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居贴对联谢党恩
圆梦人物:蒋动生 吕美汉
“进新居感恩祖国好世道,住吉宅辞旧迎新万代昌”——这是博白县凤山镇竹围村禾仓地屯特困户蒋动生喜迁新居时,贴出的一副对联,横批是“进住新居”。
凤山镇有200多户特困户家庭,他们居住的都是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陈旧泥瓦房。2010年以来,凤山镇积极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困难群众的居住条件逐步改善。
62岁的吕美汉是靖西县壬庄乡真意村那造屯村民,一家7口曾经住在仅80平方米的简陋木瓦房里。得益于农村危房改造政策,去年12月,吕美汉的两个儿子分别搬进了近70平方米的舒适小楼房。谈及此事,吕老汉脸上挂满笑容:“建了新房,咱老大的婚事有盼头了。”
据2008年统计,广西全区居住在茅草房、土坯房和危旧房的困难群众约有127.5万户。2009年到2010年两年间,广西共落实地方配套资金18.3亿元,完成了涉及14个市109个县(市、区)19.88万户农村危房改造,让70多万困难群众喜迁新居。2011年,广西对20万户农村危房进行改造,预计到今年年底,广西将基本完成对现有农村残疾人困难家庭的危房改造。
保障房体系正在形成
圆梦进展:今年超31万套房开建
2011年,广西大规模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计划在全区兴建公共租赁房等各类保障性住房29万套(户)。 这个建设量是2010年的4倍,是过去5年的总和,目标能否顺利实现?
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严世明告诉记者,从文件出台到措施制定,从机构设立到任务分解,从项目启动到工程监管,全区各地迅速行动起来。同时,为确保项目全面开工,广西出台了《关于确保完成2011年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任务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签订了目标责任状,启动了约谈问责机制,缩短了项目立项、环评、报建、划拨用地、招投标的审批时限。
截至9月30日,全区2011年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已开工318975套(含新增租赁补贴4.3万户),开工率达109.39%,超额完成今年国家下达的29万(户)套目标任务。
在资金上,广西出台有关多渠道融资支持安居工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探索建立市级保障性安居工程投融资平台。目前,柳州市、百色市、梧州市等地已开展发行企业债券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试点工作。
今年9月25日,南宁经开区的金凯南公共租赁房项目开工建设;来宾市来华投资区北区廉租房项目工程全部完工;天等县面向农村中小学教师和农民工的2200套公租房已全部开工……全区各地建设的保障房项目,成为各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据南国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