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岁女童肝脏飞天津救老太
2011年08月11日
8月10日下午4时10分,广州中山一院一名移植科医生护送一个特殊的“冰箱”从白云机场起飞,目的地是天津。“冰箱”里承载的是东莞一6岁女童捐献出的肝脏,将“飞赴”天津移植给一名64岁肝硬化晚期的老太太,移植手术当晚进行。
女童怕挨骂而溺水不治
8月8日,中山一院ICU接到东莞某医院ICU的电话,说该院8月初接收了一名溺水女童,送院抢救后生还机会渺茫,其父母有捐献女儿器官的意愿。
中山一院有关专家了解情况后得知,这名溺水女童今年6岁不慎溺水,等到周围人发现时,女童已溺水十来分钟。随后,女童被送到医院经抢救心率得到复苏,但脑缺氧的情况无法改善。之后几天,女童情况日趋严重,医生告诉家属女童已是回天乏力了。女童父母觉得女儿怕挨骂而致溺水,十分内疚,希望可以做些什么来延续女儿生命,于是决定捐献女儿器官。
10日,东莞当地医院宣告女童不治,中山一院移植科专家赶赴东莞,在中午12点半左右做了肝脏和肾脏摘除手术。
肝脏跨省飞天津移植
摘除出的肝脏的“保鲜期”是12小时,为此,肝脏摘出来后要马上找到适合的接受者。但肝脏来自一个只有6岁的孩子,只重400多克,这就使得肝脏接受者的范围一下子变窄。
中山一院副院长、移植科学科带头人何晓顺说,捐献的肝脏要超过接受者体重的1%才适合移植,400多克的肝只能移植给体重不到90斤的人,同时还有其他条件的限制。“在广州地区也找不到合适的接受者。”何晓顺说,后来医院通过“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系统”,在天津找到了合适的接受者。
这名接受者是个肝硬化晚期的64岁的老太,台湾人,一直在苦苦等待供肝。
供体和受体配型完成,女童捐献出的肝脏需要在保鲜期内运抵天津进行移植。10日16时10分,肝脏被装在“冰箱”里,保持在0~4℃保存,由中山一院派医生“押送”,从白云机场登机起飞,飞抵天津。记者通过随行的医生了解到,晚上7时飞机抵达天津,8时肝脏顺利送到天津第一中心医院,移植手术在稍晚进行。
这是国内首例跨省间的器官捐献及移植。(广州日报)