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劳模汇聚北京、北戴河休养度假
2012年08月03日
今天(8月3日),来自吉林、甘肃、陕西、宁夏等省市的300名劳模结束北戴河休养,踏上返程之路。
7月28日至8月3日,全国总工会组织300名全国劳模和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在北京、北戴河两地参观考察、休养度假。7月30日清晨,站在天坛公园的祈年殿前,来自宁夏回族自治区气象局的聂树勋举着新买的佳能相机拍个不停。
古有诗云“偷得浮生半日闲”,对于参加2012年全国劳模北戴河休养活动的300名劳模来说,却是“难得浮生半日闲”。
聂树勋获评全国劳模,还是半个多世纪前的1959年。73岁的他,是此次参加劳模集中休养活动中“资历”最深的。
“干了44年气象工作,还是第一次参加全总组织的劳模休养活动,以前也曾有机会到北戴河、昆明等地疗养,都因为工作忙错过了。”聂树勋很庆幸,“这次终于赶上了。”
无论鬓发斑白的老劳模,还是朝气蓬勃的年轻劳模,无不对这次休养活动分外珍惜。
7月29日上午,劳模们来到北京某部队军营观看军事表演。实弹射击、对抗格斗、反恐演练……精彩的表演“点燃”阵阵雷鸣般的掌声。
“咱们中国军人太棒了!”来自河北的王春坡扯着嗓门兴奋地喊着。随即,声音一沉,“可这背后需要经历多少次锤炼、忍受多少日晒雨淋啊!”
其实,王春坡在工作中付出的汗水并不比这些战士少。作为开滦能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吕家坨矿业分公司液压支架检修组组长,他需要常年在井下工作,忍受闷热、黑暗与寂寞。而在这个每天工作8小时,三班倒的岗位上,他已经度过了15个年头。虽然“来过北京好几次”,而且只需要几个小时车程就能到首都转转,可他还是第一次走进颐和园,游览天坛公园。
古树参天、碧波荡漾,7月29日下午,走在颐和园的昆明湖畔,来自黑龙江省绥棱林业局营林处绿化队的冯春华被眼前的美景迷住了。
“瞧瞧这些侧柏,多壮实啊……可惜,我们那里的气候不适合它们生长。我们大多会选用松树、红杉、云杉等树种,耐得住寒冷。”谈起花草树木,这位绿化队队长滔滔不绝。
冯春华自嘲地说,他是同事眼中的“周扒皮”队长,干起工作来急得很,总是要提前完成任务,甚至连吃饭时都不忘讨论“哪块地该种哪些树”。就是这位痴迷绿化的冯春华队长,在从事绿化工作的9年里,让自己单位所负责的区域内绿化覆盖率翻了一番,由20%增加到40.6%。
“幸亏休养时间不会影响7、8月份的生产任务,要是赶在任务忙的时候,我肯定不会来了”;“参加全总组织的集中休养感到很温暖,回去还是会继续把工作干好”;“真没想到能够在北京休闲,不过休养不是‘休息’,而是有了多向其他劳模学习的机会”……置身古都北京的劳模们,仍一门心思想着工作。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渔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7月30日,站在北戴河鸽子窝公园里的毛主席雕像前,67岁的杜贤东在雨中放声朗诵着《浪淘沙·北戴河》。
“我是第一次来到北戴河,戈壁滩上开了几十年的车,凭着一股干劲,评上了全国劳动模范,感到很幸运很光荣。”杜贤东激动地说。
这位新疆兵团农一师塔建集团的老司机一辈子都忙活着“跑车拉煤搞生产”。从阿克苏到乌鲁木齐,别人一个月只能跑两趟,他却能跑四趟。1998年退休后,这位闲不下来的老劳模又开起了出租车,老弱病残免费乘坐,高考学生免费接送。如今,“杜劳模”的爱心故事传遍阿克苏街头巷尾,市民们竞相效仿。“以实际行动引导更多人助人为乐,这是我现在最自豪的成果。”杜贤东咧着嘴憨笑。
因劳动而被认可、因奉献而获得尊重,这样的自豪感始终在劳模们胸中涌动。
在老龙头景区,站在明长城的起点望向苍茫大海,吕新路觉得自己做了一场美梦,“这辈子第一次见到大海,以前只在电视上见过……”她喃喃自语。
在安徽六安市淠河化肥厂做了20多年电焊女工的吕新路,双手早已失去女性特有的细腻,左手食指也因修理设备时被砸伤,至今无法伸直。
“这都不算啥,我做的只是本职工作。”吕新路下意识地把手臂藏在身后。撑伞走在淅淅沥沥的雨中,58岁的她平生第一次感到完全的放松,“等雨停了,我一定要下海玩一玩!”
据悉,2012年,中华全国总工会共组织4000名劳模休养。8月至11月,还将有3700名劳模分28批到全国12个休养地点度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