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清楚请点击这里
爱心许愿墙
我的族谱
百家姓
吉凶查询,农历,阴历

国家15部门为农村学生营养餐系上“安全带”

2012年06月15日

    教育部、中宣部、国家发改委等15部门近日印发《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细则》等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配套文件,以政策“打包”的形式强化学生营养餐规范管理,在食品安全保障管理办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学校食堂管理办法、学生信息管理办法、信息公开公示办法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

    国务院决定从2011年秋季学期开始,在六盘山区等11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和西藏、4省藏区、新疆南疆三地州等3个已经明确实施特殊政策的地区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以下简称营养改善计划)。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工作覆盖22个省份、699个县(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9个团场)、近2600万名农村义务教育学生。
  
  该计划自实施以来,一直备受社会各界关注。“让每个学生吃得放心、吃得营养,并保证每一分钱吃到学生嘴里,是学生、家长和全社会的普遍期待。可以说,这项工作的实施情况如何,大家都瞪大眼睛在看。”教育部有关部门负责人说。
  
  这位负责人表示,用于营养改善计划的专项资金是孩子们的“吃饭钱”,必须确保每一分钱吃到孩子嘴里,任何人不得挤占挪用、虚报冒领、截留滞留。这是“高压线”,不能碰。
  
  这位负责人特别强调,地方不能将专项资金直接发给学生个人和家长,不能用于学校公用经费支出及补贴教职工的伙食。节余下来的钱也不能挪作他用,而是要滚动用于学生营养改善。

    学校食堂是营养餐主要供餐模式
  
  《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细则》被简称为39条细则,基本理清了政府、部门和试点学校各自的管理职责,明确了供餐内容和模式,并重点对食品安全管理、资金使用管理和食堂建设管理等主要方面提出了要求。
  
  针对社会各界关心的营养餐到底由谁来做的问题,39条细则明确指出,目前,营养改善计划供餐模式主要有三种:学校食堂供餐、企业供餐、家庭(个人)托餐。学校食堂供餐是营养改善计划的主要供餐模式,同时也是现阶段最好的模式。因此,细则明确要求,试点地区应加快学校食堂(伙房)建设与改造,在一定过渡期内,要逐步以学校食堂供餐替代校外供餐。
  
  但是,试点地区农村中小学食堂条件普遍较差。教育部有关部门负责人说,中央财政在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中专门安排食堂建设资金(2011年底已安排100亿元,2012年还将继续安排),对中西部地区农村学校改善就餐条件进行补助,并重点向国家试点地区倾斜。考虑到各地差异较大,细则在供餐内容上没有做出统一要求,也不搞“一刀切”,而是强调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细则还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定期公布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资金总量、学校名单及受益学生人数等信息,主动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监督。
  
  供餐有严格的准入和退出制度
  
  食品安全在6月14日发布的文件中一再被提及。在《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食品安全保障管理暂行办法》中,明确规定实行供餐准入和退出机制。
  
  无论是学校食堂供餐、企业(单位)供餐,还是家庭(个人)托餐,都要实行严格的准入机制。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到“四个必须”:必须具有餐饮服务许可证,必须保障食品安全,必须经过县级政府招标或经相关部门审核,必须与其供餐能力相匹配。同时,企业(单位)供餐、家庭(个人)托餐等校外供餐若出现下列“四种情形”之一者必须退出:餐饮服务许可证被吊销或注销;发生食品安全事故;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在监督检查中发现食品安全问题,经整改仍达不到要求;其他违反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的行为。
  
  严格落实食品安全责任追究制度。教育部有关部门负责人说,各级餐饮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会同教育、农业等部门与学校、供餐企业(单位)和托餐家庭(个人)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做到层层把关,责任到人,确保学生健康安全。
  
  而《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食堂管理暂行办法》则明确规定,学校负责人应轮流陪餐(餐费自理),做好陪餐记录,及时发现和解决食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实名制防止虚报冒领
  
  前不久,媒体报道了教育“吃空饷”的问题。营养餐的资金安全问题也备受社会各界关注。6月14日发布的《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名制学生信息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以现有的学籍管理系统为依托,以学生身份证信息为基础建立实名制学生信息管理系统。
  
  教育部有关部门负责人说,该办法对系统操作中的相关环节进行了规范,包括哪些信息需要进入实名制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哪些人、哪些部门可以对这些信息进行存储、统计、维护、监控、分析,操作人员各自的权限和职责如何规定,如何进行信息管理、保证信息安全等。通过该系统,可对享受营养改善计划补助的学生信息进行有效监管,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虚报冒领补助资金等问题。
  
  《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信息公开公示暂行办法》则明确规定了地方政府和学校应该公开的信息。“阳光是最好的消毒剂”。这位负责人说,实施信息公开,把营养改善计划实施这一公共政策的有关信息放到阳光下“晒一晒”,有助于让学生明明白白“消费”营养补助,有助于让家长和社会全面及时了解营养改善计划实施进展,有助于消除腐败的温床和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