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恩网和梧州市文明办等联合开展绿色殡葬文明祭祀活动
2011年04月06日
一束花,一杯茶,无限追思尽表达。4月5日,大恩网和广西梧州市文明办、民政局、团市委等单位、团体在梧州市仙风山墓园联合开展绿色殡葬文明祭祀活动,受到市民的关注和欢迎。
当天一大早,祭祖的市民陆续从四面八方前往仙风山墓园。川流不息的祭祀人流使墓园接待工作始终处于超负荷运转的状态,滞留人数最多时超过一万人。据墓园管理人员统计,当天前往祭拜的总人数超过了四万。
“绿色殡葬文明祭祀”活动包括“绿色殡葬文明祭祀万人签名”和“纸钱换鲜花”两项活动,得到了各界群众的追捧。参与活动的大恩网工作人员以及梧州市的青年志愿者们在现场忙的不亦乐乎,有的为市民将纸钱兑换鲜花,有的向市民演示网上祭祀的形式,并为市民注册开通服务窗口,有的接待市民在“绿色殡葬、文明祭祀” 的横幅上签名。许多群众十分乐意减少传统祭品,而采用鲜花祭祀、网上祭祀的形式。市民李女士当天手捧着一束鲜花来到墓园祭拜先人,她说,家人理解并支持文明祭祀,平日里,家人已经不上香,也不烧纸钱祭拜先人了,但大家都以虔诚的心去追思、感恩先人。70高龄的市民李伯也表示,文明祭祀以节俭的方式寄托哀思,不在山头、林地烧纸钱和冥币,既不污染环境,也可杜绝火灾隐患,值得提倡。 梧州市文明办的负责人表示,去年梧州市就首次开展“纸钱换鲜花”活动,共准备了2000支菊花,用了差不多一个上午,才把鲜花换完。今年准备的3000支菊花,仅一个小时就全部换了出去。“携带鲜花祭祀的群众多了,鞭炮声也比往年明显稀疏了,市民的文明、绿色祭祀意识提高了许多。”该负责人说。

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轻点鼠标就可以祭祀先人,网络祭祀作为一种文明低碳祭祀模式,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据大恩网负责人介绍,从去年开始,大恩网就和梧州市仙风山墓园联手筹办网络祭祀平台。今年清明前夕,大恩网与互联网连接后,市民可以登陆大恩网,在网上祭扫安葬在仙风山墓园的先人。记者在现场看到,网络实景祭拜界面呈现与真实园区无异的场景,而界面上罗列的祭品应有尽有,更设置了给先人留言或者送祝福卡等祭拜模式。连日来,在大恩网上注册开通网上祭祀的群众多达数百人。其中不少是在北京、上海、广东和广西区内各地工作的人,还有远在美国的华人也注册开通了网上祭祀。完成网站注册的市民霍女士说,注册网上祭祀,一方面是个人对网络比较有兴趣,另一方面是有几个亲戚在外地工作,不能在清明节假期回梧州参加拜祭,开通网上祭祀后,大家可以通过网络表达一份心意。市民麦女士也说,网上祭祀确实解决了不少人的困难,她家有不少住在外地的亲戚,每到清明,就要委托在梧州的亲属代为拜祭,有了网上祭祀,则可以自己直接拜祭,能够更好的寄托哀思,对于腿脚不便老人来说,网上祭祀更是一种便利的选择。在梧州读书的林馨同学家在南宁,最近一段时间因为要准备毕业的各项事宜,因此也未能返乡拜祭扫墓,她选择了通过网络祭拜先人。“清明时节,更加想念远方的亲人,也思念已逝的先人。”在网络上,林馨献上一束花、一杯茶,留下一句发自内心肺腑的感言,表达了她对先人深深的怀念之情。林馨说,如今都提倡文明祭祀,绿色清明,作为现代大学生,更应从自己做起。祭拜先人最主要的就是心中的一份心意,心中只要有着对先人们的怀念和心意,那么网络祭拜和亲自到墓前拜祭都一样。她告诉记者,身边不少的外地同学,也都是通过网络祭拜的方式表达对先人的追思。而高一学生李嘉宝表示,以后到外地求学,会利用网络平台祭拜先人,以表达对先人的追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