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清楚请点击这里
爱心许愿墙
我的族谱
百家姓
吉凶查询,农历,阴历

全国两会电视直播首次设立手语现场翻译

2012年03月06日

    中国残联宣传文化部主任王涛3月5日在观看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电视直播时欣喜地发现,电视屏幕右下角出现了一位手语翻译,从事残疾人事业10多年的他说,这为听力障碍人士提供了公平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机会,是文明进步的标志。

    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5日开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人民大会堂作了长近两个小时的政府工作报告,期间手语翻译实时将报告内容传达给所有观众。而两天前开幕的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也设立了手语同步翻译,

    “手语翻译让今年的两会电视直播不同往年,这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和社会进步。”全国人大代表、山东日照市委书记杨军说,这样一来,全国来2700多万听力障碍人士也能够第一时间‘听’到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了。2010年他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上,提出6694号建议,建议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体会上设立现场手语翻译,并得到国家广电总局的重视。

    “没想到这么快就有实际效果了。”杨军高兴地说,“提这个建议的初衷就是考虑到中国听力障碍人士有2700万,在直播两会的时候,应该也让他们了解最新的信息。”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将进一步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杨军认为,设立手语现场翻译正是践行了报告中的要求。

    据王涛介绍,目前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中有几十位身体残障的人,每个人平等参与政治生活的愿望都非常强烈。聋哑人受自身残障的局限,接收信息的局限比较大,因此他们渴望信息传播渠道的多元化。“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举措,不仅向听力障碍者有效地传达了会议信息,更重要的是告诉了全世界,中国残疾人也可以平等地参与各种重大政治生活。”他说。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首位全国两会手语主播,是北京市东城区特殊教育学校校长周晔,今年,是她在特教岗位上的第29年。政府工作报告有1.8万余字,两个小时里,她做了1.4万个手语动作。这对她来说,是一次史无前例的挑战。两个小时的直播当中,周晔始终笔直端坐在中央电视台直播间里,除了手臂在一刻不停地运动之外,身体其他部位都不能动。精神更要高度集中,眼睛要目不转睛地盯住机位,还要保持神态的活跃与从容。同时,耳朵也要时刻敏锐,听准总理所说出的每一个字,然后迅速转化为手势。

    这次直播没有彩排。直到同步直播之前一个小时,周晔才拿到政府工作报告的文字稿,刚浏览20分钟,就走进了直播间,“只能大概浏览一下内容,没有时间去精心准备。”

    走进直播间之前,周晔最担心的是,时间太长,体力可能会支撑不住。“本来我听说是两个小时,觉得自己还能坚持,但是到了直播间,工作人员说可能将近三个小时,我就有点担心了,万一我晕倒了,就会导致直播中断。”于是,周晔给学校的副校长宋雯打了电话,让她化好妆,做好发型,立刻赶来直播间。

    “一旦出现问题,我晕倒了,操作间切一下,她马上穿上我的衣服,替我上直播。我们俩长得有点儿像,发型也差不多。”说到宋雯,周晔的话里充满感激,她忘不了那些为她的直播而默默付出的幕后英雄。“还有另一位同事,来回地接我,很辛苦。他们说,这不是我一个人的事,这是全国的大事,更是残障人士的大事。”

    周晔的工作得到了网友的认可,这两天,微博上表扬她的真不少。

    @文森特Beta:两会最辛苦的莫过于屏幕下方的手语主持人了吧?

    @陈云华:央视手语直播体现两会人文关怀。

    @許涵遠:两个多小时的报告,右下角的这位大姐,我知道你很累……

    @SaharanH:真心觉得这个做手语的大姐姐是真累呀!

    @天清地晏:今年两会,中央电视台增加了手语的同步直播,是值得肯定的进步啊!

    @快乐小晴晴:两会上的手语播报,虽看不懂,但感觉很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