统文化,这个民族也就没有了特点,离消亡不远了。传统文化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我们不能一提传统文化就是三从四德三妻四妾,女人的小脚男人的辫子;我们也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我们也有“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我们不能因为有糟粕,就连精华也丢掉。适应时代发展的,给我们以真善美观感的,能够提振我们民族精神的,就应该大力传承,至于“穿长袍,行大礼,争死人”不过是为了吸引眼球的商业化炒作而已,与继承传统文化是两码事了。

    对待西方文化和我们的传统文化其实是一样的道理。

    现代社会由于高科技的发展,信息化使得地球变小,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更加频繁。适应我们发展的,有利于我们社会文明进步的我们应该学习,应该拿来。有人说:“中国人拿别人的丑陋当文明,拿自己的文明当丑陋。开放了别人的文化精华没学到,自己的文化糟粕却仍然没有抛弃。美国人的当众接吻学得很快,无师自通,可中国人丑陋的裙带关系,丑陋的父权子承,无论社会公众如何抨击,一些人却永远舍不得丢弃。在美国,前总统的儿子失业了可以到福利机构领取救济金,可在中国,区政府能下发红头文件要招录副科级以上干部的子女进事业单位。美国的富翁盖茨“裸捐”了,可中国的富人除了包二奶、养偏房、买豪车、购楼盘炫耀自己的财富外,再就是让“富二代”们来到人来人往的大街上飙车,用现代化的方式来标榜自家的富有。”我虽然感觉还没有这样悲观,但总归这些丑陋的东西太吸引人眼球了,常常会使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失去信心。

    还想说《女儿经》,其实今天的妇女们大可不必去读女儿经,想嫁宝马男也不错,只是不要上电视真人秀了;想当二奶三奶也没人管的,只是别在网上晒自己了,即使自家想炫耀硬要晒在网上也是自由,网管们也别总给放在首页,那样会误导女同胞的。看女儿经,总是生出许多感慨,想起我们的传统文化还是有许多珍贵的东西需要传承,不能因为曾经落后、有过丑陋,就把好的东西也丢弃;西方文明也有垃圾,不能因为人家先进,就把丑陋的东西也一股脑儿搬来。“取其精华,取其糟粕;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这话在今天尤为实用。一个人有钱并不代表有品位,有修养;一个国家的强大崛起也要有自己的文化品牌、文化特征,有软实力的支撑!(来源: 搜狐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