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委婉语与中华民族重礼的特征
2014年02月19日
先秦典籍《左传》中的辞令极具时代特色,其中用了很多委婉语,这种委婉含蓄的语言风格体现出了中华民族重礼的传统和特征。
卑己尊人
《左传》中体现卑己尊人特点的地方很多。首先是人和人之间用特定的称谓。《左传》辞令当中,敬称和谦称名目繁多,随着谈话者的身份地位和交际场合的变化而不断变换。敬称如“君”、“吾子”、“执事”等;谦称如“寡君”、“小人”、“下臣”等。《左传·僖公三十年》烛之武退秦师的辞令中出现了多处“君”,如“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君较早的涵义为发号者、治人者,称对方为“君”突出的是他具有的权力。“执事”、“从者”和“执政”是外交场合中下级对上级的称谓,如《左传·昭公二十年》卫侯对齐公孙青曰:“草莽之中,不足以辱从者。”“执政”是以所掌政务转喻掌政务之人,突出的也是他的权力。敬称还常用“子”或“吾子”,是古代对有学问的男子的美称,如:《左传·僖公十五年》记有“二三子何其戚也!”
称呼对方用敬称,称呼自己则用谦称,例如诸侯使者与他国国君对话,自称用“孤、寡、不穀”,“孤”意思是不得众,“寡”指的是寡德,“不穀”指不善,都是一种谦称。《庄公十一年》记有:“孤实不敬,天降之灾,又以为君忧,拜命之辱”;《宣公十二年》有:“不穀不德而贪,以遇大敌,不穀之罪也”。常用的谦称还有“臣”、“下臣”等,甲骨文金文的“臣”似竖目之形,本义指奴隶。下级对上级自称臣,是用其俯首听命的象征意义以示谦。例如《哀公十五年》:“且臣闻之曰:‘事死如事生,礼也。’”“下臣”,则是比“臣”更谦卑的说法。
留有余地
《左传》辞令常用弦外之音来表达请求、假设等语气,如《左传·僖公三十三年》中,(郑穆公)使皇武子辞焉,曰:“吾子淹久于敝邑,唯是脯资、肐牵竭矣,为吾子之将行也,郑之有原圃,犹秦之有具圃也,吾子取其麋鹿,以间敝邑,若何?”以粮资缺乏为由遣逐对方来暗示已经知道对方将要来袭的企图。再如《左传·僖公四年》:“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周昭王南征楚国时在汉水被当地人设计淹死,多年后再提这事,只能回答“您还是到水边问问吧”,言外之意是与我们无关。
之所以用弦外之音,是为了避免直接说出尴尬之事,如《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释左骖,以公命赠孟明。孟明稽首曰:‘君之惠,……使归就戮于秦,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若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拜君赐。’”这里的“拜君赐”意思是回来报仇,不直接说出本意,而是留有一定的余地。又如《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晋楚城濮之战中:“子玉使斗勃请战,曰:‘请与君之士戏,君冯轼而观之,得臣与寓目焉。’晋侯使栾枝对曰:‘寡君闻命矣。楚君之惠,未之敢忘,是以在此。为大夫退,其敢当君乎?既不获命矣,敢烦大夫谓二三子:‘戒尔车乘,敬尔君事,诘朝将见。’”双方用“戏”、“观之”、“寓目”等极为含蓄的说法来谈战争。
赋诗求雅
诗词歌赋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形式。春秋时重辞尚文成为一种风尚,各国外交中温文尔雅的用诗风气是那个时代的缩影。春秋《左传》共记赋诗数十条,在哪一种礼仪中使用什么乐章,与礼仪的性质、规格,以及参加者的身份、地位等密切相关。赋诗是要追求意义的隐喻,避免直接表达的直白。如《左传·襄公二十六年》,齐侯和郑伯到晋为卫侯求情。晋侯先赋《嘉乐》以示欢迎,国景子代齐侯赋《蓼萧》,子展代郑伯赋《郑风·缁衣》,诗的内容都是赞誉晋侯,对晋表示自己的忠心,希望晋侯答应他们的请求。赋诗双方你来我往,互相应答,使针锋相对的斗争在表面上变得温情脉脉。
避讳
避讳,是在说话时避免说到犯忌讳的事物,而用别的相关的词语或说法表达。死是人们忌讳的事情,人们谈到死,经常用避讳的方式来说。《左传·隐公元年》:“遂置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黄泉”就是“死”的避讳说法。《左传·昭公七年》中的“无禄”也是死的诲饰说法。战争则意味着反目为仇,因此当时的人们也忌讳直言战争。《左传·僖公二十三年》重耳经过楚国,楚子设宴款待,席间问他如果能够回国将会怎样报答楚国。重耳回答:“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治兵”本来是指训练军队或者习武,这里是战争的讳饰说法。《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弦高)曰:‘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敢犒从者,不腆敝邑,为从者之淹,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且使遽告于郑。”这里用“步师”来委婉地代指进攻。在战争中被打败是不光彩的事,因此提及时需要避讳。《左传·宣公十二年》:“彘子以为谄,使赵括从而更之,曰:‘行人失辞。寡君使群臣迁大国之迹于郑,曰:‘无辟敌!群臣无所逃命。’”这里说的“迁大国之迹”即指将对方军队打败赶跑。再如《左传·昭公五年》里的“息师”也指打败对方军队。被对方军队俘获同样也要避免直言。《左传·成公二年》中齐景公战败欲逃,被晋军的司马韩厥追上,韩厥在准备俘虏齐景公之前,对齐景公施了君臣之礼,本来是自己聪明勇武俘虏对方,却说自己只是不小心遇上对方,并且用“陷入君地”隐喻俘虏对方的事实,淡化场面的尴尬。侵略他国是不义之举,因此,诸侯国要发动战争时都要寻找合适的借口,被侵略者也不直言。《左传·宣公十二年》:“郑伯肉袒牵羊以逆,曰:‘孤不天,不能事君,使君怀怒以及敝邑,孤之罪也。’”“怀怒以及敝邑”实际就是指侵略进攻的诲饰说法。再如《左传·僖公二十六年》“举玉趾”的意思是屈尊驾临,实际也是进攻侵略的诲饰说法。
《左传》中如此广泛地运用委婉语与当时的社会观念有着密切关系。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含蓄、温婉的特征,整个社会文化浸润在礼的氛围中,讲求仁、义、忠、信等。《左传》中的委婉语作为辞令的形式之一,集中地体现了这一特点。(来源:光明网 作者:李青苗 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