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清楚请点击这里
爱心许愿墙
我的族谱
百家姓
吉凶查询,农历,阴历

姜太公钓鱼台位于陕西省宝鸡市东南40公里处的蟠溪河上,南依秦岭,北望渭水,古柏叠翠,景色绮丽。

“姜太公钓鱼”的故事

 姜子牙究竟有什么经历呢?我们先来看看“姜太公钓鱼”的故事。我们开篇说到,三千多年前的渭水河边,白发苍苍的姜子牙,手持特制的直钩钓鱼,引来众多好事者围观。

 人们看到此情此景,都觉着很滑稽,纷纷议论道:这个人啊,不是疯了,就是脑子进水了。老姜搞笑的举止,不胫而走,一时间成为街头巷尾的热点话题。这就好比今天微博的头条,那传播的力度是相当地强大。很快,这个事情就在渭水一带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渭水一带,是周族部落的地盘。当时周族部落的首领姓姬,名叫姬昌,后来被尊称为周文王,他是一位非常贤明的领导人。他见商纣王暴虐无道,就积极发展势力,广招人才,准备推翻商朝。

 周文王广招人才的办法和别人不一样。他不只是大肆宣传说我广纳人才,有本事的人都到我这里来吧!然后坐在“办公室”里,等着人才上门。而是主动下基层,深入民间,寻访人才。

 有一天,周文王访求贤才,来到了渭水边,听说了直钩钓鱼的怪事,他认定这位老者不是凡人,就在渔夫们的指点下,找到了姜子牙。周文王和姜子牙一聊,果然发现姜子牙谈吐不凡,极有见识。

 周文王非常高兴,说:“我听我的祖父讲,‘将来一定有非凡的圣人到我们这里来,他一来,我们将托他的福而兴盛’。您老人家大概就是我们天天想、夜夜盼的那个人吧?”我猜想,这个时候,姜子牙可能会说:“正是在下!”于是周文王就把姜子牙拜为军师,尊称他为“太公望”。意思是我们所期望的老人或者说能够给我们带来希望的老人。后来,人们之所以叫姜子牙为“姜太公”,就是从“太公望”这个称呼来的。

 姜子牙确实是一个满腹经纶、博学多才的人才,这没问题。但是,既然周文王求贤若渴,姜子牙也想投奔周文王,那么姜子牙来一个毛遂自荐、直接求见周文王不行吗?为什么他偏偏要跑到河边,用直钩钓鱼这样的怪招,来吸引周文王呢?

 这应该与姜子牙的出身,还有他早年的经历,都有很大关系。

 姜子牙早年是干什么的呢?不少文献都说姜子牙是一个普通的平民百姓,曾经在商朝的首都朝歌等地,当过小商小贩,甚至还干过杀猪宰牛之类的杂活。

 例如,屈原《离骚》说:“吕望之鼓刀兮,遭周文而得举。”吕望,就是姜太公。“鼓刀”,就是挥舞着屠刀,杀猪宰牛。屈原的这两句话是说,姜子牙曾经当过杀猪宰牛的,虽然身怀绝技,但是怀才不遇,直到遇见了周文王,才得到重用。按照屈原的说法,姜子牙曾经当过屠户。

 但是,另外一些材料,和屈原的说法不太一样。《尉缭子》则说:“太公望年七十,屠牛朝歌,卖食盟津,过七十余年而主不听,人谓之狂夫也。”按照这个说法,姜子牙不仅在朝歌当过杀猪宰牛的,而且在盟津摆摊卖过吃的。那么,姜子牙先生还练过地摊,而且,屠牛、摆摊的时候精神还不大正常,疯疯癫癫的,所以人们称他为狂夫。

 另外,《盐铁论·颂贤》记载“太公贫困,负贩于朝歌”。“负贩”,就是背着东西,走街串巷,做小买卖。大概就是货郎。

 这三种说法,杀猪宰牛也好,摆摊卖吃的也罢,还有走街串巷的货郎,究竟哪种说法对呢?我们也难以确定。恐怕,这些活儿,姜子牙很可能都干过。这些事情虽然略有差别,但总的来说,都是属于小商小贩,性质都差不多。

 姜子牙满腹经纶、博学多才。按我们今天的想法,他有那么大的本事,如果稍微用点心,应该不愁发不了大财。可是他为什么长期穷困潦倒呢?这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

 就客观原因来说,夏商周三朝是奴隶制王朝,当时在工商业方面,实行的是“工商食官”的制度。所谓“工商食官”,就是大规模的手工业商品生产是被奴隶主贵族把持的,大规模的商业贸易也被奴隶主贵族所控制,事实上也只有奴隶主贵族才有财力来经营大规模的商品生产和商业贸易。普通老百姓要想从事工商业,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条路是投靠奴隶主,供他们驱使,充当为奴隶主赚钱的工具。另一条路是从事奴隶主不屑于干的小商小贩,赚一点蝇头小利。“工商食官”是当时的制度,姜子牙本事再大,也没有办法改变这种社会制度,所以只能赚点小钱了。

 就主观原因来说,姜子牙的志向不是个人发财致富,而是有着远大的政治抱负,一直想着投身政治,干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但是,商朝末年,政治黑暗,上有昏君当国,下有奸臣当道,姜子牙不愿意与这些昏君奸臣们同流合污。结果,头发都熬白了,也没有遇到施展才华的机会。只好流落民间,受穷了。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