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里的一起假冒朝廷官员诈骗案
2011年07月06日

(资料图片)
浙江台州有个叫万青云的读书人,是个秀才。万秀才家里穷,想出去混吃混喝,但如果拿着秀才的头衔出去骗,只好“喝风屙烟”,喝西北风,肚子里没东西,只能拉出烟来。要骗还得有点身份,万秀才于是在没有经过教育部、人事厅批准的情况下,把自己的职位往上面撑了一撑,撑到“中书”的地步。万秀才还请裁缝做了一身“中书”的干部服,那些个商人乡绅们被他的“中书”身份和官服吓倒了,好酒好肉地招待他,日子着实不错。
中书府里被跨省缉拿
万同学一路混到苏州、江宁,认识了秦中书、高翰林、施御史,又在秦府上混吃混喝,看戏聊天。如葛优说的:“正吃着火锅看着戏”,忽然被跨省缉拿了,秦府闯进来一帮捕快,不出具任何证明,不做任何说明,就把万同学给锁到江宁县看守所去。
忽如其来的跨省缉拿,将一群没用的读书人吓得半天拿不出个主意来。谁来拿主意呢?是一个江湖侠客:凤鸣岐,人称凤四老爹。凤四爷是个“四十岁的大汉”,“两眼圆睁,双眉直竖,一部极长的乌须,垂过了胸膛……肘下挂着小刀子”,这模样,这行头,倒是武侠派头。他在秦府教武艺,此刻走出来策划危机公关,他抓住了事情的要害:此事跟秦府有没有利害关系?如果有关系,再决定我们这一方的下一步行动。
凤鸣岐一出场,就和一件跨省官司扯在一起,面对的不是恶霸狗官,却是极为纠结的人事、司法,这个靠降龙十八掌、九阴白骨爪是没用的。凤四爷亲自去了江宁县看守所,找到万同学,一席话就把这个骗子的心防给捅破了:“万先生,你的这件事,不妨实实的对我说,就有天大的事,我也可以帮衬你。说含糊话,那就罢了。”凤四大侠分明精通刑侦心理学,简短的话给了对方一个暗示:坦白就有生路,不坦白?死了都没人管。
万骗子被攻破心防,马上交代了罪行,但一交代之下,发现案情很复杂。原来,万青云在台州时,对外还是秀才身份,和当地的苗总兵有来往,苗总兵如今下了大狱,他与万秀才来往的书信都被搜了出来。与犯法官吏来往,这就是浙江台州跨省缉拿他的理由。但问题是,台州那边通缉的是万秀才,可江宁这边看守所写的身份却是万中书,身份的矛盾就将他冒充朝廷命官的罪行无意中给抖了出来。前面的罪尚可,后面的罪就“吃不起了”。
潜规则:“有了钱,就是官”
何等棘手的案件,何等棘手的案情。老江湖凤四爷却很快清理出应对的方案:
一,将错就错,将假中书变成真中书。这场官司的成败就如凤四爷说的:“假官就输,真官就不输。”但假中书怎样变成真中书呢?得找关系。凤四爷马上找到秦中书,万青云是从秦府捉拿的,到时候案情汇报上肯定会写上捉拿地点,就算控方不起诉秦府,但光是案情描述的这一点就够秦中书喝一壶的了。真中书和假中书是一条线上的蚱蜢,凤四爷说:“他的官司不输,你的身家不破”,你是国家干部,却从你家拉走一个通缉犯,这会有什么下场,想都不用想!
要改变干部身份,就得改档案,档案里说你是干部,你就是干部。但成为干部总得有个途径,途径最可靠的是保送,那时候叫“保举”,秦中书急坏了,说保送也来不及了。还是凤四爷淡定,他说了一句:“有了钱,就是官”。于是找到当时在同一地点吃饭的施御史,先替万秀才垫钱打点,于是靠着施御史、高翰林的关系和人脉,创造出官员录取奇迹:这边犯人还没上路,那边档案就改了,还真的成真“中书”了。
二,与犯法官吏来往的那些图书,全都揽到他凤鸣岐身上,说是凤鸣岐刻印的。凤鸣岐拿什么去抵挡?有两样:过硬功夫和江湖地位。凤四爷随着万青云和差佬来到台州,台州府听了万青云的招供,就大刑伺候凤四爷,不想凤四爷有“金钟罩铁布衫”的功夫,那些刑具被他的硬气功一根根弄断了,受刑人却毫发无损。台州的父母官祁老爷很是纠结,于是上报上司抚军。
祁大人不懂江湖,抚军却懂江湖,凤四爷的江湖地位优势此刻显示了出来,抚军吩咐一句“从宽办结”,凤鸣岐与万青云就这么释放了。
武侠的能耐有多大,如《儒林外史》所言:“这一场焰腾腾的官事,却被凤四老爹一瓢冷水泼息。”
点评:凤四老爹策划做假档案,假官变真官,这一系列行径与其说是武侠行径,不如说是帮闲行径。在这里赞的不是凤四爷本身的行事,赞的是《儒林外史》高超的艺术手法,通过江湖武侠的视角,对当时的官僚人事制度作一次带有传奇色彩的扫描。一句“有钱了,就是官”,将潜规则全说尽了。
以武侠来演绎官场文化,吴敬梓是第一人。(文/刘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