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清楚请点击这里
爱心许愿墙
我的族谱
百家姓
吉凶查询,农历,阴历

广西出台措施关爱农村留守儿童

2011年12月21日

    为农村留守儿童开通免费亲情电话、设立亲情视频聊天室、加快推进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建“代理家长”制……近日,广西自治区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力争通过5年时间的努力,在全区范围内建立起全方位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体系,使农村留守儿童“学业有教、监护有人、生活有助、健康有保、安全有护、活动有地”。

  建寄宿学校

  弥补父母关爱

  广西《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提出:积极为农村留守儿童接受教育创造条件,防止农村留守儿童失学和辍学。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优先满足农村留守儿童寄宿需要。

  建立学校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机制,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学生电子档案资料库,发挥中小学校在农村留守儿童管理服务中的教育主导作用,建立农村留守儿童情况登记和情况报告、监护人联系、管理教育责任、结对帮扶、沟通交流、寄宿优先等制度。

  相关调查:据统计,广西有近600万人跨省务工谋生,800万务工人员跨县就业,保守估计全区农村留守儿童不低于150万人。这些孩子在不能得到父母关爱的情况下,他们每周有5天住在寄宿学校,能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关爱,享受集体温暖,弥补了这类特殊群体在父母关爱和家庭教育方面的缺失。

    设视频聊天室

  加强亲子交流

  广西《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提出:采取政府引导、社会资助等方式,广泛筹措资金,不断加大农村留守儿童公共服务产品的投入。

  依托“妇女之家”和农村中小学校、幼儿园,认真做好儿童活动设施和安全防护设施的规划建设。在基层“公共服务中心”逐步增加农村留守儿童需要的服务功能和项目。比如,专门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开通免费亲情电话、设立亲情视频聊天室,有效促进亲子交流。

  相关调查:今年8月,广西那坡县念井边防派出所为当地的留守儿童专门设立亲情聊天室。留守儿童可定期与在外务工的父母网上“见面聊天”。当地的留守儿童小芸,一到双休日就会来到这个视频聊天室,工作人员登录QQ,帮忙建立好视频后,小芸就可以在网上见到妈妈了。“每次跟妈妈聊完后,我的心情就特别好,学习也安心。”小芸告诉记者。

  据了解,目前广西各地为留守儿童建立“亲情视频聊天室”的并不多。

    建“代理家长”制

  弥补留守儿童“情感空洞”

  广西《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提出:倡导和完善“代理家长”制,积极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家长及监护人培训工作等。逐步推进农村儿童特别是留守儿童的医疗保健服务。通过提高家长及监护人相关医疗保健知识水平,降低农村留守儿童营养不良发生率和营养不良性疾病发病率,不断改善农村留守儿童健康状况。在农村全面落实0至6岁儿童生长发育监测政策,每年开展一次针对农村儿童的免费体检。

  相关调查: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导致亲情缺失、家庭教育缺失、监护缺位等问题凸显。同时,由于没有父母的监护,农村留守儿童存在很多的安全隐患。如何保障孩子的安全与健康也是各级政府一直思索的问题。在《意见》调研过程中,专家认为重庆推行的“代理家长”制让农村留守儿童非常受益,因此这项充满温情的举措写进了最后的定稿中。

  按照重庆市的做法,当地的有关机构会建立一个内容完备、更新及时的留守儿童信息库。然后,发动当地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和有帮扶能力的社会人士竞聘“代理家长”,经过筛选后批准其“上岗”。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思想等都由“代理家长”负责,并定期与孩子父母交流和通报情况。由于效果显著,目前,重庆市留守儿童较多的地区都已建立了“代理家长”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