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牵手工程”助农村贫困青年就业
2011年12月21日

12月20日中午,甘肃省三百多名农村贫困家庭的青年乘坐火车从兰州出发,前往江苏8个企业就业,而这也是甘肃和江苏两地实行“牵手工程”后的首批赴江苏就业者。
中午十一点,兰州市火车站广场上,三百多个年轻人戴着红帽子,排队准备进站,鼓鼓囊囊的行李就堆放在地上。尽管气温很低,许多人红扑扑的脸上依旧充满了笑容。
带队的甘肃东方技工学校二校区校长田哲说,这些年轻人大多来自甘肃陇南、天水等偏远山区的贫困家庭,在出发前往江苏之前,都已经根据自己选择的行业和企业,接受了两年左右的技能培训。

甘肃省广大农村处于干旱半干旱山区,自然条件差,农业效益低。尽管劳务输出为当地贫困家庭脱贫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由于缺乏技能,许多劳务人员面对着“走出去容易留下来难”的尴尬境地。为此,甘肃省从今年开始,整合教育培训资源和经费,建立健全政府扶助、面向市场多元办学的教育培训机构,举社会之力对农民开展大规模职业技术培训,转岗转业培训和各种适用技术培训,促进劳务输出由体力型向技能型、由季节性短期输出向常年稳定性输出转变。
甘肃省扶贫基金会理事长邢同义介绍,“牵手工程”是甘肃省扶贫基金会打造的一个劳务输出品牌,主要针对以“两后生”为主的农村青壮年,通过技能培训和劳务对接的办法,支持引导贫困户青壮年外出实现稳定就业,实现脱贫致富,带动当地农村的发展:“我们联系的工厂都是通过地方政府来联系,孩子们去了以后,各种保险啊、工资待遇啊都是符合国家法律规定的,事先我们都已经做了考察,只要沿海那边有需求,我们这边有劳动力来源,我们就牵线搭桥。”
另据了解,今年,甘肃省劳务输出将超过500万人次,创劳务收入450亿元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